看著那無邊無際的黃巾軍陣,一股冰冷的、深入骨髓的寒意,瞬間從陳默的腳底板直沖天靈蓋,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陳默心里面明白,自己雖然僥幸第逃進了長社城,但也不過從一個尸山血海的露天屠宰場,逃進了一個被十幾萬黃巾大軍重重包圍、插翅難飛的巨大囚籠而已!
更要命的是,陳默更清晰地記得,歷史上這長社之戰,雖然最終以漢軍的勝利而告終,但那是皇甫嵩率軍支援之后的事情。
而即便漢軍贏得了最終的勝利,朱儁手下近乎一萬八千多大軍,最終能全須全尾地走出長社城的,卻是不足萬人。
“自己真的還能活到那時候嗎?”陳默無聲地在心中詢問著自己。
這歷史的宿命,終究還是將陳默這個穿越者牢牢鎖在了其中!
就在這時,一只染著血污、卻異常沉穩有力的大手,猛地拍在了陳默鮮血淋漓、兀自因為劇痛和脫力而顫抖不止的左臂。
那力道之大,也是讓陳默本就劇痛的手臂又是一陣抽搐。
剎那間,陳默便是猛地轉頭。
隨即,一張沾滿血污和煙塵、布滿深刻皺紋的蒼老臉龐映入眼簾。
正是剛剛被他從鬼門關前拉回來的右中郎將朱儁!
卻見這位老將雖然形容憔悴,但眼神卻是依舊銳利如鷹,渾黃的眼珠中,更是燃燒著劫后余生的復雜火焰。
而在看向陳默的眼神中,更是包含著極其復雜的情緒:有震驚,有審視,有難以言喻的感激,更有一種久居上位、歷經沙場磨礪出的、不容置疑的威嚴。
卻見其死死盯著陳默,仿佛要將這個渾身浴血、如同地獄歸來的年輕士卒看穿。
一老一少,就這么互相看著。
終究還是陳默醒悟了過來,隨即趕緊抱拳單膝跪地而道:“見過將軍!”
聽到陳默的見禮,朱儁也是微微點了點頭,隨即雙手扶起陳默,并說道:“壯士!好膽魄!好身手!汝乃何人麾下?姓甚名誰?!”
聽到朱儁的問話,陳默也是咽了口口水,這才抱拳答道:“小人,先鋒營,丙屯軍士,陳默。”
聽著陳默不卑不亢的回答,朱儁對陳默也是越發地欣賞了起來。
畢竟,一個小卒,在面對自己還能如此的冷靜的,著實是個異數。
不過,想想今日其在戰場之上悍勇的表現,如今的這份淡定,倒也不算是意外了。
微微點了點頭,朱儁隨即也是拍著陳默的肩膀再度說道:“好,好一個陳默。今日非汝之救援,吾與這數萬大軍恐皆將喪命在這長社城外矣!”
“將軍洪福齊天,些許黃巾宵小豈能傷之。便是沒有小人,將軍也定能化險為夷。”面對朱儁的夸贊,陳默也是趕緊謙虛道:“何況,小人不過是依令而行,談何救援。”
是的,陳默此言,簡直是有些太過謙虛了,甚至是直接否定了他救援的事實。
這當然是陳默有意為之。
道理很簡單,大恩如大仇。
尤其還是在大軍慘敗在黃巾軍的大格局之下,陳默的行為本就已經很亮眼了,甚至可以說把一眾的漢軍將弁都給比了下去。
哪怕朱儁將軍本人剛猛忠義,也未必會喜歡一個在此時張揚無比的陳默。
同時,哪怕朱儁將軍不會在意陳默的行為,但也架不住其他的人會嫉妒啊!
總而言之,已經木秀于林的陳默,此時低調一些,總歸是好的。
而陳默的如此謙遜的表現,也是更令朱儁欣賞不已。
已經走過大半輩子的朱儁,當然明白,功而不自居是多么可貴的品質。
當即,朱儁也是開口道:“吾的親兵司馬剛剛為護我周全,已然戰死,汝可愿為我親軍司馬,為吾護纛擎旗乎?”
此話一出,不僅僅是眼前的陳默,其身后的數名漢軍將領皆是紛紛長大了嘴巴。
從士卒,到軍司馬,這已經不是連升三級了,而是連升了五級了。
要說陳默的戰功,護衛主將,保護大纛,倒也算是大功一件,可要直接跨越伍長、什長、屯長、百將、軍侯等職,直接晉升軍司馬,多多少少有些離譜。
更別說,這個軍司馬之職,還是最為重要的親軍司馬。
所謂親軍司馬,那可不是一般的軍司馬啊。
其在戰場之上不僅擔當著護衛主將的職責,更要護衛大纛。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親兵司馬更要率領精銳部隊,護衛著大纛向敵軍發起決死沖鋒。
其職之重,便是普通的將軍見了,都要率先見禮的存在。
一句話,這個職位,非主將絕對信重的將弁不可擔之。
可如今,朱儁卻是要將如此重要的位置,給一個什么都不是的士卒,這叫眾將領們如何能夠接受。
于是,當即便有將領勸說道:“將軍,軍司馬一職,是否.....陳默畢竟并無官身,如此拔擢,是否太快了些.”
可那人話未說完呢,朱儁便是開口道:“今日,非陳默之力挽狂瀾,你我早已戰死沙場。黃巾之流毒,更將無限蔓延,乃至顛覆我大漢社稷。故,以陳默今日之功,升任軍司馬,理所應當也。”
毫無疑問,朱儁這是將陳默的功勞無限地夸大了起來。
畢竟,哪怕長社之戰敗了,這根本得不出顛覆社稷的結論。
可偏偏,在場的將領們還沒法反駁。
怎么反駁?
難道說現在的長社之戰并不重要嗎?
那得罪的可就不是一個小小的陳默,而是以朱儁為代表的支持長社之戰的朝堂袞袞諸公與軍內的眾多將領了。
由此,眾將也是明白了朱儁對拔擢陳默的勢在必得。
可若是尋常的軍司馬,眾將也就忍了,畢竟這官職也就是個中低級的軍官而已。
可問題是,這親兵司馬,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而且,當上了這個司馬,只要長社之戰取得勝利,跨入校尉,乃至于將軍行列,那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因此,哪怕知道了朱儁的決心,還是有將領不愿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