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我包圓了,你要錢還是要糧?”趙正不動聲色問道。
“要糧食,現在要錢也花不出去。”中年人苦笑著搖頭。
趙正點點頭,隨即說道:“這個川貝母,金線蓮,黨參都是比較稀疏平常的藥材,我可以給到你五斤米糠,馬上過年了,物價也高。”
雖說這些藥材在現代都很貴,但這里是大康,大山深處藥材也多,這些的確比一般藥材值錢,卻也貴不了太多。
“成。”中年男人面露喜色,雖然只是米糠,可有總比沒好。
原本,他還可以把藥材賣給錢家,可錢家最近也不收藥材了,所以要是再沒有糧食下鍋,他只能賣田地,給錢家當佃戶了。
他知道,錢家就是想逼著他們就范,趙正的到來無疑給了他熬過去的希望。
而且,他本以為趙正會把價格壓到很低,沒想到還算良心。
他估摸現在外面一斤米糠價格都飆到十文了。
五斤米糠,也就是五十文。
雖然遠比不上好年景的價格,可別忘了,這是人吃人的荒年。
而且,他還有野參,麝香,牛黃呢!
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這個野參品相不好,我只能給你算四斤米糠!”
“成。”中年男人雖然有些肉疼,不過這個山參品相的確不好,因為他摘了根須給家人補充營養。
“麝香和牛黃的話,你打算賣多少?”自古以來,這兩種藥材,都非常昂貴,趙正自然是想壓價的,所以打算摸一摸他的底。
“這個......牛黃我沒賣過,不過麝香的話我賣過兩次,之前賣給藥堂還是好年景,價格也高,現在我不知道,您看著給吧。”
中年人也害怕自己給的價格太高,嚇跑趙正,旋即又說道:“我聽外面人吆喝,你們是從小山村來的?”
趙正點點頭,心里卻在盤算,該給多少合適。
“那可真夠遠的,不過,我有個姑娘嫁在那邊,說不定你還認識哩!”
“哦?”趙正好奇道:“誰啊?”
“我姑娘叫吳月英,你認識不?”
“啊?”
趙正一愣,“你是月英的爹?”
“對啊,你跟月英很熟嗎?”
知根知底的,能不熟嗎?
趙正心中苦笑,他這一次來九里村,不單單是為了出氣,還打算順便救濟一下吳月英的娘家。
雖然妾侍不算妻,但吳家也算是他丈人公。
而且吳家人也算疼女兒,吳月英都嫁出來這么多年了,遇到事也沒退縮。
就沖這一點,也值得救濟。
“我叫趙正,月英現在是我家的包身工!”
吳多福一拍大腿,“我知道,就是你借錢給我閨女贖回的外孫女,月英跟我說了!”
趙正點點頭,“這不巧了嘛,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識自家人!”
“這件事多虧了您,要不是您,我閨女也活不下去了。”吳多福也是一臉感激的拉著趙正的手。
“孩他娘,長壽,快出來,咱家的恩人來了。”吳多福喊道。
緊跟著吳家婆娘,吳月英弟弟吳長壽就起來了。
“吳......老哥,天冷,就別把他們叫起來了!”
吳多福卻是搖頭,等妻兒過來后,把趙正的事情說了一遍,兩人頓時不住的感謝起來,“趙老爺,多謝您幫我閨女!”
說起吳月英,吳家婆娘也是掩面而泣。
吳長壽最直接,“趙老爺,我嘴笨,不會說話,給您磕三個響頭!”
說完,咣咣就是三個響頭。
趙正哭笑不得,急忙上前攙扶道:“你這孩子,也太實在了。”
吳長壽起身后迫不及待問道:“趙老爺,我姐在你家好嗎?”
“很好,我已經讓我兒媳婦把月英的兩個女兒都收做干女兒了......“趙正把收花花小草當干孫女的事情都說了一遍,當然,吳月英休夫的事情他暫時沒說,畢竟有些驚世駭俗。
現在也不是合適的時機。
饒是如此,吳家人也是感激涕零。
撲通!
吳家婆娘跪了下來,“趙老爺,你對月英實在是沒話說,我給你磕頭了!”
吳長壽再次跪下,不說話,只是一味的磕頭。
撲通!
吳多福也跪了,“趙老爺,謝謝你!”
趙正都麻了。
哪能讓丈人公丈母娘磕頭,雖然他和吳多福是同輩人,但就是這樣才覺得怪,“快起來!”
他廢了一陣口舌才把他們三人勸了起來。
吳多福滿是感激道:“趙老爺,你的大恩大德我回報不了,這麝香和牛黃還算有點價值,就送您了。”
趙正想了想,也沒拒絕,“那行,我就收下了,不過,我第一次來你家,也不能空手來。”
說著,讓其中一個年輕人放下竹簍,“這里面有二十斤粟米,二十斤米糠,就當我送你的禮物。”
說著,他又讓人取了二十個蜂窩煤,又從兜里掏出二兩銀子塞進了吳多福的手里。
吳多福都懵了。
“這禮物太貴重了,不值當,真的不值當!”
“就算是藥堂,也給不了這么多!”
算上之前的九斤米糠,這就是近五十斤糧食,加取暖的石炭,就不少于一兩銀子了,要是再收二兩銀子,趙正就虧大了。
現在糧食多金貴啊。
只要趙正愿意,拿著四十斤糧食,買七八個小姑娘回去暖床不成問題。
麝香牛黃固然值錢,可現在卻是有價無市。
“老吳,這也是我的心意,要是再推脫我可就不高興了。”趙正故意板著臉道。
這些糧食和錢,撐死了三四兩銀子,可單單一塊牛黃,就價值兩千兩銀子,五百多倍的利潤呢,別人也就算了,吳家肯定得特殊關照一下。
“我要糧食和石炭就夠了,這銀子收回去。”吳多福說什么也不肯要銀子。
趙正沒法,只能拿回一兩銀子,剩下的一兩銀子,說什么也不肯要了。
拉扯好一會兒,吳多福才妥協。
俗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爹娘就有什么孩子,難怪吳月英如此剛烈誠信,原來根子在這里。
即便吳家人都餓的前胸貼后背,可面對利益,依舊面不改色,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趙正就喜歡這樣的人。
“趙老爺,餓了吧,我這就讓婆娘去做吃的,今天您說什么也得在這里吃頓飯!”吳多福拉著趙正的手說道。
趙正擺擺手,“不了,來的路上吃了干糧,我還有其他的事情!“
吳多福道:“您對我們村不熟悉,要不我給你帶路?”
趙正一想,也沒拒絕,“那好,麻煩你了!”
說著,遞過去一塊雞蛋餅,“這塊餅就當我的帶路費!”
吳多福不肯要,但趙正說:“不收,就別帶路!“
最后他還是接過雞蛋餅。
吳多福很餓,卻沒有第一時間送入口中,而是撕下一半,遞給了床榻上的老娘,把剩下的一半分成兩小塊,給了孫子孫女,這才走到趙正跟前,“趙老爺,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