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島嶼幾乎完全陷入黑暗時,兩個土著才跟著陳舟回到木屋。
月已經由圓轉缺。
昏暗的山路被皎潔的月光照亮,茂盛的莊稼隨風擺動,圍墻內的瞭望塔再次點亮了燈火。
……
多多魯和阿豚坐在鋪了褥子的床沿,望著床頭柜上的油燈出神。
今日的一切所見所聞對二人都是聞所未聞的,新奇的事,甚至干的活兒也是二人從未做過的,新鮮的活兒。
從陳舟推的板車,到山下營地,沙灘上的木石墻,那副猙獰厚重的鎧甲。
再到陳舟手中的魚竿,無需鉆木就能點燃的篝火,還有那味道絕佳的烤魚……
被解救后的生活遠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糟糕。
因為有同伴的存在,二人反而還覺得在這里的生活不但比在部落中幸福,而且也不孤獨。
想到這里,多多魯不禁摸了摸吃的圓滾滾的肚皮,起身拉開抽屜,取出了剩下的半塊巧克力。
“阿豚,給。”
在燈火的照耀下,他將半塊巧克力掰成兩半,遞給干瘦的同伴。
阿豚本想接受,想到父親的遭遇,伸出去的手又縮了回去。
“這是天神給你的恩賜,我不能要……”
話還沒說完,多多魯便抓住他的手,強硬地將巧克力塞進了他的手中。
“阿豚,你還不明白嗎?
我們已經離開部落了,這里是天國。
在天國,仁慈的天神不會割掉你的耳朵,在天國,也不會有人奪走你采集的糧食,只丟給你幾顆野果。”
他棕黑色的眼珠中映著燃燒的燈火,閃爍著一種從未出現過的,名為希望的光。
視線穿過床邊的玻璃窗,多多魯望向矗立的瞭望塔,語氣中帶著難以言喻的崇敬與憧憬。
“這里是我們的新家園,我們重新活過來了。
你懂嗎?
阿豚,我們已經不是過去的我們了,我們現在比首領,比祭祀更接近真正的天神。
他就像父親愛孩子一樣愛著我們……”
語畢,見阿豚仍望著掌心的巧克力保持沉默,多多魯拍了拍阿豚的肩膀,再次出聲鼓勵。
“放心吃吧,吃完我們就睡覺,明天你可以抓更多的魚回報天神。”
……
猶豫了片刻,阿豚終于試探著拿起巧克力放在口中,小心翼翼地慢慢咀嚼,感受這神奇食物的甜美。
他一邊吃著,一邊望向屋后的石墻,或是看著木屋的門,像是怕那里突然蹦出兩個人割掉他的耳朵。
好在他所畏懼的事情并沒有發生,直到巧克力完全融化在他口中,夜依舊靜謐。
呼~
多多魯按照陳舟的教導,吹熄了油燈,木屋內溫暖的昏黃光芒消失了。
“睡覺吧阿豚,我想快點到明天。”
說著,多多魯脫下褲子爬到了床上。
薰衣草的香味環繞著他,他按著柔軟的褥子,慢慢躺下,將頭輕輕放在了枕頭上。
他感受到了輕松,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許多此前從未有過的感覺。
側過頭,隔著玻璃恰能看見天上繁星,還有星空下的窯洞外墻,多多魯發自內心地翻了個身,趴在了床上,心中充滿虔誠。
他似乎又感受到了,那只無形的腳踏在了后腦,它依舊溫柔,依舊悲憫,還帶給他一種最憧憬的感覺——
安全。
……
已經對兩名土著產生了初步信任,19日晚陳舟并未再登上瞭望塔監視兩名土著。
不過他也沒早睡。
比起以往,今日的工作量實在少得過頭了,讓他感覺自己好像休了一天假。
混身的肌肉還未活動開,下午足足釣了好幾個小時魚,然后生火烤魚,飽餐一頓,一天就結束了。
臨到晚上,他無處發泄精力,只能點亮窯洞中的燈,忙些其它事情。
……
兩個幫手的加入已經讓他嘗到了甜頭,陳舟迫不及待地想要培養好兩名土著,然后把所有繁瑣的,機械重復的工作都丟給他們。
今晚他所思考的,便是怎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教會兩名土著種地,放牧,讓他們照顧好他辛辛苦苦耕作的莊稼還有好不容易抓回來,馴化過的山羊。
靠語言或者肢體語言溝通顯然是行不通的。
陳舟最終決定發揮特長,用最便于理解的表達方式教學——繪畫。
窯洞中剩下的白泥板還有不少,他連夜繪制了幾張關于植物生長過程的教學圖。
每張泥板上的圖畫都分成數個小圖,用阿拉伯數字寫了標識,還有漢字注釋——漢字可以在日后土著學習漢語時發揮作用。
陳舟貼心地為土著標明了許多莊稼生長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危害。
比如說澆水,圖例里有澆了適量水,莊稼茁壯成長到成熟的過程,也有缺水以后莊稼枯萎,水太多莊稼爛根死去的圖畫。
再比如說野草、蟲害,還有嚙齒類動物和鳥類對莊稼的危害。
憑著對林地邊緣一帶生物的了解,即使此刻沒有親眼見到常見的幾種野草,以及類似菟絲子的寄生植物,陳舟依舊準確地用炭筆畫出了它們的模樣。
至于喜歡啃莊稼的甲蟲、近乎在莊稼地附近絕跡的野兔和老鼠,還有嘴欠的鳥,都像通緝犯一般,被畫在了白泥板上。
為了讓土著更準確地了解植物從種子到成熟到底是怎么回事兒,陳舟絞盡腦汁,憑他有限的植物學知識,畫出了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最后枯萎死去的所有變化。
勾勒完最后一筆,喝了一口水,陳舟已經覺得分外疲憊。
他原本還想一鼓作氣,把漚肥,上肥,澆水以及給杏樹、橘子樹等樹種剪枝等內容也畫出來。
但他往常繪畫都是放松心情,憑著靈感繪制自己想畫的,富有美感和藝術感的作品。
搞這種嚴謹的,需要準確表達的“教材”實在太耗費心神,熬到半夜,他就堅持不下去了。
“得了,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以后有的是時間,還是先畫到這吧!”
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吹熄書桌旁的油燈,陳舟走向臥室深處。
……
12月20日一早,洗漱過的陳舟做了頓早飯,給兩個土著送去兩碗熱騰騰的肉粥后,立即按照計劃,準備開始他“教書育人”的新工作。
不過在拿出辛苦繪制的“種地指南”之前,他還得先教會兩個土著,如何更好的生活。
比如最基本的燒水飲水、生火煮飯問題,還有飯后洗涮餐具,妥善保管,留待下次使用一事,以及怎樣正確使用餐具,用勺子喝粥,用筷子夾菜。
他可不想當土著的保姆兼廚師,頓頓給他們做飯吃,那怎么能叫甩手掌柜?
……
待兩名土著別扭地捏著勺子,端著碗一邊吹著熱氣,一邊小心地吃完整碗肉粥,沒讓他們立即收拾餐具,陳舟先帶著他們解決了一下個人生理問題。
隨后,他領著擦完屁股的土著來到窯洞院內,分配給他們一人一個小號木桶還有扁擔。
示范了怎樣用扁擔挑木桶,見土著少年都學習的不錯,陳舟便在前面帶路,領著兩個小家伙來到了山澗。
灌滿兩桶水,他再次挑起扁擔,以身作則,將水挑回了木屋前。
兩名土著吃過飯不久,挑著扁擔走了段山路,出了一身汗,恰好有些渴,回到木屋以后便想直接喝涼水。
陳舟及時地制止了二人,然后給了他們一人一個火鐮。
自從有打火機以后,為了方便省事,他已經很少使用火鐮了。
窯洞里一直都有保存火種,平時生火往爐灶里放根干樹枝就行。
長期不用火鐮生火,乍一在室外生火,陳舟的手法著實有些生疏,又是收集火絨,又是揀干樹枝,好不容易才在土著面前生起火。
沒想到自己的表現這么不堪,陳舟被陽光曬黑的老臉難得一紅。
不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土著少年可不知道陳舟以前只用幾分鐘就能用火鐮生起火。
他們只知道部落中的火種需要一直保留,如果熄滅,至少要用半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才能點燃新火。
而且點火過程遠不像陳舟這樣輕松,往往要把生火者累得滿頭大汗。
在陳舟眼中分外落后的火鐮,對兩名土著來說已經是世間難尋的神器。
因此看到火焰逐漸旺盛,兩人的眼睛不禁亮了起來,看著手中的火鐮,都有點躍躍欲試。
……
示范過程中陳舟心理壓力巨大,生怕自己點不著火。
好在旱季的島嶼足夠干燥,就算在室外生火,過程也比較順利。
篝火熊熊燃燒,往里面添了幾根枝子,他終于示意兩名土著按照他們學習到的火鐮使用方法,自己生火。
……
雖是自幼生活在原始部落中的人,但兩名少年的智力并不比現代人低。
按照他們的年齡計算,倘若他們生活在現代的話,應該正在上初三或是高中,這時候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都在人生的巔峰階段。
多多魯的記性比阿豚更強一些,看過陳舟生火全程,他立即拿起火絨,在地上挖了一個避風的小坑,蹲下身子拿起火鐮往放在坑中的火絨打火星。
不過記性再好,缺乏對火鐮這件生火工具的理解和使用經驗,他的前幾次嘗試還是不可避免地失敗了。
但有老師的好處就在這里,作為一個用了將近一年火鐮的老使用者,陳舟雖然已經用的不熟練,對于火鐮的使用技巧和細節卻深深印在腦子里。
見兩名土著使用的方式不對,他便立即予以糾正,并從各個角度向他們展示火鐮的正確用法,教授最快生火的細節。
照著葫蘆畫瓢,本來就不笨的土著很快就掌握住其中要領。
大約過了十多分鐘,趴在地上的阿豚就后來居上,領先多多魯第一個生起了火。
“嗚~”
親眼看著火焰誕生于自己手下,阿豚輕輕吹著燃燒的火絨,見火焰擴散壯大后,立即抬起被煙熏黑的小臉,激動地發出一聲歡呼。
沒多久,他身邊的多多魯也成功點起了火,兩人拿著陳舟給他們的火鐮,習慣性的又往地上趴,試圖用這種方式表示他們對“神之恩賜”的感激。
但這一次,陳舟并未像從前一樣接受他們的禮節,而是用他們剛搞懂不久的一個字回答了他們。
“不!”
陳舟嚴肅地表示拒絕,隨后將二人從地上拽了起來。
他用威嚴的表情和沉重的語氣明確地闡述自己對這種禮節態度。
正當兩名土著為神的拒絕感到惶恐的時候,陳舟抓住多多魯的身體,將他擺成了另一個姿勢——
單膝下跪,低頭,右手攥拳按向左胸心臟位置。
“這樣,對!”
陳舟說著,用他寬厚的大手按住了多多魯的頭頂,聲音盡可能溫和且肯定。
……
待兩名土著少年擺脫對他拒絕臣服的恐懼,理解新姿勢的含義,并擺出一樣的姿勢后,陳舟大感欣慰。
挨個撫摸土著的頭頂,除語言方面的鼓勵外,他還從兜里掏出了提前準備的巧克力,掰給他們一人一塊。
“這樣就順眼多了。”
說著土著聽不懂的話,往兩名少年生起的火堆添了塊柴,陳舟走向窯洞。
生火已經教會,接下來,該告訴他們怎么燒水,怎么洗臉刷牙洗衣服,以及為他們灌輸喝熱水吃熟食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