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2月5日,一場新雨吹響了雨季的先鋒號。
陰云遮日,窯洞內的光線比往常更加黯淡。
點亮吊燈,生起爐灶。
木柴燃燒的聲音從廚房傳到臥室,不時冒出“啪”的脆響。
關緊了門,屋里沒有涼風,燈光明亮而穩定,火墻散發的暖意也愈發高了。
陳舟背著手站在臥室窗前,上了層漆的嶄新窗框嚴絲合縫地鑲嵌在外墻上,看上去份外規整。
不甚干凈的玻璃掛上了斜風帶來的雨珠簾。
水痕沖開蒙在玻璃表面的灰塵,模糊了遠處的景象。
天與地像是鑲嵌在這一塊塊小方玻璃上的油畫,看著頗有幾分梵高畫作的風格。
貓兒依舊喜愛暖和的地方,湊到了火墻前。
昨晚洗過的衣服和毛巾還搭在晾衣架上。
提子慵懶而放松地躺在墻邊,咣當和灰球依偎著它,虎頭肚皮朝天,不安分地用爪子去勾衣角,不一會兒爪尖兒就掛在了褲腿的布料中,急得喵喵叫。
來福端正地臥在陳舟身旁,耷拉著眼皮,陪主人一起望著窗外的細雨。
雨聲是那樣寧靜,沒有電閃亦沒有雷鳴。
光是這樣靜靜站著,瞭望遠方,就能使人的心情平和下來,仿佛融入外面的微風,一同拂過山崗,飄向汪洋了。
……
干燥的平臺起初被雨珠打得卷起一股股輕煙,兜住水的小坑宛如大地的酒窩,朵朵綻放。
但轉眼間那帶著塵土氣的輕煙就消失了,繼而化作一條條蜿蜒的小溪,填平凹坑,流向他處。
遇到這樣的天氣,就連陳舟這樣閑不住的人,都想要好好休息一天,或是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往爐灶中添了些柴,想著待會在家里洗個熱水澡,他回到了臥室。
如今的臥室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進了門,沿窗邊擺放有衣架、鞋架、置物箱,還有一排不知名的野花,含苞待放。
踏著木地板向前,靠廚房的隔墻延伸出一堵火墻,火墻前方是晾衣架,內側是書桌。
桌沿擺著一個黑色的啞光木架,由鐵木打造,分了好幾個單獨的空格,有的裝著陳舟自制的粉紫色墨水,有的裝著從船上帶下來的墨水,最精致的木格內放著的則是隨鋼筆贈送的那一小瓶墨水。
因為這瓶墨水太過珍貴,陳舟還沒怎么使用過。
除為“防貓”設計的木架外,桌上還有陳舟常用的紙筆,以及那本《魯濱遜漂流記》。
桌旁擺著一盞落地燈,那是陳舟學習工作時的主要光源。
桌后除舒適的木椅外,還橫著一個高大的置物架,置物架由色調較為明亮的菠蘿樹木板和一種呈乳白色的木板制造,上面放著陳舟從船上帶來的書籍,《非遺一覽:竹編藤編草編一本全》也在上面。
當然,目前陳舟收集到的書籍數量不多,還不足以填滿整個置物架,因此上面還擺放著陳舟燒制的小陶器和自制的木模型,以及幾瓶搜刮來的好酒。
陶器遠沒有瓷器漂亮,加上陳舟的手藝不精,看起來頗有些丑萌。
不過做得多了,難免能出幾件精品,其中“奔跑中的來福”“提子一家”“羊群”便燒制的很是傳神。
尤其是“奔跑中的來福”,雖然外形粗糙,造型卻很有來福的神韻,那股歡實興奮的靈動勁兒,一眼就能看出來。
木模型倒得益于陳舟一貫的認真與追求完美的精神,看起來結構嚴密,造型頗具美感。
放在置物架最底端的幾座模型機是其中翹楚,無論是土礱、還是腳踏碓、水碓、磨盤,都是能直接拿出去使用的真家伙,只是效率低了許多。
置物架占據了臥室的左半側,右側與儲藏室之間的隔墻留有一米多寬的過道。
再往里便是陳舟的休息區了。
除一張床外,休息區內還有貓窩、龍貓箱、鏡子、衣柜、床頭柜等儲物設施。
受空間所限,這些家具擺放得算不上井井有條,但也稱得上整齊干凈。
特別是從船長室和大副房間內搬來的家具,清一色的歐式復古風格,統一了整個臥室的格調。
在橫起來的床和床頭柜內側,也就是接近砂石洞壁的地方,橫了一道更長更高的置物架。
置物架后面是尚在拓展中的砂石洞壁。
若沒有它,從床上一眼就能看到“原始人風格”的黃色砂石,也就失去美感了。
……
臥室兩邊的墻壁上掛著陳舟精心挑選的畫作。
其中有海洋的驚濤駭浪;有森林的繁茂奇秀;有巖灘的生機勃勃;也有窯洞的演變過程,小貓的淘氣時刻,莊稼豐收時的景象,來福安睡時的溫馨……
最近那上面又添了兩幅新作,描繪了一個高大壯碩的寸頭男人與一條龐大的死魚。
那寸頭男人很年輕,但面容被海風和長年累月的工作揉搓得已有些滄桑了。
他五官中帶著一股自由肆意的英氣,留著胡子,手中持紙筆,在畫上笑得分外燦爛,露出了一口整齊的牙齒,看向大魚的眼神充滿炫耀與驕傲的意味,甚至還有些囂張。
不過這也情有可原,用簡陋的自制釣具釣上這么龐大的一條魚,換任何一個釣魚佬,恐怕都會笑得比他更放肆,更猖狂。
越過兩幅新作,在所有畫作的盡頭,掛著一個紅彤彤的中國結,它為陳舟的作品留下了一個喜慶且充滿希望的結局。
……
當日,雨斷斷續續地下了一整天,陳舟什么活兒都沒干。
他看了幾個小時書,做了一些筆記。
期間他對槍械的改進和藤甲的編織產生了些許新靈感,便又繪制了幾張簡單的設計圖。
洗過熱水澡,收拾一遍屋子,細致地做了一頓正餐,喝了幾杯朗姆酒。
酒飽飯足,帶著酒精給人的微醺,他逗弄了一會兒小龍貓,又將提子一家挨個抱來,咬耳朵、埋貓肚皮。
聽著它們或不耐煩的怪叫、或舒服的呼嚕聲,享受著它們柔軟的毛發和肉墊的推搡,不知不覺睡著了。
……
休息日結束后,又下了一天雨。
陳舟歇了一天,睡了整整十個小時,2月6日起床時只覺神清氣爽,渾身上下充滿干勁兒。
奈何天公不作美,沒給他外出工作的機會。
于是他便將工作場地從室外轉移到室內,開始挖掘冰窖——那個集裝箱早就搬了回來,現在只差給它制造一個容納空間了。
集裝箱的體積不到兩立方米,算上預留空間,這活兒用不了一天就能干完。
陳舟需要考慮的是,到底是把它放進地下好,還是在墻上掏一個洞,把它放進墻里好。
經過一番思索,他認為集裝箱能容納的物品還是不夠多。
未來可能要儲藏大量羊奶、肉食,還有水果、糧食和蔬菜,僅靠一個集裝箱無法滿足需求,最好還是先用集裝箱制造一個小冰柜,以后再挖一個大地窖。
小冰柜以便捷為主,放在墻里,隨用隨取。
大地窖則要深挖,內部空間需足夠寬闊,使用木梯上下,主打一個裝的多,儲存時間長。
……
確定目標后,他換上工作服,在廚房中選定放置集裝箱冰柜的區域,騰空周圍怕臟怕碰的物件兒,不多啰嗦,直接動工。
忙到天黑,容納集裝箱的空間開拓完畢。
點亮油燈,陳舟冒著雨推板車將集裝箱運到廚房內,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將它塞進挖好的砂石洞內,并填補好邊緣縫隙,還在箱門周圍砌了一圈石質邊框,以做裝飾。
至于怎樣往箱內放水,在水中混合硝石,劃分出不同物品的儲藏區,就是后面要考慮的事了。
干了整整一天活兒,只在中午吃飯時歇息了一會兒。
陳舟只覺自己早上那些充沛的氣力都要被消耗光了。
脫掉滿是砂土泥點的工作服,燒一壺熱水泡了泡腳。
坐在廚房門口,看著窗外仍往下滴落的水珠,想起明天有神秘獎勵,陳舟只能無奈地祈禱明天是個晴天,隨后便帶著滿身疲憊回到臥室休息去了。
……
2月7日,老天爺還真賞臉,連著下了兩天的雨停了,天上只堆著一些舊棉絮一般的烏云。
一覺睡醒疲憊盡消,一邊感慨自己如今身體素質好,一邊穿好衣服迭好被褥。
照常洗漱做飯,看看外面的天色,擔心返程途中下雨,陳舟還是穿上了皮蓑衣,戴著他的草帽,背起登山包,直奔沙灘。
來福這些日子基本散放在外,性格變得越來越野,只要陳舟不加管束,它就像個我行我素的小霸王,到處亂跑。
出門時它還跟在陳舟身后,下平臺過田地進森林不久,這家伙就悄悄溜走了。
陳舟不知道島上有什么好玩的能讓來福這么流連忘返,只知道這家伙喜歡往山上走,不去森林中的深潭或是海邊那種危險的地方,也就由它去了。
為了讓以后搬運建材更方便,他下山時若是看到道路坑洼不平,或是有樹根灌木攔路,都會停下腳步修整一番。
如此多次,這條本就被踏平的林間小道也就成了一條可供板車行駛的簡陋道路,只是耽擱的時間要多一些。
就這樣,待到日上三竿,風起云散,陳舟才優哉游哉地抵達木石墻前。
隨意地往沙地中間一瞥,他發現這次的神秘獎勵似乎是“觸底反彈”,體積又變大了許多。
整個包裹著黑色包裝布的包裝箱平放在沙灘上,長寬看起來比攤平的雙人床墊也小不了多少,又大又厚,不禁使陳舟懷疑里面裝的到底是什么。
翻墻到了近前,他直接摳住包裝箱的底邊試著往上抬了抬。
分量比他想象中輕得多,輕輕搖晃還能聽到里面物體的碰撞聲,料想應該是個組裝起來的物件,若說是大禮包也有可能,但概率太低了。
掏出匕首割開包裝布,打開紙箱側面,一堆大大小小的小包裝箱映入眼簾。
陳舟一愣,揉了揉眼睛,聲音中充滿難以置信。
“莫非真是大禮包?
不會吧!”
他不敢相信自己就領了三次差勁的獎勵,這第四次就能出好東西,忙將大包裝箱里套著的小箱取出來,挨個拆開查看。
這一看,此次獎勵還真是個大禮包,而且還不是普通禮包,而是專攻一項的“釣魚禮包”。
其中體積最大的是一個釣箱。
這個釣箱可不簡單,既有能拎的把手,又有折迭起來的靠背和坐墊,上面插一個大號遮陽傘,遮風擋雨,下面帶四個小轱轆,方便推著走。
打開箱蓋,里面有各種漁具的配件收納區,還贈送了幾個配件。
可惜陳舟只知道在釣魚吧討論那些獵奇話題,或是嘲笑釣魚佬空軍,對專業的釣魚設備一竅不懂,根本不知道這幾個配件是干什么用的,只能想著日后慢慢琢磨了。
當然,這個釣箱的設計其實并不優秀,屬于那種為了多功能而多功能的產物,樣樣通,樣樣稀松。
坐在它那個塑料坐墊上一點都不舒服,甚至有點硌屁股。
它那個折迭靠背也沒有皮革墊,且連接處不太穩當,折迭起來能感受到結構有明顯的松動。
陳舟這種體型的人根本不敢將自己的身體毫無保留地壓在上面,不然非得把它壓斷了不可。
最重要的是,這個釣箱的內部空間長度不到110cm,如果再釣一條大魚,根本裝不下。
……
除釣箱和可拆裝的遮陽傘外,這個釣魚大禮包還有一個雙層魚竿包,三根魚竿,一個抄網,幾盒魚線,一個魚護包、一個魚護、一些餌料、魚漂,以及一些需要陳舟自行研究用處的配件。
雖然大禮包內的東西很多,但其中的東西看起來都不是很上檔次,甚至充滿廉價感。
無論是塑料坐墊的釣箱,還是鋼材輕薄的傘桿、冒著一股人造皮革味的魚護包、輕飄飄的魚竿,都在無聲訴說著它們的價值。
陳舟估計,這個大禮包滿打滿算應該也就七八百塊,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如有的釣魚佬一根魚竿值錢。
夸張一點說,這幾根魚竿的耐用性估計遠不如他自制的那根鐵木長桿。
但摸著良心說話,這三根魚竿可都是空心的,比他那根堪稱鐵棍的長桿輕便多了。
盡管獎勵的質量不盡如人意,陳舟卻無法挑剔。
畢竟這里面有許多東西都是他做不出來或能做出來,實用性差勁的。
比如收線輪和多種型號的魚鉤、成組的魚線和反應更敏感迅速的魚漂,都是他在釣魚方面急需改善的缺陷。
整理好箱內物品,他很想將自己對獎勵質量的不滿表現出來,讓節目組看到后過意不去下次再給些補償。
奈何演技不夠老辣,收拾著收拾著,想到以后可能釣到更大的魚,他差點繃不住笑出聲。
不斷在心里提醒自己要知足,迅速蓋上紙箱蓋,合上包裝袋,把這個大而輕的“釣魚大禮包”拖到木石墻外,帶著難掩的好心情,他開始了這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