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哐當...”列車的節奏漸漸變慢,一聲長長的汽笛響徹耳畔。
招娣猛地從沈秀蘭肩頭驚醒,睡眼惺忪地揉了揉眼睛,窗外的景色已經從飛速掠過的田野變成了林立的建筑和擁擠的站臺。
“西市站到了!西市站到了!”列車員沙啞的嗓音從車廂一頭傳來。
沈秀蘭迅速整理好隨身行李,神情變得格外嚴肅。
她掃視著三個孩子,語氣里帶著不容質疑的堅定:“待會兒下車,人多擁擠,你們必須緊跟著我,手拉手,絕對不能走散。”
團子興奮地直起小身子,頭幾乎貼在了窗戶上,眼睛瞪得溜圓:“哇,好多人啊!”
葉邵凱卻撇了撇嘴角,故意壓低聲音嘟囔道:“不就是個大點的城市嗎,至于這么大驚小怪。”
他的眼神卻不由自主地被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手指不安地捏著書包帶。
招娣靠在窗邊,安靜地看著站臺上的一切。穿著各式服裝的人們匆匆走過,有西裝革履的男人,拎著精致手提包的女人,還有推著大包小包的商販。
她從未見過如此多樣的人群,眼睛里閃爍著異樣的光彩。
“下車啦!手拉手!”沈秀蘭一手拎著行李,一手牽著團子,招娣自覺地拉住團子的另一只手,葉邵凱則僵硬地站在隊伍最后,勉強讓招娣的手指搭在自己袖口。
他們隨著人流被擠出車門,站臺上的喧囂頓時撲面而來。
“拉緊了!”沈秀蘭提高嗓音,帶著三個孩子穿過擁擠的人群,朝著站臺出口走去。
團子緊緊抓住沈秀蘭的手,生怕被人潮沖散。
葉邵凱也不由自主地靠近了隊伍,眉頭緊鎖,警惕地打量著周圍的陌生人。
當他們終于擠出站臺,站在西市的陽光下時,更加震撼的景象展現在眼前。
馬路上的汽車肉眼可見的多了起來,街邊的商鋪招牌五顏六色,空氣中混合著食物香氣、汽油味和陌生城市特有的氣息。
“這里比咱們家那邊繁華多了。”招娣小聲說道,目光被一家櫥窗里展示的彩色連衣裙吸引。
沈秀蘭輕輕點頭,垂下眼簾,嘴角微微抿緊。
她知道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將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都要大。
正是這種前瞻性的認知,讓她決定帶著一萬塊錢來這里下注。
“我們先找個地方放下行李。”沈秀蘭掏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個地址,“這是我提前聯系的旅店,不遠。”
三個孩子跟著沈秀蘭穿過幾條街道,招娣和團子時不時被路邊的新奇事物吸引,而葉邵凱則始終緊繃著臉,像個小大人一樣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旅店很普通,一間有兩張床的房間,簡單干凈。
沈秀蘭安頓好孩子們后,從包里取出一個信封,小心翼翼地數了數里面的錢。
“媽,我們來這兒干嘛呀?”招娣問道,坐在床邊晃著腿。
沈秀蘭抬起頭,輕輕一笑:“來買些特別的東西。”
她思考了片刻,決定對孩子們說些實話,“這叫投資,就是用手里的錢去買一些現在便宜、以后會漲價的東西。”
“漲價的東西?”團子眨著大眼睛,顯然沒聽懂。
葉邵凱卻放下了手中的書,投來一個疑惑的目光:“你要買什么?”
“國庫券。”沈秀蘭簡單解釋道,“這東西現在不起眼,但說不準過幾年,或者過不久,它的價值會翻好幾倍。”
“真的嗎?”招娣有些將信將疑。
“媽媽不會騙你。”沈秀蘭揉了揉招娣的頭發,“現在你們留在房間里,哪兒也不許去,小凱,你看著弟弟妹妹,我出去打聽一下情況,很快回來,我不在的這段時間,你們把房間從里面反鎖好,不準出來。”
葉邵凱猶豫了一下,最終點了點頭:“嗯。”這是他第一次在沒有父親監督的情況下主動承擔起責任。
沈秀蘭走出旅店,深吸一口西市的空氣,她知道此行的重要性。
上輩子,她把這一萬元糊里糊涂地交給了李文博,最終血本無歸。
這一次,她要親自掌握財富的方向。
西市的街道比她記憶中更加雜亂。沈秀蘭按照腦海中的記憶,穿過幾條小巷,終于找到了那家不起眼的證券交易點。
門口三三兩兩站著幾個人,低聲交談著,神情各異。
沈秀蘭整理了一下衣服,推門而入。
屋內煙霧繚繞,幾張舊桌子上擺滿了單據和賬本。
一個戴著老花鏡的中年男人抬頭看了她一眼:“找誰?”
“我想買些國庫券。”沈秀蘭直截了當地說。
男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上下打量她樸素的衣著,輕哼一聲:“買多少?”
“一萬元。”
屋內幾個正在交談的人聞言轉過頭來,挑起眉毛,嘴角上揚。
一萬元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特別是對一個看起來并不富裕的女人來說。
老花鏡男人摘下眼鏡,摘下眼鏡,瞇起眼睛:“大姐,這不是買菜,你確定?”
沈秀蘭面不改色,從包里拿出那卷李文博給的錢:“我確定。”
房間里的氣氛突然變了。老花鏡男人的態度從輕蔑轉為認真,他招了招手:“跟我來吧。”
沈秀蘭跟著他走進里間,一張更大的桌子上堆滿了各種證券和文件。
“你想買哪種面額的?現在行情不太好,折價嚴重。”男人翻出一本賬冊,推到她面前。
沈秀蘭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輕輕點頭,手指在賬冊上敲了敲。
她知道就在不久后后,這些現在不被看好的紙片,會在一場全國性的投資熱潮中價值飆升。
“我全要小面額的,100元和50元的。”沈秀蘭說道,這樣更容易分散出售,降低風險。
老花鏡男人有些意外:“行情不好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大面額的,便于保存。”
“我有我的打算。”沈秀蘭微笑著,沒有多解釋。
交易很快完成。沈秀蘭將裝著國庫券的信封小心地藏在內衣口袋里,向男人道謝后離開。
外面的陽光依然明媚,但她感到身上的擔子輕了許多——這一萬元不再是一筆可能隨時消失的錢,而是變成了未來的希望種子。
回到旅店的路上,沈秀蘭在一家小店買了幾個肉包子和一些糖果。
推開房門時,她看到三個孩子正安靜地坐在一起,招娣在給團子講故事,葉邵凱則坐在窗邊,偶爾往外面看一眼。
“媽媽回來啦!”團子第一個跳起來,歡快地撲向沈秀蘭。
這孩子,剛開始管自己叫阿姨,現在叫媽改不了口了,果然有奶就是娘啊,看在他這么可愛的份上,就隨他去吧。
沈秀蘭笑著分發食物,觀察著葉邵凱的反應。
男孩接過包子,低聲說了句“謝謝”,這已經是個不小的進步。
“買到了嗎?”招娣小聲問道。
沈秀蘭點點頭,拍了拍胸口的位置:“買到了,而且很順利。”
“然后呢?”招娣追問道。
“然后......”沈秀蘭坐下來,看著三個孩子期待的眼神,笑著說道,“然后我們把它們藏好,等待它們像種子一樣,在未來長成參天大樹。”
招娣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葉邵凱卻若有所思地盯著窗外,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