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圣上,姜陽此次立下大功,助我朝收復故土,應當獎賞?!?/p>
“而民間最近又流傳了一首詞,也是出自姜陽之口?!?/p>
女帝當然已經聽說了,緩緩起身,目光中帶著堅毅。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群臣們跟著一起誦讀,聲音之響,振聾發聵。
待到讀完之后,女帝下令道。
“姜陽功勞甚高,命其回朝受封,賞賜郎中行走,可自由出入宮內。”
大臣們跪拜,山呼英明。
而此時的姜陽,幾乎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每日都會帶著人到街邊的茶館坐著。
只要有邊境回來的傳信兵,立刻就能得到消息。
自從第一道消息來臨,幾乎每日傍晚之前都會有一名傳令兵進入城內,帶來的都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姜陽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激動,眼中帶著一絲平靜,仿佛這一切都應該發生一樣。
邢文達匆匆過來,神情之中帶著謙卑。
“先生,朝廷來信了?!?/p>
姜陽早就明白邢文達的心思了,多半是想跟自己學一兩招。
他的為人也讓人信得過,姜陽自然也就沒有吝嗇。
所以他才稱呼姜陽為先生。
“朝廷應該是叫我回去了吧?”
邢文達點點頭,有些奇怪。
“您怎么知道!您還沒看信呢。”
姜陽站起身,將杯中的茶飲盡,他跟女帝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默契!
不必多說,就已經能明白對方的心思。
姜陽看向了窗外,卻見今日的傳令兵正在大聲疾呼。
待到對方喊完,姜陽才帶著人轉身離去,只是沒走出多遠,突然有百姓走過來了。
對著他抱拳說道。
“聽說大人一直在幫朝廷推行令法,老朽在此謝過了?!?/p>
“我的兩個兒子都替國家捐軀了,至今還葬在胡人的地盤上,他們每日放馬,踐踏著我兒子的尸骨,今日傳來消息,終于收復了那片國土,我們全家準備啟程去迎回兒子!”
越來越多的百姓走過來,對著姜陽深施一禮。
長街漫道,所見之處皆是崇敬。
姜陽帶著人回去收拾了東西,一直耗到夜晚才準備返程,邢文達一臉好奇道。
“大人,您何故如此?”
姜陽笑了笑。
“百姓們知道是我推行的法令,明白是我提出的殺胡令,他們肯定將我視作英雄一般,不過我怎敢抬高自己?”
姜陽只想趁著深夜,四下無人,悄悄離開這片熱土。
邢文達笑了笑,欲言又止。
只是姜陽剛拉開門,卻見外面已經站滿了百姓,有人特意做了萬民傘。
姜陽被驚到了,他倒不是吃驚這些人這么晚還不睡。
而是吃驚這些人的熱忱之心!
“姜大人,您好走,秦州的百姓特意相送!”
“多謝姜大人收復故土!”
話音一落,邢文達帶著百姓們跪拜。
姜陽已經不知該說什么了,接過萬民傘翻身上馬,他的眼圈也變得發紅。
對著百姓們抱拳。
“姜陽在此謝過!”
進入主街之后,更多的百姓夾道相送,直到去了碼頭上船,都有人還在跟自己告別。
姜陽的心也久久不能平復…
連日行路,姜陽終于回到京城家,還沒進就被女帝給召喚入宮了。
邊關連番戰報,振奮人心,女帝一刻也不想停,只想盡快見到姜陽,探討國家大事!
姜陽風塵仆仆趕路太急,已經變得黑瘦了不少。
女帝有些心疼。
“來人呀,快給他打一盆水,清洗過后再吃些東西,我們再商量對策!”
姜陽笑了笑說道。
“陛下不必客氣,想必殺胡令的效果已經極度顯著了吧?”
姬若曦點點頭。
“現在朝內反對丞相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很多鄉紳世家們也都嘗到了甜頭,支持自家的人馬前往邊關收復故土?!?/p>
“朕特意讓你來,就是打算在這個時候派兵一鼓作氣,重整山河!”
說出這話的時候,女帝的眼睛中都帶著激動的光芒。
為了這一刻,等待了太久。
驅除韃虜,光復大周!
姜陽想了想。
“既然陛下想派兵,卻還要和微臣商量,就說明這些兵不一定聽您的話?!?/p>
女帝臉色難看,但也毫不隱瞞。
“朕現在實話告訴你,京城附近一共駐扎了十二營,但他們卻只有兩個營,是朕的親軍?!?/p>
“其他的都掌握在各家的勛貴手上,實不相瞞,朕現在想收拾山河,只能先收回軍權,不然的話,又何談收整河山?”
姜陽搓著下巴,其實這件事情倒不算是困難。
只是那些勛貴們不好應付。
而且大部分都是開國元勛的后代,這些人的特權叫刑不上大夫!
即便是犯了罪,他們也會拿自己的身份說事,讓朝廷無從治罪。
更何況,勛貴們手里頭還有軍權,看來又是一個難以應付的差事。
女帝一臉緊張,莫不是太難了?
姜陽遲遲不說話,搞得女帝心里頭都有些沒底了。
仔細的考慮了一下,姜陽笑著道。
“不知陛下是否聽說過二桃殺三士的說法?”
“您可以對外放出風,讓他們起了爭執,到時候一切皆可應對!”
女帝仔細的品味著姜陽說的話,瞬間參透了其中的奧秘。
頓時興奮的拍手。
“彩!”
“來人呀,立刻傳令下去,朕要選拔北伐將領,就在七家勛貴之中選拔!”
“另外,傳下命令若是此人選拔出來,從此以后其他各營皆要受其轄制,不得反抗!”
消息一傳出來,朝野內外頓時議論紛紛,這剛過兩天好日子,女帝怎么還想著要北伐了呢?
不過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來了,只怕女帝醉翁之意不在酒。
尤其是各家勛貴,更是對此躍躍欲試,他們明爭暗斗時間可不短了。
如今終于有機會能夠一舉拿下所有勛貴,如此一來,那家族可就真的有話語權了,讓他們之間的爭斗越發混亂。
于是,各方勛貴你爭我搶,明里暗里都在較勁。
姜陽因為推廣殺胡令而名聲在外,自然會有人拉攏他。
而最先派人來的則是武成王譚相宗,他特意帶著禮物前來拜訪姜陽。
“本王今日來拜訪閣下,就是想從您口中聽取建議,不給也行,別怪本王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