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天,你想想餓著肚子吹著冷風,那是人過的日子不!
你要是過得了這樣的日子,你就跟著你娘去!”
曹有才面露遲疑,外面有多冷他當然知道,尤其下午時候還飄起了雪,寒風刺骨。
不過,“我聽說那農婦用八百斤糧食還有羊換了娘和妹妹們,這么多糧食還能讓娘她們餓肚子?”
曹大瞥了眼兒子,哼了聲:“你也知道是農婦、是八百斤糧食?我就問問你有幾個莊稼戶拿這么多糧食出來家里還有吃的?
怕不是所有人都要節衣縮食!況且你娘是下人,去了那還不是下人?她受了傷不能干活在曹家還給她和四個女兒一口吃的,真是貪心不知足!”
曹有才抿了抿唇不說話。
還不是爹非要吃那么多,娘和妹妹們吃不飽才不得不走的。
不過爹說的也不全錯,娘在曹家吃不飽,難道去了新的主家就能吃飽了?
曹家以前多氣派啊,哪怕沒落了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娘真是想不開,放著書香門第的曹家不待,寧愿選一個農戶。
曹大又呸的一聲吐出一口黃濃痰,吧唧嘴道:“你現在無非是多干點活,你看看那些災民農戶,吃不飽穿不暖住的也差,大雪中想干活都沒有,你不珍惜,早晚和你娘一樣!”
曹有才看著那團粘稠的濃痰,嘴角抽了抽,卻忍住沒開口。
爹爹說得對,他現在起碼有吃有喝有住,干些活怎么了?娘和妹妹們要干活還吃不飽穿不暖凍到瑟瑟發抖。
和她們相比,他的日子已經非常好.....他可不能把好日子作沒了。
*
萍姑早上是被熱醒的。
好一會才發現是旁邊的火墻,夜晚只有地熱,新被褥蓬松綿軟溫度剛剛好,而此刻火墻也熱了后,明顯溫度就過高了,看來今晚要挪到離火墻遠一些的地方才行。
她起身穿上外衣,往廚房走去,準備洗漱。
雷春天從灶洞后探出頭,笑容燦爛的說道:“你醒了啊,是不是我們動靜大了吵醒的?
不過正好,那邊鍋里有熱水,你打了洗漱,一會會大碴子粥就好了。”
萍姑愣神,后知后覺想到火墻之所以會熱就是因為廚房在燒鍋,她連忙道:“我、我自己燒,哪能用你——”
雷春天大咧咧打斷:“嗐,生了火順手的事,哪里需要分的那么清楚?”
不就一點熱水嘛,誰燒不是燒。
萍姑還是萬分不好意思,別人早起頂著寒意在廚房生火燒水,這其中還有打水、劈柴....她還有四個閨女,一次兩次尚可,次數一多就說不過去了。
她笑道:“那今日麻煩你了,明日我來做早食。”
原本在曹家時已經是一日兩頓了,但沈清昨日說村子上不干活的人是一日兩頓,干活的人因為要早起還是一日三頓,不然餓著干活對身體不好。
工坊有廚房水井,柴米油鹽一應俱全,而她們又居住在這,是以不用冒著嚴寒去主屋只為吃一頓飯,晌午一頓和所有人一起吃,早晚就自己另做。
雷家的糧食肉菜也是昨日送鋪蓋時一并送來的。
雷春天想著后面說不定還有好幾個月要搭伙過日子,也就沒堅持,笑容爽快的應下了。
她提議:“我們雷家人數多,大多是漢子能吃,做的飯菜量也累多了,雷家我和夏天負責兩天,萍姑你家負責一天,這樣循環,成不?”
萍姑手受傷了,小金小銀年歲不大,既然是分工,也不能占別人便宜。
“好。”萍姑只覺得心里頭比灶洞的火還熱乎。
四個小姑娘沒一會也醒了,醒來后見娘不在,立即翻身起床穿戴整齊后來到廚房尋找。
娘的手臂受傷了,不能干活,不然要是骨頭長不好,以后就沒法拿針,她們干活習慣了,昨日吃的飽睡的好,今日完全可以干活。
等進了廚房,發現熱水是燒好的,且備的足足的供她們洗漱。
大鐵鍋冒著騰騰熱氣,里面是濃稠的大碴子粥,灶臺邊上還擺放著配粥的腌蘿卜干和炒酸菜。
春天大姐姐在一旁笑著喊她們:“熱水在鍋里,舀了去洗漱,自己拿碗盛粥,腌蘿卜干是沈清嬸子的手藝;
酸菜是我娘昨日送來的,我剛已經炒過,這兩樣小菜配粥老好吃了,待會你們嘗嘗吃的慣不?”
四個小姑娘眼眶發熱,鼻子發酸,不住的點頭。
吃的慣,咋會吃不慣。
一早起來,已經有現成的熱水可以用,還有熱乎乎的吃食等著,連小菜都周到的配好了。
一睜眼面對的人不再是苛責、挑剔、頤指氣使,而是熱情善意爽朗的,這日子,還能這般好過么?
她們連起床都有動力了。
*
吃過早食,萍姑前往主屋。
今日要挑選適合刺繡的小姑娘。
沈清正在盤算哪里適合當繡坊——天寒地凍,現在蓋是來不及了。
尤其刺繡需要很精密的手部動作,那是一點寒冷都不能受的,不然凍僵了如何拿得住針線?
好在現在只是開始學,大家排排坐不需要太大的空間,她主屋的堂屋應該可以。
等開春了再蓋屋子,不僅要供暖,廚房住宿等也要一并蓋好,到時萍姑和她的女兒就有屬于她們自己的小家了。
和自家住一起或者住毛筆工坊,終究沒有歸屬感。
等繡坊蓋好,萍姑的手差不多也休養好,現在就將就窩在主屋李教,居住在工坊里。
沒一會萍姑冒著風雪進來,兩人還沒說上幾句話,村子上婦人領著孩子接二連三的進門。
“萍姑,你看看我家娃咋樣?”
“我這好幾個你也看看。”
.....
上到二十多歲的婦人,下到五六歲的都領了過來。
沈清看著五六歲的孩子目瞪口呆。
不是,五六歲放在華國還在幼兒園吧,筷子拿得穩不?就能拿針了?
再說就是拿得穩也不成啊,這么小一坐坐半天,看著都可憐!
她看向萍姑,生怕萍姑挑中了。
萍姑一直等到人到齊了,看外面沒有人再來,方才面上揚起溫煦笑容,得體道:“十歲以下的都不成,等過了十歲再來;
主要是年歲小耐心不足坐不住,手眼配合能力不行,學的人吃力、教的人也累,別人一兩年就能出師,他們要好幾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