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五,雪覆天京。
元辰大典便是在一場蒼茫大雪中拉開帷幕。
“你說這云上城都建在了云海之上,怎么還會下雪?”
替身旁女子撐傘避雪的姜明好奇問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云上有云。”種熙瞇起眼睛望向漫天風雪隨口道。
二人此刻正站在一座云氣樓頂,遙望著遠處皇宮外那片白玉廣場。
“這里風太大了,咱就不能換個地方觀禮元辰大典?”動用法力才穩固住手中紙傘,姜明緊了緊脖子上的圍巾抱怨說道。
“能搞到樓頂的開放權限還是我托了巡天司的關系,這里比又吵又擠的觀禮臺強上了一萬倍,你可別不知好歹!”舉起拳頭捏得嘎吱作響,種熙盯著姜明惡狠狠說道。
“行行行,你說好就好。”感覺這女人身上的武道威壓又重了幾分,姜明擺手妥協道。
“吉時已到,元辰起序!”
隨著禮官高聲喝唱,雄偉厚重的宮門緩緩開啟,明黃衛隊次第走出,煊赫華蓋琳瑯滿目。
伴隨著皇帝車架開赴元辰祭臺,諸國來使紛紛上表恭賀,而姜明也第一次見到云隱皇帝的真實容貌。
“咱這位皇帝陛下這么年輕的嘛?”初見過后,姜明不由咂舌感嘆。
“這可是咱們云隱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皇帝。”種熙嘿笑說道。
“我想起來了,當初新君即位的時候我正好跑去十萬大山玩了,沒趕上官署通傳檄文”姜明回憶說道。
“先帝登天之際膝下無子,唯一的一位小公主便是當今陛下。當時朝堂群臣議論紛紛,還差點鬧出亂子來。”回想起那一場登基風波,直到現在種熙還記憶猶新。
“女帝登基在紫皇洲也不算少見吧。”姜明摸著下巴好奇道。
“其一是那時候小公主年紀尚淺,其二嘛......”種熙掃了眼四周圍后,俯身伏在姜明耳旁輕聲說道:“小公主的生母,也就是當今太后娘娘,原本是天霖王朝遠嫁云隱的公主。”
“明白了。”一點就通的姜明明白了當時群臣的顧慮,那些老家伙們是怕少帝登基后太后掌權,導致云隱王朝從天霖王朝的盟友跌落為附庸藩屬。
“好在最后老仙師親自開口,這才終結了那一次的國本紛爭。”種熙將手伸出傘外,接了一片晶瑩雪花在掌心。
雪花很快便被掌心溫度融化,殘余水痕便被女子隨手抹在少年臉上。
姜明滿臉嫌棄地擦了擦臉,卻并未覺察到神魂識海中黑色沙漏外圍游弋的那道命光,突然出現了一瞬間的停滯......
......
......
“老二今天的臉色有點難看啊。”陪坐皇室左側的祝如明撇了眼宋雨春后,小聲與身旁的四師弟易飛仙開口說道。
“二師兄與您斗了這么長時間,最終國師之位卻落在了三師兄手上,他心中有些不忿也很正常,等過些日子就好了。”易飛仙撇了一眼宋雨春與其身后的求真觀一脈諸弟子,小聲回答說道。
大賢仙師終生不曾開宗立派,收取數名弟子后便將全部精力用在構筑云海、鎮壓國運一事上。
通常而言,以上品武夫鎮壓山河氣運對于世俗王朝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只可惜云隱王朝地處紫皇洲東岸,千年以來并未出現可以獨當一面的強大武夫,便只能以無垠云海鎮壓國運。
“都查清楚了么?”緊閉雙眼面無表情的宋雨春與身后一名求真觀弟子傳音道。
“確如師尊所言,無論弟子如何請見,師祖閉關處沒有任何反應。”求真觀主咬牙說道。
“好,很好。”
撇了一眼虛位以待的國師尊位,宋雨春漠然說道。
既然你不仁不義在前,便莫怪我不念同門情誼在后!
這云隱國師的位子,決不能傳給欺師滅祖之徒!
......
......
“裴姨,我怎么覺得四周圍的火藥味有些濃啊。”云隱皇帝與站在帝位旁的布衣女子開口說道。
說來也怪,這位身著青布麻衫的女子站在金鑾帝架旁本該十分惹眼,可觀禮百姓與各方勢力首腦卻好似沒看見一般。
“看著便是,今天怕是有一場熱鬧大戲要開場。”帝架近旁,一位身著高襟赭色寬袖外袍,上繡赤金鸞鳳紋的雍容貴婦人插話說道。
此人正是當今陛下的生母,云隱王朝太后趙月姬。
二人間的布衣女子只是笑笑不說話,目光掃過場內眾人,不經意間掠過遠方的一座云氣高塔,沉靜眸子里忽然生出幾分興趣來。
那名天命之子身上的氣息倒是有趣得很,不光沾染了隱者的味道,還有股讓女子似曾相識的熟悉感覺。
“又是哪位老朋友留下的機緣,被那天命所向的小家伙撿去了......”
女子勾唇心道。
而在姜明體內,那道自行運轉的天地練氣決并未察覺到任何異樣,仍在大口吞噬著少年識海中封印的血紅魔氣......
......
......
“......世事更替,天運流轉。元辰大典,萬象更新。而今大賢仙師手書諭令,請命國師尊位于弟子鄭榮成,于此請示陛下!”禮官手捧仙師手令來到云隱皇帝面前恭聲說道。
其實此事小皇帝早就準許通過,仙師手諭也早早通傳公示,而今不過是在元辰大典上走個過場,也請萬民與諸方勢力共同做個見證。
“準許......”云隱皇帝朗聲開口,卻被一道突如其來的大喝聲打斷!
“陛下且慢!”
一瞬間里全場寂然,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開口之人身上。
云隱皇帝收起眼底被人打斷的不滿,向著那人聞聲說道:
“宋仙師有何異議?”
不顧祝如明、易飛仙等人瘋狂遞來的眼色,宋雨春毅然決然站起身來,對著云隱皇帝行禮請罪道:
“臣言唐突,卻也是才剛收到一條驚天消息。”
“哦?說來聽聽。”云隱皇帝挑了挑眉,目光移向另一側,已經穿戴好國師袍服的鄭榮成身上。
此刻的鄭榮成面無表情,低垂的眼簾掩蓋住眼底的怒濤狂瀾。
宋雨春也不再壓抑情緒,望著鄭榮成恨聲說道:
“那道師尊手諭有假,是有人別有用心,欲要借此竊據國師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