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現在已經收不到了,天太旱,菌子已經不出了。
筍子也沒有什么了,即便零星出來一點兒,也是干癟癟的,一點不水靈,根本沒有賣相。
柳采春可是跟四海商鋪的唐掌柜拍著胸脯打了包票的,她才不會砸自己招牌,因此便不收這兩樣了。
好在染料收的非常不錯。
尤其是蘇木和槐米。
柳采春沒有想到他們這一片山林里竟然這么盛產蘇木。
槐米就是槐花,正當槐花開花時節,也是格外的多。
這些帶到省城,又是大大一筆錢財。
天越來越旱了,村邊河里的水量明顯變小了,雖然還沒有出現斷流的情況,但是已經有很多地方露出了大片大片的鵝卵石。本來長在水中的水草也露出了水面,沒幾年就蔫吧死掉了。
有些當陽的地方,旱地上播種種下的黃豆、花生長得蔫不拉幾不說,甚至開始出現焦葉、掉葉的問題了,長得又瘦又小,已經不發育了。
看這樣子,如果不下一場透雨的話,恐怕不到一個月這些苗就會死光。就算僥幸活下來的,也結不了果。
那些不那么當陽的地方種植的,雖然情況沒有這么糟糕,但也沒有好多少。
唯一讓人覺得還不算太糟糕的是水田里還能蓄得住水。
可是,誰又知道能蓄到什么時候呢?
幸好山泉水開出來了,不會枯竭,村里用水不成問題。
柳采春極力向柳里正推銷木薯,建議當陽干旱的地方多種木薯,木薯非常耐旱,稍微強一點兒的地方可以種土豆。
她盡量想辦法從省城多給大家勻木薯桿和做種的木薯塊、土豆。當然這是借口,那種好運氣不可能一直有,只能寄希望于靈泉水了。
能搞多少搞多少吧。
倒不是柳采春圣母,正因為親身經歷了末世的殘酷,她比誰都認知到人的命有多可貴,能做到的那就盡一份綿薄之力。盡不到她也不會感到愧疚。更不可能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主打一個盡力而為,問心無愧。
因為她自己的命,她也很珍惜。
再者,村子里維持著正常的生活,她的日子也才能不受影響。
覆巢之下無完卵。
旱地里的作物按照眼下的情況十之七八是保不住的了,柳里正寧可選擇相信柳采春。
這丫頭令他刮目相看,他不能不鄭重對待她的建議。
況且,這也是沒辦法之下的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柳里正便請了族老、村老等德高望重的老人來,請了柳采春也來,一起商量如何將柳采春的木薯種和土豆種發揮最大的用處、如何分配。
家里人口多、家境困難的排在第一梯隊,按照各家的情況斟酌。
具體如何操作,還得看最后柳采春能搞到多少種子——哎,話又說回來,他們怎么就這么相信柳采春呢?她說能搞到就能?算了,不糾結這個,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豆子花生都沒法活了能怎么辦?只能相信柳采春了。
柳里正眼看天氣如此情況,便召集了全村人,說明了開始修建水壩、挖開挖深爛泥塘蓄水的事兒。
因為干旱,村子里氣氛也有些沉重,對于里正提出的要求,沒有人有意見。
每家出一個主勞動力,由里正安排活計。若是不出勞動力,便按照一天十文錢出錢,入村里公賬。
柳采春當然毫不猶豫出錢,一天十文對她來說不算什么。
柳大姑心疼錢,本來打算自己去干的,這些年她養著那白眼狼什么辛苦活兒沒干過?區區挖爛泥塘、修水壩根本算不了什么。
但柳采春不讓她去,讓她在家照顧好家里的雞鴨豬和菜園、種下去的土豆和木薯,這就夠了。
要知道,這些哪一樣可不都比十文錢值錢多啦?
柳大姑一想也是,這才同意了。
村里除了柳采春家,別人家都沒有舍得出錢的,她們家成功成了那個唯一。
大家倒覺得挺正常,畢竟她們家就兩個女人家,全村唯一。即便她們家不出工,絕大多數人也能理解。
少量人有意見說了也沒用。
其實柳里正想要免除柳采春家這十文錢,他特意讓小孫子叫了柳采春去說話,表示他能跟村老、族老們一塊商量,料想他們也不會不同意。
畢竟,土豆和木薯全靠柳采春弄來的。
這抗旱之事,最早也是她提醒的。
柳采春婉拒了。
她不缺十文錢。
里正伯是好意,但是,何必多事呢?
“等我下回買地,里正伯多給我一些也一樣嘛?!绷纱盒ξ?。
柳里正無奈笑笑,也只好作罷。
算了,這丫頭收購這么多貨物,指不定賺了多少錢呢,十文對她來說應當真的不多。
田氏本來幸災樂禍等著看姑侄倆的熱鬧呢,沒想到柳采春竟然無恥的拿錢解決了。
田氏既看不成熱鬧心思落空、又嫉妒柳采春竟然有錢,忍不住在柳老爹跟前煽風點火。
“那死丫頭有錢也不知道孝順你這個親爹,眼睜睜看著親哥天天出工也不說心疼,她倒好,花起錢來倒是大方!”
柳老爹還在心疼被田氏禍禍的二兩銀子呢,以及摔斷腿的事兒心里還膈應著呢——柳采春那左一句右一句的“爹摔斷腿”簡直如同魔音貫耳,想忘記都難。
聽了這話黑著臉沒好氣喝斥:“她和柳梅兩個女人家能去干這活兒嗎?這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你管她拿錢不拿錢,她沒問你要不就成啦?”
田氏氣炸,但見勢不妙選擇了忍氣吞聲。
柳采春安排好家里的事兒,便在一個大早上又上省城去了。
一回生二回熟。
她第二天便臨時租了一處城外偏僻的倉庫,租好地方,便帶著各種染料以及菌子和筍子樣品去四海商鋪。
唐掌柜和大伙計阿煥對柳采春的印象都很深刻,見到她都十分高興。
“柳姑娘終于來了,我們昨兒還說起你呢!我看看帶來了什么好東西?嚯,竟然還有菌子和筍子啊,長得真不錯!蘇木、槐米、茜草......這些染料也都不錯!所有的東西都是這般成色品相吧?”
唐掌柜十分歡喜,看了柳采春帶來的樣品們,夸贊不已。
染料還罷了,今年干旱,沒想到這時節了還能收到這么好的菌子和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