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嬤嬤暗暗苦笑,是啊,娘娘在宮里頭中毒,三公子夫人怎么會知道。
可這事兒也太叫人意外了,皇后娘娘身邊伺候的都是她們這些心腹,飲食上更是慎之又慎,誰能悄無聲息給娘娘下毒呢?
徐嬤嬤忍不住有些汗毛倒豎。
太可怕了......
即便娘娘僥幸解了毒,若是不把這個人給揪出來,誰知道會不會再來一次?
柳采春忍不住看徐皇后吐在地上的第一口黑血,這一看便發現了異常。在這一口黑血中,躺著一條已經死了的半寸長紅色怪蟲。
柳采春變了臉色,忙指著給徐嬤嬤看:“嬤嬤你看那是什么?”
徐嬤嬤看去,嚇得差點尖叫:“蟲、蟲子!”
“噓,密報皇上吧?!?/p>
“對對對......”
皇上傳了院判來,這才真相大白。
皇后非是病了,而是中了蠱。
“怪不得皇后的身體突然之間便壞到如此地步!豈有此理,究竟是誰!”
皇后身邊的人基本上不可能,都是知根知底的,且這蠱蟲珍貴不易得,甚至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得到的。
柳采春出主意,不如靜觀其變。
對外便稱皇后娘娘依舊臥病在床,從今日起不許外人探望打擾皇后娘娘休養,看看是否有人有所動作。
皇上覺得此法可行,點頭應允了。
徐皇后悠悠醒轉,身體雖然依舊虛弱,但精神氣色明顯好了不少,進食也不困難了,眼看著便是要好起來的樣子。
太醫診脈之后,連聲道賀,皇上大喜。
此事瞞得密不透風,皇上甚至下旨廣尋天下名醫為皇后看診,上朝時也表現得憂心忡忡。
有臣子上奏不合乎他心意的,還被遷怒喝斥了。
朝臣們人心惶惶,大氣不敢出。
皇上與皇后情深義重,怪不得會如此。這會兒誰敢啰嗦,那不就是主動往皇上跟前送人頭嗎?
清王精神大振,終于看到些許希望了。
皇上越心煩意亂越好、越愛亂發脾氣那才越好呢。他沒有想錯,皇后果然是皇上的軟肋。
總算叫他找到了突破口。
清王緊鑼密鼓的加快了暗中的準備和調遣安排。
萬事俱備,只欠最后一步了。
這日,和嘉公主進宮,給皇上出主意,“皇嫂的病也不見起色,這可如何是好?臣妹也想盡一分力,臣妹想領著各家誥命夫人、王妃郡王妃等上玉佛寺為皇后娘娘祈福三日,還請皇兄恩準?!?/p>
皇后病情“嚴重”之后,和嘉公主也不能經常進宮探視了,三日前才去了一趟,只看了兩眼、沒說上兩句話就被徐嬤嬤客氣的請離了。
便是魏國公夫人進宮探視,也只是看一眼而已。
每次魏國公夫人從宮里出來,都紅著眼眶,旁人半句也不敢問。
皇上聽了和嘉公主這話,神色也黯然下去,重重嘆息,看了和嘉公主一眼,“難為你有這份心!等皇后痊愈,必有重賞?!?/p>
“那么臣妹便先謝過皇兄恩典、謝皇后娘娘恩典了!”
和嘉公主起身沖皇上屈膝行禮,柔聲安慰:“皇兄放心,皇嫂吉人天相、福澤綿長,定會安然無恙的。臣妹這就去安排?!?/p>
皇上點點頭,“辛苦你了。”
“皇兄哪里話,這是臣妹應當的,也是臣妹的心意啊?!?/p>
和嘉公主心里暗自冷笑,皇兄這是被打擊得甚至連一聲“別鬧太大動靜,不可鋪張浪費、勞民傷財”之類的話都不叮囑了,可見他是真的亂了心緒了。
或者說,皇后的情況,是真的不太好了。
和嘉公主無聲勾唇冷笑,不好么,那就對了!
和嘉公主一提出此事,京城權貴圈子里的夫人們自然無不響應、無不表示:“正該如此!”
給皇后娘娘祈福的大善事兒,這是積攢福報、在皇上跟前替家門耍好感的事兒,誰會傻到說不去?
只有爭先恐后表態的份兒。
魏國公夫人也不禁嘆息:“和嘉公主也算是有心了,不枉皇后娘娘待她好一場。咱們家沒想到這個,誰知她卻想到了?!?/p>
徐皇后裝病的事情,魏國公府也只有國公爺、世子爺、柳采春兩口子知道,其他人都被瞞得密不透風。
尤其是魏國公夫人,她表現得越傷心,才越像真的。
柳采春便道:“咱們家都是心里惦記著皇后娘娘,況且想到了也不好說出來的,不然倒要叫人說一聲勞財傷民了。和嘉公主不一樣,她來提正好?!?/p>
魏國公夫人笑道:“老三媳婦兒說的也對,娘都知道,你們都是好孩子、都惦記著皇后娘娘。”
世子夫人和二公子夫人趕緊謙遜附和,安撫國公夫人。兩人都有些感激的看了柳采春一眼。
方才婆婆那話,她們相信并沒有什么別的意思,但倘若傳出去,那就不太好聽了。
仿佛她們還不如和嘉公主對皇后的關心似的。
這一日,各誥命夫人、王妃、郡王妃、各家小姐,一字排開,浩浩蕩蕩的車馬轎一眼望不到頭,大家在護衛們的簇擁護送下,前往玉佛寺出發。
沿途百姓們聽聞這是為皇后娘娘祈福,無不感慨帝后情深,好些人也跟著拜了拜。
這種事,魏國公府闔府上下女眷自然全部出發。
當日晚上,大家總算在玉佛寺中安置了下來。
人很多,住宿很成問題,幸好擠一擠也都安排上了。
沒有人有怨言,沒有人抱怨。
這是為皇后娘娘做好事啊,條件越艱苦越能體現大家伙兒的決心和誠心。
柳采春婆媳等占了一個小院落,每人一個房間,每人只帶一個婢女跟著伺候。
這已經算不錯了,好些人家都是兩家、三家擠在一個院子里,一個臥室里加一張床照樣湊合。
這日安頓好,次日個人戒齋,后日在大雄寶殿一同為皇后娘娘祈福,祈福三日之后便回府。
整個算下來,一共得待上五天。
玉佛寺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
次日即便大家各自戒齋,但人太多了,地方又不大,依然顯得處處都是人聲、說話聲。
好在是佛門圣地,大家都謹言慎行,各有約束,不然還不知嘈雜成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