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做的,安縣令和趙師爺都明白,此刻追究這個顯然已經不重要了。
他只好叫人將武器庫重新鎖上,同時告訴魯縣丞,讓他在自己和趙師爺離開之后自己想辦法將這事兒糊弄過去。
“否則大家一起死!”
魯縣丞心里直罵娘!
但卻不得不咬牙答應下來,向安縣令保證,讓他放心。
不然呢?茲事體大,一旦公開了是會要人命的。
是真的會一起死的。
先前的方縣丞,不就是死在這上邊嗎?
魯縣丞心道,若是知道當了這個縣丞之后一而再的發生這么多破事兒,這個縣丞真是不當也罷。
可惜,到了這一步,沒有回頭路了。
安縣令、趙師爺悄然離開。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安縣令離開的消息沒兩天就露了風聲,叢大公子等好像隱隱約約嗅到了點什么不尋常。
大家有些猜到了,安縣令八成是突然調職了吧?所以趁機搜刮一大筆財產,攜裹而走。
要是早知道,就不交了。
可惜......
柳采春那個惡霸,沒準知道什么內幕,所以才會那么痛快的當場答應了安縣令,但是事后根本就沒有交。
叢大公子一直都叫人暗中關注著她呢,知道的門兒清。
這下子叢大公子不樂意了:憑什么每次都是這個惡霸狡猾的逃脫???襯托得他們這些人都成了大傻瓜。
叢大公子便四處挑唆攛掇,要求魯縣丞派人去傳柳采春,必須捐了銀子。
白紙黑字擺著呢,柳娘子難道還敢不認賬?
這是不把安大人、不把縣丞大人、官府放在眼里嗎?
大家平白三千兩銀子打了水漂,正氣不順呢,這下子都不干了,紛紛鬧嚷。
魯縣丞焦頭爛額。
他不派人去梁家村找柳采春要銀子,是因為他嫌銀子燙手不想要嗎?
梁家村那幫刁民誰都不好惹,柳采春是頭等一個刁民頭子。安縣令都拿她沒辦法,何況自己?
這叢大公子真是太多事、太無恥了!
明明是他自己在柳采春手里吃過虧,懷恨在心,無力報復,倒想借刀殺人,利用自己出這口惡氣。
想得美。
魯縣丞振振有詞為自己的不作為找到了完美借口。
他叫人給叢大公子暗示:橫豎他同柳娘子比較熟,打過交道,不如這催款的事兒就交給他去辦好了。
叢大公子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的舉動惹惱了魯縣丞,魯縣丞這是惱羞成怒了。
要是自己再不識趣、再挑唆的話,恐怕這事兒真的會落到自己頭上。
別別,他可不要!
看別人對上那惡霸挺爽的,反正他自己是不樂意去受這份氣。
叢大公子只好忍氣吞聲偃旗息鼓,暗罵官府欺軟怕硬。
無聲無息的,金陵改天換地的消息終于傳到了寧陽縣。
迅速在街頭巷尾、茶樓酒肆之間引起了恐慌與騷動。
百姓們人心惶惶,爭相討論,基本上都不敢相信,都說這肯定是假消息,是不知道哪里胡亂傳來的。
炎王怎么可能打敗朝廷?
聽說他那北邊的封地偏僻荒涼苦寒,要啥啥沒有,連百姓都沒幾個,而朝廷富有整個天下,怎么可能會輸呢?
再說了,這一向來傳來的消息,不都是朝廷將炎王打得落花流水、節節敗退嗎?
不是說好了很快就能消滅炎王的嗎?
怎么突然之間卻是炎王奪得了天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想到沒多久前被強制征兵帶走的兒郎們,百姓們更加不淡定了。
這要是朝廷軍真的敗了,那他們那些被強制入伍的兒郎們呢?他們會遭遇什么?他們要怎么辦?他們現在......在哪兒?
一傳十十傳百,恐慌的情緒如霧霾籠罩在所有人的心頭。
百姓們叫上親朋好友、喊上左鄰右舍,一撥一撥的朝縣衙門口聚集,焦心的打聽消息。
“求魯縣丞給我們大家伙兒一句準話!”
“求求魯縣丞了!”
“我那可憐的兒子到底什么時候能回來?”
“對,我家幺兒現在在哪里?到底在哪里啊?”
“既然朝廷那個......戰敗了,咱家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回來了??!”
“安縣令呢?安縣令到底去哪兒啦?”
“魯縣丞,出來說話!”
魯縣丞哪里敢露面?
他把安縣令、趙師爺罵得狗血噴頭。
怪不得他們倆走了呢,該死的,敢情不是什么養病,肯定是提前得到消息了,那倆狗東西坑死他了!
這叫他要怎么跟百姓們說?
朝廷兵敗......誰知道會發生什么?
他拿什么話跟百姓們交代?
這種時候但凡說錯一個字,恐怕他都別想全須全尾的全身而退了。
魯縣丞沒有露面,而是也悄悄的跑了。
至于差役們,面面相覷,有的心里發慌,也跑了,剩下的滿心茫然,看向孫捕頭。
孫捕頭暗暗嘆息,且守著吧,走一步看一步。
孫捕頭到底還是心軟了,硬著頭皮露了面。
百姓們看到縣衙大門終于打開,無不眼睛發亮??辞宄尤皇菍O捕頭,大感失望,憤怒的百姓們群情激昂、破口大罵,不知道多少雜物朝孫捕頭等砸過去。
孫捕頭和差役們第一次看到這么烏央烏央潮水似的人群,緊張得頭皮發麻。被打砸得狼狽不堪躲避。
“關門!快關門!”
有衙役大聲叫喊。
這一喊更加激起了百姓們的憤怒。
“欺負人!大家沖進去!”
“對,沖進去!”
“沖沖沖!”
憤怒的百姓們如洶涌的潮水往衙門里沖過去,孫捕頭大聲呼喝,聲音被淹沒其中,根本沒有人搭理,其他衙役們都嚇壞了,轉身就逃。
孫捕頭見狀不妙,也只好轉身狼狽逃走。
縣衙被憤怒的百姓們沖得不成樣,沒有衙役敢回去,破敗凋零,一如前朝的末日。
炎王奪取江山的消息終于也傳到了鄉下。
梁家村、蘆花村、蓮花村、高梁村眾人驚訝之余又暗道僥幸。
幸好,幸好那稅糧沒有提前交,幸好征兵也沒有去。
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