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分明是一張失去血色的鬼臉,清冷而漠然地掛在空曠的半空,懸乎乎的,無依無靠的樣子。
星星也是懸著的,懨懨欲睡的樣子。
風似有形,又似無形,忽慢,忽疾,像長了眼睛和翅膀,蝙蝠一樣撲騰、回旋、游弋。
陰風過處,一陣陣的冷,風裹挾著碎影,東奔西走。
暗夜里,到處炸裂般釋放著各種稀奇古怪的聲音:“嗚——嗚——”“哇——哇——”,不像人發出來的干嚎,也不像狼、狐貍的哀鳴,啥也不像。但這高低起伏的拖著長長尾音的聲音,在劉閃看來,分明是有幾分熟悉,又有幾分陌生的。
一絲驚悚捆縛了劉閃的心頭,自己果然也是像一陣風的,刮著,飄著,晃著,毫無根基地游走。
抬頭一看,到了一個古樸而莊嚴的所在,牌樓的門楣上,三個醒目的黃色大字撲入眼簾:鬼門關。
該明白了。
果然是在陰間,模糊的月光下,陰魂真多啊!扶老攜幼,披頭散發,大家都擁擠在黃泉路上,等著排隊過奈何橋呢!
一個個臉色蒼白,表情僵硬,白色的眼球和紅色的舌頭,蓄滿了各種各樣的幽怨。
即便有一百個不情愿,也會有小鬼來拽你、拖你、背你、扛你、鎖你。
當陰氣像看不見的炊煙似的浮離身體,魂兒就到黃泉路上了。
漫漫黃泉路的盡頭,是忘川河,河上有座奈何橋,帶著一世的所有記憶、念想和身體的疲憊、饑渴過了奈何橋,便是望鄉臺,終日以賣湯為業的孟婆老大姐便一絲不茍地堅守在那里。
那里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
望鄉臺上最后看一眼人間,飲一碗孟婆湯——**湯,頓時魂兒飛了,魄兒散了,所有的前程往事,愛恨情仇,隨著一聲無奈的嘆息,就會與不甘的心情、傷心的淚滴、不了的心愿一起煙消云散,無論轉世還是歸陰,陰陽兩界,一切做了了斷,一切從頭再來。
“唉,劉閃你怎么也湊熱鬧來了?”
迎面撞上了兩個鬼,一黑一白,各戴一頂圓錐形的高帽。
黑的面如鍋底,獠牙上翹,一臉兇相,高帽正前方書有“天下太平”四字;白的吐著幾尺長的紅舌頭,紅鬢豎立,卻是笑逐顏開,高帽正前方書有“一見如故”四字。
原來是黑無常、白無常二位爺。
這時迎面過來一大群陰魂,個個血流滿面,“吱吱吱”地大叫: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一種無法排解的無助和無奈纏裹了劉閃,一時不知所措。
有人學鬼的,還沒見過鬼學人的。
不同的是,陰間給了這些陰魂寬容和理解,一任他們大呼小叫。
都說小鬼愛擋道,可是沒有任何小鬼擋他們的道兒,任憑他們發泄情緒和怨氣。
剛剛與黃載芳纏綿在一起,怎么就魂歸地府了呢?這是個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也無法料到的結果。
這些剛剛脫離了人體的陰魂們,尚未喝孟婆湯,陰魂未散,骨子里、皮囊里、五臟里、毛發里、血管里仍然揉雜著、潛伏著、裹挾著從人間帶來的沖天氣息。
劉閃感到后背一陣陣發冷,時令乃夏,分明三九。
他想起那一聲轟鳴,山崩地裂,他被拋向天空。
他有些后悔,當時炸藥未響,不該草率處置。可以在周圍挖坑,像打仗一樣,再趴在坑里,用一根長竹竿去挑,任它山崩地裂,自己也能無恙。
死是一瞬間的事情,沒有痛苦,那個瞬間真短,短過一陣煙的騰起騰落。
“無常老弟,能不能讓我到雞靜嶺再看看人間?”劉閃感到一刻也離不開黃載芳,可已經陰陽兩隔,明知這樣的訴求無望,仿佛是自言自語。
黑無常嘿嘿笑了一下。
“你沒聽人唱: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何況你那個黃載芳,生時也未成你妻,如今你死,怕是早已成了別人的枕上人了,你何必再去惦記呢。”
“可我,我……我心里不甘啊!”
“也好,我們去查問一下簿司命,看看載芳陽壽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