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沒點懲罰,石安志的心里,還感到不安。
留不住學生很愧疚,對不起朱允熥的信任。
朱允熥讓他起來,道:“有人不適應,是正常的,畢竟這是科學,你也不用太過介懷,不過……”
他尋思著,又道:“你到附近的村子問一問,有沒有誰家的孩子想要讀書,都可以招進來,從他們當中挑選出適合的孩子著重培養。”
這些孩子長大后,將會成為大明第一批科學家。
朱允熥說道:“不過我們學堂,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德行第一,如果孩子的父母有德行,優先入學,再考究孩子的德行如何。”
有才無德,這是不行的。
未來大明的科學家,要有德有才,才能幫大明發展富強。
“你在教他們識字之前,還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怎么說呢……”
朱允熥想著,認為有必要出一本,思政類的教材。
那些孩子的思想,得從小開始培養。
朱允熥繼續說道:“具體怎么思想教育,我稍后編寫一本書,給你看看,孩子的文化課全靠你了。”
這些話,石安志聽得懂。
跟在朱允熥身邊那么久,他逐漸地學會了很多,來自朱允熥新的詞匯。
“草民明白了。”
石安志鄭重道。
要知道附近的村子,數量還不少。
要從村子里找合適的孩子回來培養,最重要的是免費培養,很容易得到想要的人。
那些村民知道有一個,可以免費讀書識字的機會,只怕搶著來報名。
朱允熥說道:“這里,就全靠你了。”
說完了,看到郭勝已經下課。
朱允熥回去和郭勝再聊一聊,以及去看一看他們研究的蒸汽機進展如何。
目前的進展,幾乎為零。
朱允熥只好再把蒸汽機的方向,給郭勝說了說,看他們能掌握多少。
其實讓朱允熥教他們怎么做,朱允熥自己都不懂,也只能把大概的方向說出來,僅此而已。
回宮后,已經傍晚。
朱允熥這才想起來,還有政務沒有處理。
不過今天心情好,那就熬夜處理政務。
——
齊泰發現了錢莊的弊端,一直在想辦法怎么打擊朱允熥,他要錢莊形成擠兌,讓朱允熥造成一個,監國期間的嚴重失誤。
有了這種嚴重失誤,朱元璋還能保留朱允熥皇太孫的身份嗎?
他認為,絕對不可能了!
擠兌這個詞,齊泰當然不知道。
但他知道,可以讓錢莊,再也沒有錢可以兌換,把錢莊的錢,全部取走,導致百姓慌亂。
目前印發的寶鈔,遠超過錢莊的準備金,正是齊泰要操作的地方。
如此想法,在朱允熥南巡之前,齊泰就想到了,但他一直找不到實行的機會,主要是不知道找誰來幫自己實行。
要知道現在大明寶鈔的地位,穩得不能再穩,不是他可以隨便撼動的。
另外他在破壞寶鈔之前,還要考慮自身安全,如果把自己暴露了,到時候錢莊爆雷,他是第一個死的。
綜合各方面考慮,齊泰至今還沒有動手。
不過最近朱允熥,從南方回來,讓他又看到了一個希望。
齊泰千方百計,要搭上江南商人的線,各種暗中進行,無論如何都得把朱允熥的錢莊給打壓下去,為此還找到一個來自杭州的同窗。
“張兄,你確定,真的能為我聯系他們?”
齊泰問道。
那個叫做張兄的同窗拍著心口保證道:“我保證能做到,我們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不能讓三皇孫繼續當儲君。”
現在朱允熥當儲君不久,即將要挑起大明和倭國的戰爭。
一旦打仗,武將的地位,又能得到無限拔高。
他們文官的地位,又要被壓下去。
文武之爭,是一直存在的。
文官不能讓武將,過于囂張。
武將不希望自己再無用武之地,只有不斷打仗,才能有功勞、提高自身地位。
但是一直打仗,皇帝就會變成窮兵黷武,這不是文官想看到的,他們眼里的皇帝,就應該完全聽他們文官的安排。
皇帝是不能有太多想法,文官怎么說,皇帝怎么做就行了。
那位張兄又道:“二皇孫是沒了,但還有四皇孫,無論怎么樣,都要比三皇孫好。”
齊泰極力贊同道:“沒錯,你說的都對,我們大明,已經有一個洪武皇帝,不能有第二個洪武。”
想到了在老朱的高壓統治下,他們官員瑟瑟發抖的生活,齊泰心有余悸。
在他們看來,皇帝是不能,像朱元璋那樣。
齊泰又道:“張兄,全靠你了。”
張兄說道:“放心吧,我會安排下去的。”
他們這種,推翻朱允熥的計劃,正在悄無聲息地進行。
齊泰是一定不能,讓朱允熥繼續當皇太孫,本來他也想投靠,但是朱允熥不接受,就決定徹底反了,反正都到了這個地步。
也壞不到,哪里去了。
——
在李景隆的安排之下,朱允熥帶回來的紅薯,終于可以種植了。
李景隆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老朱。
種植的地方,就在他們李家,肥沃的土地上。
朱元璋得到這個消息,登時兩眼一亮,這種叫做紅薯的東西,他前所未有的重視。
說好的親自去種,那就親自來。
以前又不是,沒種過地。
朱元璋帶上朱允熥,匆匆忙忙地來到了李家的農田內。
此時的農田,已經被李景隆帶人圍起來。
蔣瓛也帶領錦衣衛,以及一部分,來自宮里的羽林衛,把整片田地包圍了,畢竟大明的皇帝和儲君都在這里,安保力量是絕對不能太差。
張文保見過朱元璋一次,但他依舊的拘謹,小心翼翼地跟在李景隆身邊,等待迎接。
“陛下和殿下來了。”
李景隆看到車輦越來越近,連忙跑上去迎接,高呼道:“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的人,看到李景隆跪了。
也都一起跪下,高呼萬歲。
李景隆只是想好好表現自己,抱穩大腿,未來好得到重視,把馬屁拍到底了。
還在馬車內的朱元璋,聽到李景隆如此高呼,探頭出來看了一眼,擺了擺手道:“行了行了,你小子起來吧,大呼小叫的像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