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離盛京,八月二十一。
將軍夫人顧清瑤已經纏綿病榻大半個月了,她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一點風寒就似要壓垮身子一般,整日昏昏沉沉。
為了沖晦氣,大將軍穆辭早早就將操辦中秋宴席的事情交給了兒媳柳氏,并囑咐要大辦。柳氏出身尚書府,自小便習管家,操辦府宴可謂是信手拈來,氣氛熱鬧,忙中有序,府中上下贊不絕口,穆辭也有了將賬簿與對牌鑰匙交予柳氏的念頭。
穆辭下朝回來,江姨娘便伺候著換了朝服,吃完飯,喝了一杯熱茶,這才仿若后知后覺地問道:“夫人今日如何?”
江姨娘臉上露出一抹愁容,“不大好,府醫來瞧過了,說是生了郁病,長久下去怕是不成了。”
“她整日頤指氣使的,生的哪門子郁病。”穆辭有些惱火,“不過是說了她幾句,就這般受不了,我看,這將軍夫人她還是別做了!”
江姨娘心中暗喜,卻還得端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將軍說的這是什么話,夫人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阿瑯的婚事,要不就隨夫人心意吧,莫要因為我們母女傷了您跟夫人的感情。”
“我的女兒,便是王公貴族都嫁得,就算低嫁,也要是個高門大戶,哪能由著她做主,嫁個白身去!”穆辭說罷,就轉身吩咐小廝,“去跟柳氏說,這幾日若有他府的宴席,讓她領著阿瑯去,做長嫂的,合該幫忙掌掌眼,好好物色下妹妹的婚事。”
江姨娘頓時喜笑顏開,“多謝將軍,妾身明日便讓繡娘上門,幫阿瑯做幾身衣服,好在宴席上為咱將軍府爭口氣,覓一個如意郎君。”
兩人又說了好些體己話,卻再未提及顧清瑤。
……
八月二十七,顧清瑤與穆辭之子穆文韜回京。他自前年起,就奉旨出任漳郡郡守,漳郡遠離京城,偶爾回京述職才能跟家里人聚一下。這份差事,是顧清瑤極力主張的,跟穆辭想要兒子留京任職相悖,這也是他們父子二人的心結所在。
柳氏許久不見丈夫,此時見了面,先是哭了一場,惹得穆文韜急忙勸哄,這才破涕為笑,不由對顧清瑤更多了些怨懟。
“你看你都瘦了好多,真不明白為何母親一定要你去那么遠的地方,咱們一年都見不了幾次,每次你都來去匆匆的,我這兩年,可是受了不少白眼,都諷我不得你心,連個孩子都沒有。”一想到自己的處境,柳氏又紅了眼睛。
當年穆文韜離京赴任時,她原是想跟著的,但柳夫人不忍女兒離得那么遠,再三勸阻,柳氏只能留在京城。但穆文韜身邊得有人伺候,因此柳氏便將身邊的一個一等丫鬟抬了通房,隨穆文韜一起去了漳郡。前些日子穆文韜傳消息回來,說那丫鬟生了一個兒子,在漳郡收的另一房妾室,肚子也有了動靜。想到自己嫁進來快三年卻始終無所出,心里對顧清瑤的怨恨更甚。
嫡子未出,就已經有了兩個庶子,這讓她在京中那些貴婦面前如何抬得起頭。
“都怪母親,讓我們夫妻二人生生受著離別之苦。”穆文韜摟住柳氏,“好在漳郡雖遠,卻還算繁榮,過幾日我去求岳母,允你同我一起去,我如今在漳郡也算站穩了腳跟,她也能放心些。”
說著,看了一眼柳氏的肚子,調笑道:“你是我的正妻,我自是愛你的,至于孩子,她們雖比你早生,但都是庶出,日后是要喊你作母親的,何必在意。我非長子,父親不也是更看重我?我一直盼著你早日給我生個嫡子呢,這幾日爺好好疼疼你,定要你出不了院門!”
柳氏聞言羞紅了臉,夫妻二人嬉鬧了一番,穆文韜這才想起問顧清瑤的情況。
得知顧清瑤病重臥床,穆文韜便攜柳氏去了顧清瑤的院子。
……
顧清瑤躺在床上,清醒的時候越來越少。她能感知到穆文韜和柳氏的到來,卻睜不開眼睛。
“我瞧著母親怕是沒幾日了。”穆文韜說著,臉上卻沒有哀愁,反而生出一絲喜悅,“若是母親去了,我就能以丁憂的名義在京守孝,多待些日子,說不定,還能祈求陛下恩準我調回京城任職,漳郡再好,終究比不上京城。”
眼看柳氏似被說動了,穆文韜彎下腰,跟顧清瑤說:“母親,你坑害我們夫妻,還攪得府中不得安寧,若您還認我這個兒子,就去了吧,也算是為家里做最后一件善事!”
說罷,便帶著柳氏走出去,低聲吩咐下人斷藥。
顧清瑤眼角滑落兩行熱淚,她這一生,終究活成了笑話。
她原是淑寧長公主與探花郎顧衍之女,是從小被捧在手心,在十四歲遇到穆辭那年,她的人生卻走向了另一條岔路。
彼時的穆辭,只是淑寧長公主封地江州的一名千戶,顧清瑤隨顧衍巡視城防軍的時候,與他一見鐘情。長公主拗不過她,見穆辭雖出身一般,但不卑不亢,前程可觀,便默許了。穆辭也算爭氣,一年內連跳三級,在顧清瑤十五歲那年風風光光迎娶她進門。婚后,穆辭為了掙更大的前程參了軍,慢慢的,他爬得越來越高,不可避免地卷入黨爭,成為了二皇子的黨羽。
黨爭是殘酷的,期間,長公主和顧衍不幸罹難,兄長顧清塵斷了雙腿,郁而自盡。后來,太子被廢,二皇子立為儲君,穆辭也晉封護國大將軍,一時間,將軍府門庭若市。
這些年,為了穆家興盛,顧清瑤可謂是殫精竭慮。兒子穆文韜不善武,于是棄武從文。穆辭想要兒子在京任職,顧清瑤卻極力反對。京官多為世家子弟,穆家沒有底蘊,極難出頭,不如外放,若取得不小的功績,便可被召回京,業績加身,何愁前程?更何況如今將軍府勢頭正盛,為了避免樹敵,外放可偏安一隅,以待來日。可穆文韜不想吃苦,無論顧清瑤如何勸說,他都不愿,最后,顧清瑤只得親自面圣,為穆文韜求來外放的圣旨,穆文韜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赴任了,卻也讓他們母子生了嫌隙。
穆辭庶子庶女不少,她從未苛待。顧文瑯是穆辭最寵愛的江姨娘所生,性子被寵得有些驕縱,為了她出嫁后不受夫家委屈,顧清瑤主張低嫁,為她選了一個有才情、踏實穩重的寒門子弟,可顧文瑯心比天高,看不上寒門,一哭二鬧的,再加上江姨娘的枕邊風,穆辭也對這樣的安排漸生不滿,與顧清瑤大吵一架,還在江姨娘的添油加火下,說了極重的話,顧清瑤一口氣提不上來便暈了過去。
顧清瑤稱病后,穆辭將掌家大權給了江姨娘,在江姨娘的暗示下,府醫開的藥質量參差不齊,生生將她的身子拖垮了。期間,穆辭從未看過她,就像府中沒有她這么個人,如今,聽到親生的兒子這么說,顧清瑤悲從心起,自己操勞一生卻不得善終。
彌留之際,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若是能重來,她定不要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