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站穩了身形,韓氏目送一隊衙差跟著前頭的兩匹高頭大馬急匆匆地往東而去,伸手拍了拍方才因為驚嚇,此時噗通噗通跳個不停的心口。
而一行人經過時揚起的塵沙,也引來了街上許多人的竊竊私語。
“這是開封府在辦案?”
“可不是?領頭的便是新上任的左軍巡使呢!”
“這是哪里的案子,要開封府的一大早這般著急忙慌的?”
“還不是牛行街上張員外在家中被人砸了后腦勺昏迷的事情?聽說這事兒是張家一位叫來福的老奴做的!”
“嘖,奴仆坑害主家,這膽子可真夠大的。”
“不但膽子大,心也是黑的,就因為他欠了賭債想要預支月錢還錢,張員外不肯,張來福就下了這樣的狠手。”
“既是賣身為奴,身家性命都是主家的,主家能給月錢已是恩德,這刁奴竟是將此事當做理所當然,討要月錢不成還要痛下狠手,真是五碼分成也不為過!”
“我看那,理應凌遲處死,或是頭顱懸掛到城墻上示眾,也算是給所有奴仆些警示……”
旁人議論紛紛,韓氏的嘴唇蠕動了好幾下,終究還是沒發出聲音來。
不知事情真相,爭辯最是無用的。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紙賣身契握在主家手中,身家性命不過主家一句話的事情,那張來福當真有這樣的膽量?
韓氏嘆了口氣,卻也并不多想這件事。
時間不早,她需加緊一些,否則怕是趕不上早市最便宜的菜蔬和豬肉了。
日頭漸漸升高。
哪怕竹籃中墊著、蓋著厚厚的籠布,原本熱氣騰騰的灌漿饅頭也漸漸發了冷。
但好在趙溪月今日的生意還不錯,在灌漿饅頭徹底涼之前,賣了個干干凈凈。
第一日做生意,一共賣得了一百三十五枚銅錢。
刨去昨日準備食材的花銷,趙溪月大略算了一算,差不多賺了有六十來文。
還不錯。
趙溪月滿足感十足,把錢袋子塞進懷中,又將竹籃里面的籠布疊的整整齊齊,抬腳離開。
賣炸糕的老漢看著趙溪月離去的背影,卻是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瞧瞧人家這生意好的,日頭還沒上三竿呢,東西就賣光了。”
“這有什么辦法?”一旁賣肉油餅的中年男子嗤笑,“誰讓咱沒托生成小娘子,只能靠手藝實力吃飯呢?”
“要是托生成容貌不佳的小娘子也不成,需得像方才那位,生的臉蛋兒好看,聲音嬌柔,哄得住食客才行。”
“就是……”
兩個人嘻嘻哈哈,一番品頭論足。
聽得售賣咸鴨蛋的年輕婦人聽不下去,張口反駁,“這話說得人小娘子似是做什么的一般,人是賣灌漿饅頭的,做的是正經生意不說,那些食客也都是嘗了滋味,覺得好吃才買的,哪里就跟你們說的一樣了?”
“得了吧,一個年輕小娘子,能做出來多好吃的灌漿饅頭,還不是……”
中年男子反駁,一旁的老漢卻是擠眉弄眼,“低聲些吧,這事兒心里有數就是,說出來反倒是臟污了咱們這塊地方呢。”
“說得也是。”中年男子嬉笑著點頭。
中年婦人氣得臉漲得泛紅,“你們……”
“你們還真是屎殼郎打飽嗝,滿嘴噴糞啊。”
幽幽的聲音響起,眾人抬眼,看到了去而復返的趙溪月。
趙溪月如方才一直在這里賣灌漿饅頭時一般,帶著淺淺的笑意,但話卻說得十分難聽,顯然是聽到了方才他們二人的那些話。
背后蛐蛐別人被發現,老漢和中年男子皆是有些尷尬,但同時也因為趙溪月說話難聽有些生氣。
“就是開個玩笑,小娘子倒也不必這般計較。”老漢撇嘴。
“是啊。”中年男子附和。
趙溪月臉上笑意不減分毫,微微點頭,“也是,玩笑而已,是不該計較的。”
“謝謝姐姐為我說話。”趙溪月沖年輕婦人道了謝,接著看向老漢和那中年男子。
“那就看在你們年紀大,生的丑,嘴巴臭,吃食做得又難吃的份上……就算了吧,我大人有大量,不計較就是。”
話音落地,二人的臉色更加不好看。
“哎,你……”
中年男子放下手中做了一半的餅,張口想跟趙溪月吵上一架。
可一抬眼,看到的只有趙溪月甩袖離去的身影。
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咽了下去,只憋得他胸口悶疼,把所有的怒氣都撒到了手中做了一半的面餅上頭。
老漢也是氣呼呼地把炸糕扔進進鍋里面。
因為用力過大,濺出了許多油星,滴落在手背上,疼得他倒吸了好幾口的涼氣。
而那年輕婦人卻是笑得眉眼都不見。
該!
讓你們嘴上沒把門的,報應來了吧?
倒是這小娘子,看起來廚藝不錯,嘴巴更是厲害呢,真是讓人忍不住心生喜歡呢。
罵過人的趙溪月心情舒暢無比,但也沒有立刻回去,而是沿著汴河大街往前走,買些當用的東西。
面粉、油、雞蛋、一捆柴火……
東西買得差不多時,趙溪月又瞧見一個蹲在街邊巷子口的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腳邊放著的竹籃子里面,裝著小半籃的馬齒莧。
初春的馬齒莧,個頭生的不大,卻是葉片肥厚,口感極佳之時。
小半籃子,只要兩文錢,十分劃算。
趙溪月當即買了下來,一并帶了回去。
回到住處,歸置好一應東西,趙溪月開始做自己要吃的飯食。
晨起沒顧上吃早飯,不過喝了半碗熱水,這會兒眼看著時候不早,趙溪月準備多做上一些,連帶著晌午飯一并吃。
她打算做面條。
炒面條。
馬齒莧雞蛋炒面條。
和面時,趙溪月加了昨晚用鍋底灰和草木灰浸泡、沉淀、過濾且燒開后的堿水。
面團和的軟硬得當,也沒用搟面皮再切成面條的方式,而是用了拽面的做法。
水開下鍋,煮熟后撈出擱涼水里面泡著,趙溪月起鍋燒油,烹香了蔥姜蒜。
洗干凈的馬齒莧下鍋,翻炒片刻,些許斷生后便將面條撈出控水,一并放入鍋中翻炒。
各種調味料調足了滋味,翻炒均勻,面條便出了鍋。
磕上兩個雞蛋,均勻打散,在鍋中攤成完整的圓雞蛋餅,蓋在方才炒好的面條上頭,趙溪月端起了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