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既然是花開見佛,但是佛呢?
老和尚茫然不解,手中念珠滾落一地也是渾然未知。
一直到旁邊的年輕僧人看著他掉落的念珠驚呼出聲,急忙去撿才是回神過來。
“長老,您這念珠可是瑪瑙做的,端的是珍貴不已,您可得好好收著啊!”
老和尚堪堪回神,低頭看去,眼光雖然隨著念珠不停滾動。
可依舊是云遮霧繞,不見真意。
只在半響之后,等到年輕僧人將念珠撿了差不多半數了,才突然說道:
“不必!”
“可長老?”
老和尚抬手止住他的下文,繼而伸手一抓。
滾落各處的念珠,無不是憑空飛至他的手心,形成了一座小小珠山。
“這?!”
看著自己手中念珠也飛過去的奇景,年輕僧人瞠目結舌。
老和尚則是看的分外滿意。
剛剛紛擾的心神亦是大定。
是了,何須在意這些?
我如今真法護體,怎能和這些不入門的沙彌一般為外物所動?
“來,時間不早了,快快引路,我要禮拜佛祖!”
年輕僧人急忙欠身引路。
再不敢多言一句,生怕驚擾高僧。
待到二人來到大雄寶殿。
老和尚止步立在中央,靜靜看著居中大佛。
佛陀慈目,似在低憐人間,又似在審視于他。
對此,老和尚先是心頭一懼,可隨之毫無怯色。
真法在我,而不在你這偶像之上!
年輕僧人則是急忙去旁邊請了三柱香來。
“長老,還請敬香!”
看了眼年輕僧人手中的香燭后,心態又一驟變的老和尚當即嗤笑道:
“我已修成正果,何須如此?”
年輕僧人大驚失色道:
“可這怎么能行?”
年輕僧人修行不久,說不出什么正法之理,只能由著本心和過往,道了一句這怎么行。
如此之言,自然勸不動這老僧。
他搖頭笑道:
“怎么不行?佛說‘不著相’,我如今就是在不著相!”
“且此行此舉,正是說明我已經堪破‘實有執’,達了諸法空相,無固自性之大自在!”
年輕僧人語塞,不知如何辯駁,只得急忙低下頭去,低聲誦起經來。
老僧也不在多言,他瞥了一眼自己手中那堆小山似的念珠,又抬眼望了望前方莊嚴的佛像,隨即快步上前,將念珠悉數置于供桌之上。轉身對著聞聲趕來的僧眾朗聲道:
“以前,你們這法蘭寺除開一株千年菩提外,再無長物。如今不同了,如今你們有了我這真法加持的佛寶!”
“呵呵,不用謝我,只需今后好生禮拜就是!放心,不必擔心它散架崩落,因為它有**!”
說罷,便是仰天大笑而去。
他自覺已破我執妄念,修得大自在。
滿寺僧侶錯愕難言,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揚長而去。
等到他遠去之后,一名沙彌小心詢問著主持道:
“主持,您看著念珠究竟如何處理?”
主持連連搖頭道:
“這人自認已破‘實有執’,可卻不知自己不是‘不著相’,而是不敬佛法,不尊傳承。”
“如此狂徒的東西,怎能放在大雄寶殿之中?快快撤下!”
沙彌聞言,當即上前。
可弗一觸及那念珠堆砌的小山,不過是下意識的道了一句阿彌陀佛來。
小沙彌就在恍惚間聽見了同樣一聲阿彌陀佛自耳邊響起。
驚異轉頭,卻不見任何動靜,彷佛誰的心聲被他聽見了一般。
撓撓頭后繼續收拾那念珠時,方才發現這號稱真法加持的佛寶,竟是一如此前一般,喟然而散,滾落一地。
端的是個狼狽不已,徒增笑話。
如此自然引得眾多僧眾搖頭失笑。
果然只是個狂妄之徒。
不過笑過之后,主持卻是看著那株菩提樹道:
“但這狂徒的花開迎佛應該是沒錯的,就是不知,這佛究竟在何處?”
僧人們分外不解,菩提樹下卻是已經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信眾,正在不停膜拜寶相。
唯有正在收拾念珠的小沙彌越發驚疑不解。
因為那珠子初入手時分外冰涼,好似堅冰,拿了就想丟出去。可才在手里滾了一圈后,就變得溫熱喜人,讓人愛不釋手。
——
而在青州城外,已經混進了一個馬幫,還分到了一匹馱馬騎著的華服公子,正談天說地的將一群馬幫漢子說的異彩連連,大笑不止。
可眾人正說笑間,突然一個漢子對著華服公子說道:
“王公子啊,您可能不知道,前面在過一小會兒,就能見到一株菩提老樹!那可是我們這條路上的一景!”
其余人也紛紛說道:
“沒錯沒錯,聽說那株菩提樹還是和法蘭寺里那一株一起種的呢!”
“對,就是和法蘭寺中那一株一起種的,事實上,當年據說法蘭寺主持為了籌措善款修建寺廟禮佛。可是特意親手種下了足足千棵菩提,以示誠心。但時過境遷,也就只有寺中和前面那顆還活著了。”
這話聽得華服公子點頭笑道:
“哦,法蘭寺雖然歷次重建,但尋根溯源可是千年古寺,如此說來,千顆菩提的緣法如今是悉數聚于這千年古樹之上了?”
漢子們驚奇說道:
“對對,小時候我們是聽老人這么說過。”
正說話間,眾人便是行至那千年古樹之前。
甫一看去,連帶著華服公子都是愕然出聲。
因為未到時節,卻已然菩提花開!
“哎呦,怎么提前開花了?”
“這是怎么了這是?”
馬幫的漢子們只當遇到了奇景紛紛感嘆。
可華服公子卻是錯愕之后,恍然看向已經不見了影子的青州。
‘菩提為佛寶,菩提花開,自當是遙感佛陀威德,故而花開迎佛。但是,佛爺明明在西邊,為何花開的卻是東邊?’
思索片刻后,華服公子頓悟笑道:
“原來是東來佛爺西行度世!”
“公子您說的什么?”
見馬幫漢子發問華服公子急忙擺手:
“沒事,沒事。適逢其會有感而發罷了。”
他可不敢在和那位佛爺扯上因果了。
說罷,為了調轉漢子們心思,也為了賣弄一下見識。
他指著那顆千年古樹道:
“我斷定,這株千年菩提下,必然藏有一顆五百年不腐的菩提果!”
這話卻是惹得馬幫眾人無不大笑:
“公子說笑了,怎么可能有幾百年的菩提果。而且為何千年的樹卻只有五百年的果?”
華服公子搖頭笑道:
“因為千年緣法,分為二樹,自當是各持五百年!如今花開迎佛,想來這緣法也可以被有緣人拿到了!”
一番話說的眾人驚疑不定,但卻無一而動。
這讓華服公子啞然搖頭。
的確是無緣啊!
——
雅間中的杜鳶不由揉了揉耳垂。
不知為何,他總感覺耳邊似乎有什么聲音。
很多,卻又沒一個能夠聽清。
甚至細細聽去,還會如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