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論烹制這道菜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單是這個豬肘的成本少說也得七八十,陳桂彥簡直不知道老板要怎么賺錢!
味道更不必說,皮肉在舌尖輕抿即化,瘦肉酥爛而不柴,吸飽了醬汁的咸香;肥腴處如凝脂般滑嫩,卻毫無油膩之感。
相當地道的東坡肘子,哪怕起蘇東坡于地下,也決計挑不出刺來!
陳桂彥抄起飯勺往飯桶里一探,好家伙!十分鐘前還冒尖的飯山,這會兒就剩幾粒孤零零的米粒粘在桶壁上。
抬眼一瞧,于得水正把一塊肘子皮往米飯上蹭油花,劉盈希腮幫子已經鼓成倉鼠仍在往嘴里扒拉,一吃一個不吱聲!
“劉老師怎么又添了半碗飯?”陳桂彥的筷子尖指著劉盈希的碗,“剛才是誰說要控碳水來著?”
劉盈希不緊不慢地咽下第五口飯,推了推反光的眼鏡,正色道:“沒有半碗,只有0.4碗,根據《夜間飲食守則》第三條,盛飯不滿一碗,可以忽略不計。”
你絕對是體育老師吧!
“老板!再來半桶飯!”
華燈初上時,客人逐漸多了起來,有好幾桌都是中午的回頭客,包括那對小情侶。
女生一進門就把手機屏幕幾乎懟到吳建軍鼻子前:“老板你看!你們家在某團上被黑慘了,我替你們懟了十幾條差評!不給點優惠嗎?”
“敞開了吃!”吳建軍十分爽快,“今晚米飯免費!”
小情侶中午嘗了蓋飯,晚上便直接點單鍋小炒。
回頭客基本都是這個策略:一份蓋飯賣20到25塊不等,而一葷一素兩個菜只六十塊錢左右,價格差不了多少,單點的菜量卻是蓋飯的兩倍。
新來的客人卻盯著價目表倒抽涼氣,有的人默不作聲地走了,有的人猶豫再三,最終試探性地要了份蓋飯。
于得水那桌用完飯,陳桂彥本想找掌勺師傅聊兩句,問一問師承、提點建議啥的,見店里的生意突然好起來了,只能作罷。
“三位慢走!下次再來啊小于!”
“必須的!”
于得水打個飽嗝,從學校走過來也就十來分鐘,以后指定是要常來這家店改善伙食了。
三人結了賬出來,陳桂彥問劉盈希:“劉老師,你寫還是我寫?”
他指的是探店攻略。
為了避免用戶利用分享之名行廣告之實,論壇規定凡是推薦店鋪,必須附帶一篇攻略,要從價格、環境、味道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分,且要提供無濾鏡的美食生圖。
“你寫吧。”劉盈希剔著牙說,“我的評價體系跟你們不太一樣。”
陳桂彥點頭稱好。兩人此前從未在線上聊過,但經過這次線下聚會,他已經發現劉老師在飲食方面的標準異于常人。
行至路口,三人分道揚鑣,各自回家不提。
這波用餐高峰期一直持續到八點半左右。
說是高峰期,其實只翻了一次臺,一共不到20桌客人。比中午強的地方在于點小炒的客人多了,兼有張濤捧場,把庫存的幾瓶“高檔酒”包圓了,所以賬目上的數字還算漂亮。
繼續營業興許還能再賣幾桌,可一方面食材已基本售罄,另一方面吳銘也確實筋疲力竭了,從凌晨三點一直干到現在,干的還是體力活,再不歇口氣,他怕自己猝死。
川味飯館的客人尚未全部離店,吳銘先回吳記川飯招呼李二郎打烊。
今晚共賣出去三十幾碗面,午后煨的雞湯,此刻連骨架都撈得干干凈凈,鍋底只余下一層凝著油花的湯渣。
李二郎高興極了。
眼下還不到亥時,正是東京夜市最盛之時,吳掌柜卻早早打烊,果真言出必踐,說不熬更守夜就不熬更守夜!
想到待會兒還能上瓦子里聽兩支小曲兒,刷起碗來都有勁。
吳銘對照著賬單清點今日的結余。
點完發現和他算出來的數字吻合,李二郎交來的錢分文不差地躺在樟木箱里。
共1510文。
李二郎正把最后一摞碗盤碼進消毒柜里,吳銘拿細繩從150個銅板的孔洞中穿過。
“辛苦,這是今日的工錢。”吳銘將錢串遞給他,“明日早些來,卯時不至,遲一刻扣十文。”
李二郎應一聲好,掌心在粗麻褲上蹭了三回才把錢串接過來,到手里輕輕一掂,登時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歡天喜地地去了。
李二郎前腳剛走,老爸后腳就推門進來:“這邊完事了,只剩張濤那桌,趕緊出來吧。”
“來了。”
吳銘先回吳記川飯把門閂放下,然后回川味飯館陪張濤喝兩杯。
他其實恨不得立刻回家睡覺,明天還得早起呢。
可張濤已經喝醉了——老爺子的“高檔酒”有多高檔不好說,度數是一定高的——非拉著他天南地北地瞎聊。
人是來捧場的,逐客不太合適,吳銘只好舍命陪君子。
一直陪到十點左右,酒喝光了,菜也吃完了,張濤總算要走了。
“啊!險些忘了正事!”
張濤一拍腦門,摸出車鑰匙扔給小趙,吩咐說:“你去、去車里幫我把禮物拿來。”
小趙是他的秘書兼助理,雖然先前受了點委屈,卻沒什么怨言,拿著車鑰匙便去了。
吳銘免不了要說兩句場面話:“人來了就行,還送什么禮啊!”
“也不是什么貴重的禮物……”
張濤準備了兩件開業禮物:一尊純銅的貔貅擺件和一副裱褙精良的墨寶,上書“庖丁鼓刀,易牙烹熬”八個大字。
吳銘樂了:“蘇東坡的《老饕賦》?”
“文化人!”張濤豎起大拇指,“我找了個書法大家,請他模仿蘇東坡的行書寫了這副,我覺得你擔得起這八個字!”
不管是學中餐的,還是研究飲食文化的,無疑都繞不開那個男人,這篇《老饕賦》更是如雷貫耳,開篇這八個字所提及的庖丁和易牙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廚師。
張濤送這副字給他,顯然是以同行的身份稱贊他的廚藝,這可比送什么“食來運轉”、“客似云來”真摯得多。
不過嘛,吳銘盯著這副行書總覺得差點意思。
模仿得再像終究是山寨貨,這八個字還得由蘇軾本人親筆題下才有那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