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秀曾經向向北提起過她的老家,位于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田莊鄉小于莊村。
這個地方對于向北來說,原本只是一個陌生的地名,但因為香秀的緣故,它變得格外重要起來。
向北為了找馬老漢和趙小英,曾經多次派遣手下的人前往小于莊村進行尋找。甚至整個德州地區都沒有找到人。
然而,盡管他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始終未能發現馬老漢的蹤跡。
這讓向北感到十分焦慮和困惑,他不禁開始擔心起馬老漢是否遭遇了什么意外。
向北回憶起當初離開時,他特意給了馬老漢一大筆法幣,該不是因為這筆錢在火車上遭遇什么意外了。
向北希望馬老漢和趙小英能夠平安無事,畢竟,如果他們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情,向北會覺得自己更加對不起已經逝去的香秀了。
向北整理一下思緒,還是不想馬老漢的事情了。
向北之所以要發行同盟軍的貨幣,是因為發現市場上的大洋流通太少了。
已經阻礙了山東的經濟流通,如果再不鑄造屬于同盟軍的大洋。
那么山東市面上的貨幣,將有很大一部分要流通美金。
向北可不想被漂亮過割韭菜,因為人家可以隨便印那些紙幣。
大洋,作為一種具有穩定價值的貨幣,有著諸多優勢。
首先,大洋是貴金屬貨幣,自身具有內在價值。
這意味著它不像紙幣那樣容易受到政府大量發行的影響而迅速貶值。
在戰爭引發的經濟動蕩和通貨膨脹嚴重的背景下,大洋的價值穩定性使其成為人們信賴的財富儲存手段。
其次,大洋的流通范圍廣泛,被社會各階層所接受。
盡管政府推行了法幣改革,但由于地方割據、政府對基層控制有限等原因,大洋在許多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仍然被廣泛使用。
這種廣泛的接受度為大洋的流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向北目前絕對不敢貿然發行紙幣,原因有很多。
首先,同盟軍自身并不具備非常精湛的印刷技術以及貨幣制造工藝。
這就意味著,如果強行發行紙幣,很可能會因為技術不過關而導致紙幣的質量存在問題。
就算同盟軍真的掌握了這些關鍵技術,向北心里還是有所顧忌。
畢竟,之前鬼子就曾經耍過手段,通過印制大量的違法貨幣來擾亂市場。
對于這種情況,向北自然是心有余悸,擔心鬼子會故技重施,給同盟軍帶來巨大的損失。
而且,相較于老頭子,鬼子現在對陳向北的恨意明顯更甚。
其次,向北更擔心政府會不會打同盟軍紙幣的主意。
要知道,老頭子可是連自己的貨幣都能印到 600 萬億之多。
可以想象,當時的經濟狀況有多么糟糕。
所以,向北實在不敢想象,如果讓老頭子抓到同盟軍的任何弱點,他會怎樣狠狠地壓榨陳向北,恐怕真的會把陳向北薅得連毛都沒剩。
綜合考慮以上種種因素,向北最終決定還是選擇發行大洋。
畢竟,大洋作為一種傳統的貨幣形式,相對來說更為穩定和可靠。
當然,如果有人有足夠的白銀來發行偽幣,向北對此倒也并不反對。
可以說,這次美國之行讓向北收獲頗豐。
他帶回的不僅僅是大量的白銀,還有足夠同盟軍 50 萬人吃上 20 年的小麥。
這些小麥的到來,無疑為同盟軍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資保障。
向北這次美國之行,基本上把同盟軍所有的短板都補齊了。
剩下的就是大殺四方了,爭取在戰后分到比較大的蛋糕。
回到山東后,向北并沒有停歇,他立刻下令讓人在青島修建大量的倉庫。
這些倉庫的規模相當龐大,其目的就是為了接收即將到港的小麥。
雖然向北心里清楚,即使他只拿出全部小麥的 1/20,也足夠同盟軍消化整整一年的時間。
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做做樣子的,畢竟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到位的。
不過,向北心里還是有些心疼的,畢竟這么多小麥來回運輸,所耗費的汽油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然而,為了確保自己空間的安全,這點小小的犧牲還是非常值得的。
除了小麥,向北還將制造大洋的機器以及5 噸的白銀交給了陳喬慧。
畢竟,錢袋子這種重要的東西,還是交給自己的老婆來管理,才能更加放心。
至于那剩下的 8000 多噸白銀,向北決定要慢慢來,一點一點地拿出來。
否則,很多事情就很難說得通了。
為了方便這些銀幣在市場上的流通,向北這次除了發行銀元之外,還特意發行了銀角。
這些銀角分別有五角、兩角和一角三種面值。
而且,為了讓銀幣的重量與價值相對應,向北特意設計了 10 角銀幣的重量正好等于 0.99 銀元,而剩下的那 0.01 元,則正好是這些銀幣的制作成本。
這也極大的方便了民間的貨幣流通,也進一步加強了同盟軍對金融市場的把控。
漂亮國既然已經對日宣戰了,日本也在東南亞地區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沒想到的是,泰國在這場戰爭中僅僅堅持了短短 10 多天。
便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同盟條約,要按這種趨勢下去,日本人會很快占領東南亞。
在這樣的背景下,向北果斷地將北上的日程提了出來。
12 月 20 日,同盟軍第六集團軍約 10 萬人,進軍熱河與察哈爾等地。
主要是大伙都憋久了,早就想和鬼子干一場了。
與此同時,第一集團軍約 10 萬人,從山海關出發,一路向北,直逼東北地區。
為了確保這兩個軍團能夠順利推進,同盟軍還特意派出了 5 個飛行大隊,為他們提供強大的空中支援,以增強攻擊力量。
而向北本人更是親自坐鎮第六集團軍,親自指揮這場關鍵戰役。
這還是陳向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指揮一個軍團。
至于原第一集團軍的防區——平津地區,則由第五集團軍的一部分接管,以確保該地區的安全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