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五大方位,也正是刺牛之前所感知到——當那位黑刀男子初次動手時,他只來得及做出反應,幻出五道極速移動的幻影,準備避開鋒芒。那是他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幾乎是心念一動,身影便已然抵達遠處——幾乎接近瞬移的程度!
即便如此!
哪怕他的速度已經達到了那種極致層次,竟一次都沒有逃過黑刀男子那一劍!
畫面繼續流轉著,快速跳躍如潮汐翻涌,根本來不及細細分辨每一招每式的變化與軌跡。直到最后一幕定格在張恒腦海中的那一刻,他才發現自己幾乎忘了呼吸。
黑刀男子的身影已經不見,整個場景寂靜無聲,只剩下五團猩紅無比、仍在緩緩蔓延開來的血泊,靜靜地灑落在地上。
而刺牛的尸首,則正躺在五團血跡的中心位置。
它的軀體保持著一種奇異的平穩狀態,胸腹之上,清晰可見五個深不可測的洞口整齊分布:左上、右上、左前、右前、頭頂上方……五個方位全都被一擊貫穿,鮮血橫溢,氣息徹底湮滅。
這一刻的刺牛,沒有一絲生還跡象,宛如被人用最冷酷也最精確的手法一次性摧毀了全部生機。
張恒的心臟劇烈跳動,血液翻滾沸騰。
僅僅只是五擊,張恒就明白了一件事:剛才那一戰,不只是力量之間的對決,更是境界之間的碾壓。
刺牛的那一式絕頂身法,在他面前竟如同稚子蹣跚行走于刀鋒之上。他未動之前,影隨先至;若無阻礙,一步即可化影為真。這種近乎于瞬移的能力,堪稱恐怖!
然而即便是這樣,在那位被土屬性壓迫死死困住、看似動彈不得的黑刀男子面前,依舊敗得徹徹底底,干凈利落。
這一份可怕的實力,已經不僅僅是強大兩個字可以形容,它更像是某種來自天道法則本身的力量——無需言語,不必炫技,輕輕揮刀間便抹去一個幾乎同級的強者。
按理說這般威勢足以震懾任何人,讓其感到絕望恐懼,可張恒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感到一股熱血沖上腦門,胸口像是燃燒起了熊熊烈焰!
是的——熱血沸騰!
那種直視絕世強者出手的感覺,讓他的每一寸肌肉都在顫抖,每一道經脈都在震動。
這不是恐懼。
這是——興奮!
到了現在,他終于是看到了——那傳說中,能夠讓高階修仙者都為之膽寒、心生畏懼的神武者!
沒有任何實際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僅僅是一種冥冥中的直覺,一種源于靈魂深處的震撼和認知。張恒就能無比肯定地認定,方才那一閃而過、卻如天神降臨般的身影,正是真正的神武者!
而這一次的經歷,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親眼見到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強大的神武者出手戰斗。那種壓迫感、那股令人幾乎窒息的威勢與氣勢,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即使是當初他在覺醒武魂時,從羿藝那里聽聞神武者的存在,知道他們的實力足以正面迎戰圣境高階的修仙者時,也未能真正激起他的深刻認知。
那時那些關于神武者的強大描述,對于張恒而言,不過是一種口頭傳遞的信息,雖然他并不認為這些是謊言,也沒有對這個情報抱以足夠的重視。畢竟,在沒有真正面對之前,任何傳聞都無法代替親身的體驗。
但現在不同了!就剛剛那一刻,當那神武者斬殺那只實力深不可測、氣息陰冷恐怖的妖獸時,那種凌厲得如同撕裂天地的一擊,那種仿佛萬物皆要匍匐臣服的力量波動瞬間擊碎了張恒內心所有的輕視與遲疑。
這一刻,他才切身體會到“神武者”三個字背后的真正含義。
這種源自于視覺和靈覺層面的直接震撼,比任何形式的口述與記載都要來得深刻,甚至深入骨髓、直達心底。
腦海之中殘存的畫面漸漸淡去,緊接著浮現出來的,則是一段清晰、穩定的文字信息:
**“質域攻擊之法!”**
這段話宛如一道雷鳴,在張恒心中猛然炸響。
隨即文字開始解釋:這是在神武者的修煉過程中,當其體魄(即武體)與魂魄(即武魂)同時達到某個特定契合點后,才有可能激發出的一種極其罕見且難以掌握的能力——質域之力。
所謂的“質域”,是指修行者將自身的靈氣高度濃縮并實現實體化之后,將其轉化為一種獨特的領域之力。
這種力量并非單純的外放或者招式釋放,而是能夠覆蓋周圍一定空間,并在此范圍內形成屬于自身意志控制下的微型世界。在這個空間中,神武者具備極為敏銳的感知力以及絕對的掌控能力。無論是攻擊、防御、還是反應,皆可以在一念之間完成切換。
哪怕面對的是遠勝自己的強敵,在質域之內也仍有一戰之力。可以說,這是一種能夠在逆境中翻盤、改變戰斗格局的強大能力。
然而,想要練就此術卻困難重重,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因為質域的本質來源于武體與武魂之間的高度融合,并非單靠武魂或武體強度便可以觸發。兩者之間的默契配合,需依靠修士自身在修煉過程中的不斷磨合、頓悟和領悟。
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擁有極致的體魄,或是超凡的靈魂天賦,如果沒有經歷那種真正的頓悟、對武道本源的理解,也無法打開通往質域之路的大門。
這世上不存在速成此術的方法,更不可能依靠捷徑達成。唯一的可能,就是依靠自身的感悟和無數次實戰的積累,才能逐漸摸索出質域的門檻所在。
信息消散之后,只留下一幅定格的畫面浮現在張恒腦中,清晰得仿佛刻進了意識最深處。
他立刻明白,這就是剛才那名手持黑刀、神情冷峻男子斬殺刺牛妖獸時的那一幕。
畫面之所以被保留在腦海當中,并不是單純的記憶留影,而是為了幫助后來觀看到這一幕的人,能夠更直觀地去理解與體會“質域”這等玄奧難懂的概念和能力。
……
張恒沉默著,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放那個畫面。
然而即便如此反復揣摩推敲,他也仍然覺得這所謂“質域”太過玄妙莫測,根本不知該如何入手,甚至連一點頭緒都沒能找到。
它就像是虛無縹緲的霧氣一般,看得見、摸不著。
最終,張恒不得不放棄繼續思考“質域”的本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