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電鉆聲再次響起。
林濤如法炮制,又分別在額結節下和耳前顳底處鉆孔。
鋒利的鉆頭瞬間刺穿顱骨。
頓時骨沫飛揚,泛起一團白霧。
第二個孔...
第三個孔...
林濤肌肉緊繃,握著電鉆的手,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在場眾人,大氣都不敢喘,生怕影響到林濤。
第四個孔...
第五個孔...
終于,林濤放下醫用電鉆,拿起了一旁的馬克筆。
此時,老人顱骨上的鉆孔,排列有序、整齊劃一。
林濤沿著鉆孔,點對點畫成線,頓時,整個水腫部位全部覆蓋在鉆孔內。
如此神奇一幕,讓眾人大開眼界。
“這還是第一次見這么標準的鉆孔!”
“僅僅五個眼,就把病灶部位標了出來,真是太厲害了。”
這時,一旁的張勇突然驚呼道:“你們快看林濤打的眼!”
突如其來的叫喊聲,嚇了眾人一跳。
難不成林濤的操作出問題了?
眾人面帶疑惑,看向林濤的鉆孔,頓時目瞪口呆。
五個鉆孔,雖深不見底,但沒有一滴鮮血從里面滲出。
它像藝術品一樣,陳列在眾人眼前。
“這得需要多么精準的把控,才能做到滴血未出,簡直太妖孽了!”
“誰說不是呢,這種技術,恐怕就連咱們神經外科的醫生,也做不到吧。”
賞心悅目的操作,讓眾人大飽眼福。
就在他們還在感慨的時候,林濤已經拿起放在一旁的手術刀。
銀白色刀身,在燈光的加持下,顯得無比耀眼。
精致的刀片,更是散發著寒光。
見到此幕,眾人的議論聲戛然而止。
此時林濤雙眼微瞇,手持刀片,順著老人頭皮開始往下切。
他動作迅速,走向犀利。
手術切口從顴骨弓上耳屏1cm處開始延伸,經過耳廓抵達頂骨正中。
隨后林濤刀鋒一轉,沿頂骨正中線,劃到前額外一寸,最終達到眉間。
整個過程用時極短。
可能連五秒鐘都沒有。
頭皮分離的工作便已經完成。
此時在場所有人早已驚的說不出話。
特別是看到林濤舉重若輕的操作,僅僅一刀,就將患者頭皮與顱骨分離。
這種大巧不工的操作,充分體現了林濤的能力。
“準備游離骨瓣,進行大腦減壓。”
此時林濤正沉浸在手術之中,因此并沒有注意到在場眾人的驚愕的神情。
隨著一道清脆悅耳的響聲,一塊頭骨從患者身上取出,放進了無菌治療盤中。
它潔白通透,看上去有孩子手掌大小。
最關鍵的,它周圍切記光滑細膩,邊線規整,很難想象是剛取下來的頭蓋骨。
“你把這塊骨頭保存好,一會還需要讓家屬確認一下。”
林濤將治療盤遞給了一旁的張勇。
此時張勇早已呆若木雞。
他本能的接過頭蓋骨,眼睛卻一眨不眨的盯著老人。
隨著大骨瓣去除,老人的大腦在一層薄薄的硬腦膜覆蓋下,清楚的展示在眾人面前。
大腦皮層:頂葉、枕葉、額葉...
還有那表面凹凸不平的腦溝,縱橫交錯。
活生生地大腦,在不停蠕動。
這種近在咫尺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遠遠比教科書、視頻上的圖文更加震撼。
“乖乖,這就是人類的大腦嗎?”
“看上去真跟平時吃的豆腐腦差不多呢。”
如此近距離的觀摩,別說普通人,就連在場所有醫護人員,都瞪大了雙眼!
就在這時,一道驚呼突然響起。
“你們快看老人的瞳孔!”
只見負責觀察生命體征的高曉雨,驚奇的發現老人不規則的瞳孔有了變化。
話音剛落,原本散到邊,毫無反應的瞳孔,開始逐漸回縮。
這是顱內壓降低的表現。
與此同時,原本報警不斷,需要隨時調整藥量才能維持的生命體征,也漸漸穩定。
林濤見狀,拿起一根無菌棉棒,開始刺激老人腳心。
隨著腳趾擺動,老人開始有了反應。
“老爺子,能聽見我說話嗎?”
林濤又來到床旁,大聲呼喊著老人。
原本昏迷不醒,毫無反應的老人,竟尋聲挪動起脖子。
“還不錯,各項指征都在恢復中,準備轉運,完善術后工作。”
林濤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見到此幕,眾人這才從震驚中回過神。
老人好了?
這么快?!
眾人一想到剛才老人兇險萬分的場景,不禁暗自感慨。
果然,無論什么疾病,只要有林濤在,就能手到病除。
“手法精湛、力道精準!”
“瞬息之間,就完成了去骨瓣減壓,這樣的技巧,我一輩子也學不會啊!”
此時張勇還沉寂在剛才的手術之中,無法自拔。
“別想了,林醫生喊你去見家屬。”
高曉雨拍了一下還在愣神的張勇。
“哦哦,不好意思,剛才的畫面太震撼了,我還沒有反應過來。”
如夢初醒的張勇,連忙起身朝門外追去。
看著他跌跌撞撞的身影,逗得身后的高曉雨咯咯直笑。
“如果換做是我,恐怕也是這樣的表現吧。”
高曉雨情不自禁又回憶起剛才林濤手術的場景。
果斷搶救,帥氣指揮,那不容置疑的神情,深深刻在高曉雨的腦海中,讓她不禁臉色一紅。
......
搶救室外,林濤正在跟老人的女兒談話。
“老人的情況,剛才已經跟你談過了。”
“去骨瓣減壓手術很順利,老人的顱內壓也降下來了。”
剛說到這,女人激動的握住林濤的手。
“林醫生,真是太感謝你了。”
“這次我父親的命,完完全全是你救回來的。”
女子在搶救室門前等待的時候,也打電話咨詢了相關醫生。
通過了解,她這才知道,像父親這種情況,由于耽誤時間太久,病情危急,被救回來的概率極低。
甚至,即便僥幸救回來,很大概率也會成為植物人狀態。
一想到,女人不禁潸然淚下,暗自自責。
所幸,這飽受煎熬的等待,在林濤的手術下,戛然而止。
面對女人充滿感激的道謝,林濤不知否認。
畢竟老人之前的情況太危險了,要不是他突然決定行現場手術,恐怕老人真如女人所說,永遠醒不過來了。
“不過,有些話我必須現在告訴你。”
林濤想了想,還是說道:“老人已經推到麻醉復蘇室,等待轉醒。”
“在此過程中,只要老人沒有潛在的并發癥,比如血管彌漫性粥樣硬化、管腔狹窄及小血管瘤等癥狀,他很快就能醒過來。”
至于為什么要這么說,畢竟現在許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現象。
這種肉眼看不到,甚至有些連機器都檢查不出來的隱患,林濤必須告訴家屬。
“我明白,林醫生,你只管治,我相信你。”
經過這一系列的搶救,林濤的操作已經徹底征服患者家屬。
因此他說的任何話,女人都無條件信任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