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寶珠覺得自己離婚后,仿佛命運的齒輪開始緩緩轉動,有了那么一絲轉運的跡象。
大年初二,天還蒙蒙亮,喬寶珠就帶著女兒丫丫出了門。她懷揣著那張好不容易托杜知知幫忙買到的火車票,滿心歡喜地朝著火車站走去。
江州市到北寧市足足有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坐火車得耗上11個小時,可這漫長的路途在喬寶珠此刻看來,卻滿是期待。
想當初,孩子還小的時候,喬寶珠手里緊巴巴的,連買張車票的錢都湊不出來,更別提帶孩子回娘家了。
而且回娘家的路著實不好走,那可不光是路途遙遠的事兒。每次回去,要是不帶上些像樣的東西,嫂子、弟妹那臉色可就難看了,不是翻白眼就是冷言冷語的,仿佛她是個討債的。
如今可不一樣了,喬寶珠靠著自己的努力,總算是能掙錢了。
她特意請杜知知幫忙在火車站買了硬臥票,就盼著能和女兒舒舒服服地一路躺回家。杜知知也是個熱心腸,把喬寶珠和丫丫送上了車,又是幫忙安置行李,又是細心地將娘倆安頓好,還特地拜托列車員多關照關照。這一切都安排妥當了,杜知知才放心地下了車。
丫丫這小丫頭第一次坐火車,小眼睛睜得圓溜溜的,看哪兒都覺得新鮮。
大年初二坐火車的人還真不少,大家都在車廂里或閑聊或閉目養神。這時候,不少人瞧見喬寶珠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坐在臥鋪位上,都不禁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有人忍不住就開始問東問西的,“大姐,你這是去哪兒呀?咋就你和孩子呢,孩子他爸呢?”
喬寶珠只是笑笑,也不多做解釋。還有人不死心地繼續打聽,“喲,看這架勢,你們娘倆待遇還挺好呢,列車員都這么照顧著。”
喬寶珠心里明白,人家這是看她似乎有點特殊待遇,起了好奇心,總是有人跑過來搭訕打聽。
好在后來,那些人見列車員對喬寶珠真的是格外照顧,一會兒來問問需不需要熱水,一會兒又提醒別落下東西,那殷勤的模樣,讓旁人覺得這個女人身份肯定不簡單,這才漸漸歇了打探的心思。
喬寶珠坐在臥鋪上,感受著這一路被特殊照顧著、服務著的待遇,心里頭別提多感慨了。她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有種享受特權的、被人尊重的感覺呢。
回想起一個月前,喬寶珠還在大街上擺著攤兒,起早貪黑的,就為了能多掙幾個錢。可那日子過得可真不容易啊,時不時地就被人算計,被人欺負。而如今呢,坐個火車不僅有錢買臥鋪,還能被列車員特殊照顧,這變化可真是天壤之別啊。
喬寶珠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掙錢,這掙錢可真是能改變命運的,以后她要活得更體面才行。
火車一路晃晃悠悠地行駛著,喬寶珠的心卻早已飛到了娘家。她坐在鋪上,腦海里不斷浮現出各種美好的畫面。
她幻想著,等會兒到了娘家,母親一見到她,肯定會滿臉慈愛地接過她懷里的孩子,就像杜老太太疼愛自己的孩子那樣,親親抱抱的,嘴里還念叨著“哎呀,我的乖孫女,可把奶奶想壞了”。
想著自己的兄弟姐妹們也會圍過來,對自己噓寒問暖的,關切地問她過得好不好。
到時候,當她告訴娘家人自己離婚了,不僅脫離了那個痛苦的婚姻苦海,還靠著自己的本事賺了不少錢的時候,家人們肯定會替她高興的,說不定還會夸贊她能干呢。
終于,火車緩緩駛進了北寧市的站臺。喬寶珠牽著丫丫的手,下了火車,又轉乘了兩趟公交車,這才來到了娘家所在的機械廠家屬院。
她站在家門口,看著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家門,心情激動得難以自抑。深吸一口氣,她抬手輕輕拉開了那扇門。
門剛一開,就母親正坐在屋里嗑瓜子,聽到動靜抬起頭來,一眼就瞧見喬寶珠穿著軍大衣,裹得像個熊似的站在門口,身邊還跟著一個小孩兒。
母親先是一愣,隨后目光就越過喬寶珠,看向她的身后,嘴里問道:“女婿呢?你不會真的跟他離婚了吧?”
喬寶珠看著母親那有些詫異又帶著些許擔憂的眼神,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離婚了,解脫了。”
大年初三,喬家姐妹們回門的日子,因此家里人格外的多。見喬寶珠離婚領著孩子回來了,七嘴八舌的圍了上來,都在質問她為什么這么任性,不跟娘家人商量就把婚離了。
喬寶珠強忍著心里那一絲失落,努力讓自己的笑容看起來更燦爛些。
她把自己帶回來的大包小包的東西,一一拿了出來,笑著對家里人說道:“爸媽,大哥大嫂,還有弟弟弟媳,我這回來也沒啥好帶的,就買了些東西給大家,都來嘗嘗吧。”
說著,她就把東西往桌上放。可沒想到的是,全家人都只是冷冷地看著喬寶珠,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喜悅,反而是充滿了冷漠。
喬寶珠有些不解地看著眾人。
這時候,大姐開口問道:“寶珠,你離婚了,孩子沒給人家留下嗎?”
喬寶珠心里一緊,但還是如實說道:“他們家嫌棄丫丫是女孩,身上還有病,不要孩子。”
大姐聽了,微微皺了皺眉頭,沒再說話。可大嫂卻尖著嗓子叫了起來,她從包里掏出一罐麥乳精,拿在手里晃了晃,說道:“嘖嘖,麥乳精可不便宜呀,哎呦,這還有一包奶粉呢。我說老四,你手腳也太大方了。回娘家買這么多好東西干啥?”
喬寶珠看出大嫂明顯不悅,心里有些委屈,但還是連忙解釋道:“大嫂,這是我給你們大家買的,我結婚這么多年也沒回家幾次,爸媽都是你們在照顧。我買點東西給你們,也是應該的。”
“別,可別這么客氣。”大嫂撇了撇嘴,不屑地說道,“我們可不敢吃這些東西,吃完了,搞不好還得幫你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