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
京城去往通州的官道上,一隊裹的嚴嚴實實的騎兵正冒著風雪趕路。
“大人,前面驛站。歇個腳吧。”
“好。”
剛進驛站,就遇到了熟人。
“下官拜見御史大人,祝御史大人公侯萬代。”
“是你?起來。”
“謝大人。”
驛丞是原兵馬司的一個雜役。
……
“做個驛丞,感覺怎么樣?”
“托大人的福,一個字,美。”
“可本官怎么聽說驛站的事極其繁瑣?”
“下官有個能干的副手。”
“嗯,你倒是會做官。”
蔣青云走進溫暖的屋子。
沒一會,驛丞的老婆來了。
婦人略有顏色,身后還背著一個很小的娃娃。
“鄉野簡陋,招待不周,羊湯和米飯,還有一壺酒,大人您慢用。奴家去把自己屋收拾出來,大人您別嫌棄。”
“不必了,一會我就要趕路。”
正好驛丞進來了。
“本官在南城開設了學堂,等你家這個娃再大點,就送去開蒙。”
“大人大恩大德,下官全家沒齒難忘。”
夫婦倆喜滋滋的,能把娃送到南城學堂讀書,日后前程無量。
……
戰馬喂好,人也吃好了,蔣青云一心繼續冒著風雪趕路、
50騎!
輕車簡從要不得,浩浩蕩蕩才是王道。當官的,誰能保證路上不會遇到不開眼的盜賊,或者是假扮成盜賊的刺客。
大唐宰相武元衡說過:上班的路上,最容易中箭。
兩江總督馬新貽也說過:下班的時候,也容易挨刀。
穿越前,還有位前輩說過:
一定要對官場斗爭的殘酷性有深刻認知,一定要警惕對手掀翻桌子不按規則出牌。
……
半個時辰后~
前方出現了一群人,5名綠營兵押送著至少60名蓬頭垢面的流民。
蔣青云隨即放慢馬速,周倉和幾名護衛卻提高了馬速。
跑過去,問道:
“你們是哪個衙門的?”
“我們是通州鎮寶坻營的,奉命抓捕逃人。你們是哪個衙門的?”
周倉扭頭望著蔣青云,蔣青云緩緩催馬上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領頭的綠營把總。
“我怎么瞧著你有點臉熟?”
“呀,標下參見少爺。”
“你是?”
“標下原是總兵大人麾下馬夫。”
蔣青云笑了~
這世界就是這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老爹的馬夫如今也外放把總了。
……
“哪兒的逃人?”
把總走近了,低聲說。
“少爺,正藍旗出了那檔子事,人沒了,田還在。光通州這片就留下了足足2萬畝旗田~”
“無主良田!”
“少爺圣明。前些日子大家都在觀望著,不敢下手。現在瞧著風頭過去了,各路神仙座下的童子都下場了,搶人,搶田。”
“那我爹呢?”
“總兵大人英明神武,當然不會錯過這等良機,已經搶了3500畝了。”
蔣青云點點頭,指著旁邊那群瑟瑟發抖的人。
“所以,這些人都是原正藍旗的旗奴?”
“是,都是無主的旗奴。”
“放了!”
“啊?”
“我夫人快要生了,積點陰德。告訴他們愿意走的自己走,真沒去處的就留下做佃戶。”
“嗻。”
把總立馬照辦,沒有一丁點猶豫。
半柱香后,默默走掉了20多人,其余人呆滯的站在原地,他們的眼神麻木,生而為人,卻似鳥獸。
……
通州城門口。
城門前設有拒馬,還有一個汛的綠營兵站崗。
氣氛略微緊張。
一名軍官模樣的人站在路中間,恭敬地拱手。
“標下是通州協左營千總,奉命守衛東門,敢問大人您是?”
“我爹蔣忠誠。”
“啊,原來是總兵大人的公子,都察院的御史大人。快,搬開拒馬。”
蔣青云也不急,指著拒馬。
“通州有事?”
“前些天有群漕工鬧事,小事一樁,已經平了。”
蔣青云點點頭,縱馬入城,直趨總兵府后衙。
“云兒~”
“娘~”
文氏望見兒子的一瞬間眼睛亮了。
“我爹呢?”
“他被召去直隸總督府了,明兒應該就能回。綠珠生了?”
“是,母女平安。”
“好啊,阿彌陀佛,女人的第一胎都是走鬼門關,后面就順了。江南怎么樣?”
“快了,也就春節前后的事。”
文氏點燃檀香,栽入香爐,口中念念有詞。
“老天保佑,誕下健康男丁。若能成愿,定為菩薩塑一金身。”
“云兒,你也來,心誠則靈。”
蔣青云拱手拜了幾拜,抬頭端詳。只見那瓷像觀音的臉龐不悲也不喜,絕對的寧靜。
……
“娘,哪些人在圈地?”
“從親王到領催,從滿八旗到漢軍旗,人人都在搶著圈正藍旗的地。你爹是總兵,已經圈了三四千畝。”
“這些地準備怎么弄?”
“雇人來種。”
“租子怎么交?”
“五五開。”
文氏說的很自豪,直隸省很少有這樣仁厚的分成比例。
大部分佃戶都是交鐵板租。所謂鐵板租,就是固定一個數目,不論荒年豐年,佃戶都得按照這個數交。
“改成七三吧。”
文氏一愣,盯著兒子。
“誰七?誰三?”
“佃戶得七,我們拿三。”
“云兒,三七分成倒是很多。只不過是佃戶得三,主家拿七。”
“娘,您還記得江南奴變嗎?”
文氏的臉瞬間變了,她嘆了一口氣,背過身去。
“娘,聽我的。與人生路,與己生路。就七三分成,要不了幾年,咱家就是直隸省赫赫有名的蔣大善人。”
文氏噗嗤笑了。
“云兒,做善人會引起公憤的。”
“公憤?誰是公?”
“拌嘴沒意義,娘能接受七三,但是你爹接受不了。”
“無妨,我能做我爹的主。”
……
“云兒,娘認真的問你一句,你是不是黃宗羲的信徒?”
“部分是。”
文氏沒有吭聲,眼里寫滿憂慮。
“娘,你怎么看這位黃老先生的理論?”
“我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普天之下沒有一個君王能夠容忍他那套理論,他那顆腦袋早晚要搬家的。”
蔣青云笑了。
“黃老先生倡導的君為民害、以民生為本、依律治民等等理論。娘,這么說吧,就算再過200多年,宣揚他那套理論的人也要被殺頭。”
“不過,他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