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錢塘江畔,一處臨水而筑的僻靜草廬內,墨香與窗外濕潤的水汽交融。
面容清癯的羅貫中正伏在案前,眉頭緊鎖,手中的筆懸在半空,遲遲未能落下。
桌案上,攤著他嘔心瀝血創作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初稿,墨跡猶新。
此刻,他正修改到曹操迎奉漢獻帝遷都許昌,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關鍵篇章。
如何刻畫曹操那份隱藏于恭敬之下的深沉野心與權欲,他反復斟酌,力求在梟雄的“雄”與“奸”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
案頭的小窗敞開著,將天空那奇異天幕的光影清晰地投射進來。
然而,當朱壽那句“把空白圣旨拿出來!”帶著混不吝的囂張穿透時空,清晰地砸進草廬時,羅貫中手中的筆,“啪嗒”一聲,掉在了剛寫好的稿紙上,暈開一大團刺目的墨污。
他猛地抬起頭,渾濁的眼睛死死盯住天幕。
畫面清晰得令人窒息:
太監恭敬地捧出加蓋了鮮紅玉璽的空白黃絹;
朱筆如兒戲般在上面寫下任命;
谷大用跪地叩謝“鎮國公天恩”,那諂媚之態仿佛朱壽便是真龍天子;
守關士兵在混亂中脫口而出的“鎮國公萬歲”;
朱壽那隨意揮手、渾不在意的背影……
這一幕幕,如同一把把重錘,狠狠砸在羅貫中關于“權臣”認知的根基上!
“嘶……”羅貫中倒吸一口涼氣,渾身冰涼。
他苦心孤詣塑造的曹操,那份還需要“挾天子”的偽飾,那份還要在“禮賢下士”與“夢中殺人”間反復橫跳的復雜心機……
在天幕中這個朱壽面前,顯得如此……矯情!如此……小家子氣!
“荒謬!荒謬絕倫!”一個蒼老而帶著驚怒的聲音在羅貫中身后響起。
他的老師,同樣隱居于此、正在另一張書案前整理《水滸》書稿的施耐庵,不知何時已站在了他身后,同樣被天幕的景象驚得須發微顫。
施耐庵指著天幕中朱壽遠去的背影,手指都在哆嗦:
“空白圣旨,玉璽私蓋,守將跪呼萬歲如拜帝王……這……這朱壽,視皇權綱常為何物?!視天下法度為何物?!他……他連‘挾天子’這一步都省了!他直接把龍椅踩在了腳下!曹操與之相比……簡直成了守規矩的良善之輩!”
羅貫中臉上肌肉劇烈地抽搐著,苦澀與荒謬感如同潮水般淹沒了他。
他指著自己稿紙上剛寫好的段落,聲音干澀沙啞:
“老師……您看這‘曹操遷都許昌’,我還在費盡心思寫他如何禮遇獻帝,如何假惺惺地流淚訴說自己是為大漢江山……可這朱壽呢?他需要嗎?他需要向誰解釋?他需要演給誰看?他只需要一句話,一張空白黃絹,一個諂媚的閹奴,一群嚇破膽的丘八!這……這才是真正的肆無忌憚!這才是真正的權傾天下、視萬物為芻狗!”
師徒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撼和一種被徹底顛覆認知的茫然。
他們筆下那些翻云覆雨的梟雄、那些禍亂朝綱的奸佞,此刻在天幕這個活生生的“鎮國公”面前,仿佛都成了戴著鐐銬跳舞的戲子!
“不行!”羅貫中眼中突然燃起一股不服輸的火焰,他猛地抓起一張新紙,朱筆飽蘸濃墨,“我要重寫!寫一個比曹操更黑、更狠、更無法無天的權奸!他要……”
他飛快地在紙上勾勒,語速急促,“他要直接逼宮,要當著皇帝的面在龍椅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他要讓百官每日上朝先拜他再拜皇帝!他要……”
“他要讓皇帝親手給他蓋空白圣旨!”施耐庵接口道,眼中也閃爍著創作的沖動,但隨即又被更深的無力感取代,“他還要讓太后給他縫制龍袍!讓太子認他為義父!讓史官在起居注里直接稱他為‘攝政皇’!甚至……他可能覺得當皇帝太麻煩,直接弄個‘天策上將’、‘宇宙大將軍’之類的名頭,讓皇帝成為他簽章的工具人!”
師徒二人越說越激動,越說越覺得筆下可以塑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黑暗到極致的權臣形象。
然而,當他們停下來,目光再次投向天幕時,那股剛剛燃起的創作激情,如同被一盆冰水兜頭澆下。
天幕中,朱壽的身影已消失在茫茫草原的邊際。但方才那荒誕到極致、卻又真實發生的場景,卻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們腦海里。
朱壽那混不吝的眼神,那如同吩咐家奴般的隨意語氣,那將至高皇權玩弄于股掌之間的那份“理所當然”……
他們構思的每一個更黑暗、更夸張的情節,似乎都能在天幕中朱壽那隨意的舉動里找到影子,甚至……顯得刻意和造作!
“老師……”羅貫中手中的筆頹然落下,在紙上又暈開一團墨跡。
他看著施耐庵,臉上充滿了苦澀的挫敗感。
“我們筆下的人物,無論如何設計他的惡行,總要有個動機,有個邏輯,有個過程……或為野心,或為私仇,或為自保……總要遵循‘情理’二字。可這朱壽……他做這些,仿佛……仿佛只是因為他覺得有趣?因為他能?他不需要理由!他踐踏規則,不是因為規則擋了他的路,而是……規則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存在!”
施耐庵沉默良久,望著窗外波光粼粼的江水,長長地、沉重地嘆了口氣,那嘆息聲中充滿了對某種認知的幻滅:
“‘藝術來源于現實,又超越現實’……貫中啊,今日方知,此言未必盡然。這朱壽……他本身就是現實甩給所有書寫者的一記響亮耳光!他存在的本身,就已經‘超越’了我們所能想象的、關于權臣奸佞的一切藝術邊界!他無需動機,他本身就是混亂的化身!我們窮盡想象力的極致,恐怕……也描摹不出這份渾然天成的、將整個朝廷法度視為兒戲的跋扈精髓!”
羅貫中聞言,身體猛地一震。
他低頭看著案上那幾張寫滿曹操事跡的初稿,又看看天幕消失的方向,臉上再無半分猶豫,只剩下一種近乎悲壯的決絕。
他伸出枯瘦的手,一把抓起那幾張耗費無數心血、試圖塑造一代奸雄的稿紙,眼中燃燒著被現實徹底擊敗卻又不得不承認的火焰。
“嗤啦——嗤啦——嗤啦——”
刺耳的撕裂聲在寂靜的草廬內格外清晰。
羅貫中面無表情,雙手用力,將那些稿紙狠狠撕成了碎片!
雪白的紙屑如同被驚散的魂魄,紛紛揚揚,飄落在冰冷的地面上,覆蓋了那幾團暈開的墨污。
師徒二人相對無言,久久沉默。
窗外,天幕的光芒已然淡去,只留下錢塘江水亙古不變的流淌聲。
而他們心中,關于“權臣”的認知高峰,已被一個名叫朱壽的未來身影,以一種荒誕到令人絕望的方式,徹底拔高到了他們畢生難以企及、甚至無法理解的高度。
現實,這一次,以其蠻不講理的魔幻,徹底碾碎了他們試圖超越它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