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永樂親征漠北回到北京,九天巨幕,將洪武十三年的時空,拖入永樂朝西安秦王府的陰霾之中。
畫面帶著一種近乎諷刺的冷調(diào)。
先是年輕的秦王朱尚炳(洪武十三年尚未立為秦王朱樉世子)在王府正殿內(nèi),面對前來宣旨的欽差太監(jiān),竟高踞王座,眼皮都懶得抬一下,只隨意揮了揮手。
一個王府內(nèi)侍小跑上前,從滿臉尷尬、敢怒不敢言的欽差手中“取”過詔書。
旁白音冰冷:“永樂初,秦王朱尚炳,心懷建文舊怨,屢拒朝覲,輕慢天使,或令內(nèi)侍代接詔書,或雖出見而侮慢無禮,視天威如無物!”
畫面切換至肅穆的王陵。朱尚炳身著親王祭服,正率眾祭祀。
當(dāng)他口中清晰念出“皇考、皇妣鄧氏……”時,旁白陡然拔高,帶著雷霆般的斥責(zé):“永樂六年十二月,尚炳祭祀生父秦王朱樉、生母次妃鄧氏,竟妄稱‘皇考’、‘皇妣’!此乃天子父母之專稱!僭越禮制,形同謀逆!帝震怒,下詔切責(zé)!”
最后畫面定格在永樂九年的西安秦王府。
一隊如狼似虎的錦衣衛(wèi)緹騎沖入王府,不由分說,將嚇得面無人色的王府長史、紀善、典儀等屬官鎖拿拖走!
旁白帶著帝王心術(shù)的冷酷:“永樂九年二月,帝挾漠北大勝之威,再責(zé)秦王!然旨意云:‘尚炳年幼,皆王府屬官教導(dǎo)無方之罪!’遂鎖拿王府官吏入京問罪,獨赦秦王!尚炳大懼,當(dāng)月倉皇赴京請罪!”
畫面最終,是西安城頭白幡飄動,一行小字浮現(xiàn):“永樂十年三月,秦王朱尚炳薨,謚‘隱’。”
奉天殿內(nèi),短暫的死寂后,爆發(fā)出一聲怒不可遏的咆哮!
“蠢材!孽障??!” 秦王朱樉猛地從座位上彈起,臉色漲紅如豬肝,指著天幕上那個作死的兒子,氣得渾身哆嗦,“本王……本王怎么就生了這么個不知死活的東西!拒朝?怠使?還敢妄稱‘皇考’?!他……他這是嫌命長,要把我秦王府上下幾百口都拖進鬼門關(guān)啊!”
他越罵越氣,額角青筋暴跳。
憤怒之下,一個深藏心底、連自己都快遺忘的念頭脫口而出:“定是……定是本王在西安王府地下暗室里藏的那幾套……那幾套東西……露了餡!被這孽障知道了,才……才……”
話到嘴邊,猛然驚覺失言,朱樉如同被掐住脖子的公雞,聲音戛然而止,驚恐地偷眼覷向御座方向。
那幾套逾制的、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行頭”,是他當(dāng)年一時糊涂、鬼迷心竅的產(chǎn)物,是他心底最深的恐懼!
巨大的恐懼瞬間壓倒了憤怒。朱樉冷汗涔涔而下,他越想越覺得是這么回事!
父皇還有老四(朱棣)肯定早就知道了!先是父皇借鄧次妃,然后才是老四借朱尚炳這個蠢兒子由頭發(fā)作,表面上是懲罰侄子支持建文,骨子里是清算自己這個二哥當(dāng)年的不臣之心!是警告!是報復(fù)!
“不行……不行……” 朱樉心念電轉(zhuǎn),恐懼催生出強烈的求生欲,“等回了西安……不!等出了這奉天殿!本王定要好好教訓(xùn)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賬!以后……以后必須夾起尾巴做人!要親近!親近老四!親近燕王!”
他下意識地轉(zhuǎn)頭,想在殿內(nèi)尋找朱棣的身影,尋求一絲“和解”的可能,卻只看到朱棣空蕩蕩的座位——燕王一家,早已被馬皇后“請”回王府“閉門思過”了。朱樉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頹然跌坐回位子,只剩下滿心的后怕與茫然。
殿外廣場勛貴堆里,卻上演著另一番“破案”大戲。
永昌侯藍玉用胳膊肘狠狠捅了一下身邊的宋國公馮勝,臉上帶著一種“真相大白”的興奮和幸災(zāi)樂禍,聲音壓得極低,卻字字清晰:
“老馮!看見沒?!我說什么來著!天幕早前鄧家大姑娘(鄧愈之女,秦王次妃鄧氏)‘偷穿皇后服飾’被賜死那樁公案!狗屁的‘偷穿’!狗屁的‘虐待正妃(王氏)’!這不全破案了?!”
他眼中精光閃爍,仿佛看透了一切迷霧:
“分明是咱們這位秦王殿下(朱樉),自個兒心里長了草,想嘗嘗當(dāng)皇帝的滋味!在府里偷偷摸摸搞僭越!結(jié)果被陛下(朱元璋)發(fā)現(xiàn)了!”
“陛下能怎么辦?那是親兒子!舍不得真砍了,可這口惡氣不出,這警告不做,又不行!怎么辦?只能拿他心愛的次妃鄧氏開刀!”“
殺雞儆猴!給秦王看,更是給我們這些‘猴子’看!警告我們,誰也別動歪心思!鄧妃……死得冤哪!純粹是替秦王背了潑天的大鍋!”
馮勝捻著花白的胡須,渾濁的老眼里閃爍著洞悉世情的精芒,微微頷首:“藍玉老弟此言,雖糙,卻在理。”
他抬眼望了望天幕上西安城頭的白幡,又瞥了一眼殿內(nèi)失魂落魄的朱樉,語氣帶著一絲復(fù)雜的感嘆:
“不過話說回來,燕王……永樂皇帝對秦王這一脈,也算仁至義盡了。朱尚炳如此作死,換做建文朝,十個秦王也削成白板了!可你看,人死了,王位還在,由其子朱志堩承襲。這‘隱’字謚號(隱哀、不顯),固然難聽,但王爵保住了,香火沒斷。這……已經(jīng)是天大的恩典了。”
“是啊,” 藍玉也收斂了些許幸災(zāi)樂禍,壓低聲音道,“燕王雖然靖難也殺得人頭滾滾,但你看,除了鐵了心跟他作對的文臣(齊黃方等),武將們……”
他話說到一半,突然感覺一道銳利的目光掃來,抬眼正對上長興侯耿炳文那意味深長的眼神。
藍玉心中一凜,想起耿炳文在天幕中未來守真定的“尷尬”處境,后面那句“除了幾個倒霉蛋,大多官復(fù)原職”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訕訕地閉了嘴。
另一位靠得近的侯爺,顯然被天幕上這一連串的“王府風(fēng)波”和藍玉、馮勝的對話給嚇到了,他擦了擦額角的冷汗,湊近藍玉,聲音帶著后怕的顫抖:
“藍侯爺,馮國公,這京城……不管是南京還是未來的北京,水都太深太渾了!伴君如伴虎??!我……我決定了,這次南征云南,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還有府里幾百號還算能打的親兵,都跟著您走!您把他們帶到云南,帶到安南去!離這漩渦中心越遠越好!眼不見心不煩!一切……就拜托您了!”
他對著藍玉,鄭重地拱了拱手,眼神里充滿了尋求避禍的迫切。
相較于秦王朱樉的憤怒后怕與勛貴們的各懷心思,坐在奉天殿另一側(cè)的晉王朱棡,此刻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四肢百骸都冰涼一片!
他死死盯著天幕上朱尚炳的結(jié)局,那“謚隱”二字如同燒紅的烙鐵,燙得他心頭發(fā)慌!
秦王世子好歹是明著作死,落了個雖死猶存王位的下場。可他晉王世子朱濟熺呢?!
天幕早已透露,在未來的靖難之役中,自己這個好兒子朱濟熺,那才叫一個“滑不溜手”!既不旗幟鮮明地支持建文削藩,也不肯出力襄助四叔朱棣靖難。
明哲保身,首鼠兩端,甚至私下里還對人放言:“縱使燕王叔得了天下,削藩亦是必然!” 這簡直就是把“騎墻”和“精明”寫在臉上,把未來的新帝當(dāng)傻子耍!
朱棡越想越怕,后背的冷汗已經(jīng)浸透了親王蟒袍的內(nèi)襯。
秦王朱尚炳是蠢死的,尚能保全王位。可濟熺呢?他這種看似聰明、實則把帝王心術(shù)揣摩得過于露骨、近乎挑釁的“滑頭”做派,在老四朱棣那等雄猜之主眼中,恐怕比明著作死的朱尚炳……更招恨!更該死!
“老四……會如何炮制濟熺?” 這個念頭如同毒蛇,反復(fù)噬咬著朱棡的心臟。
是削爵?是圈禁?還是……更可怕的下場?他仿佛已經(jīng)看到未來晉王府上空飄起的白幡,比西安秦王府的更刺眼、更絕望!
他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目光惶然地掃過御座上父皇深不可測的臉,掃過母后微蹙的眉頭,再掃向殿外那象征權(quán)力漩渦的深宮夜色,只覺得這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比漠北的寒風(fēng)更冷,比晉地的雪夜更漫長。
晉王一脈的未來,已然懸于一線,而握劍之人,正是那此刻亦被困在南京慶天府的未來永樂皇帝、現(xiàn)在的燕王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