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衛生院發布的防疫指南,目前各地民兵師已經制定了計劃綱領,以流浪貓、流浪狗、老鼠為目標,選擇性的進行捕捉和滅殺?!?/p>
聽到這里,蘇尋點點頭,感謝天竺送上的助攻,雖然時間稍晚,但這項一直想做卻沒能找到好的切入點的計劃還是順利展開了。
真菌當然是不存在的,這項行動基本上算是按需填空,給廣大群眾家里的寵物上一道保險,至于試紙——科學院造這東西其實還花了不少心思,主要是得防止民間有人看出來它其實啥也測不了。
當然,行動的大頭還是由于各地流浪貓狗對人類威脅非常大,故而趁末世沒來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
而老鼠算是捎帶上的,在蘇尋的記憶中并沒有這東西大規模泛濫造成嚴重威脅的事件,但考慮到未來的變異貓狗可能大規模減少,老鼠有可能出現失去控制的情況,故而還是趁此機會一并處理掉。
是的,食物鏈這種東西即使在末世也還是生效的,雖然會出現很多變動,但也會形成新的平衡。
也是基于此,蘇尋本來考慮將鳥類也放在這個名單里,最終還是放棄了,與天災肆虐的北美不同,國內是沒什么變異鳥大群的——或者說即使在文明年代國內的鳥類數量也處在堪憂的程度。
僅存的幾支鳥類集群,有一部分與一些蟲群互相牽制住了。
對于人類來說,相對于在天上飛來飛去的變異鳥,蟲群的威脅實際上還要更大一些。
與其擔心那些野生鳥類,倒不如想辦法削減一下家雞的存欄量,家雞也是鳥,而且比其它鳥類數量加起來都多。
在這件事情上,幾家制造軍糧的食品企業一直在以一個較高的價格收購農村的雞鴨牲畜,至于登記在冊的那些大型養殖場,也都早早有相應政策進行管制了。
面前的同事繼續說道:“目前這項計劃的阻力仍然很大,尤其以流浪貓、流浪狗的相關行動,無論國內國外都有很多動物保護人士提出了抗議,譴責我們虐待動物?!?/p>
“譴責就譴責唄?!碧K尋搖搖頭:“國內的按破壞防疫工作拘留,國外的想保護動物你問一下地址,咱們一人給他送個幾千上萬貓貓狗狗過去,愿意養就使勁養?!?/p>
來匯報的工作人員張著嘴不知道說啥,頓了幾秒鐘才接著匯報下一項:“各地建立的貓狗收容站已經開始接近滿負荷了,雖然有盡量征集新的場所,但總體上也并不充足,而且其中的管理并不完善?!?/p>
“上級想要咨詢一下蘇顧問這些多余的動物如果清理掉會不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p>
“不會,應殺盡殺,包括那些抵抗太激烈抓不到甚至有傷人傾向的,可以直接擊斃,不要讓戰士們冒險,別讓人沒倒在大災變,提前倒在狂犬病毒上了?!?/p>
“另外我之前說把動物寄出去也不是隨口一提,這些動物裝箱上船之后走到海里,如果大災變開始,它們是沒什么機會回到陸地的。”
現在不是心軟的時候,而且這里也沒有人會對這些動物心軟——人都要活不下去了,哪里會有人管這些流浪貓狗。
上級只是不太清楚大規模處理這些動物會不會產生靈力層面的隱患,至于輿論上——東方真正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不說輿論場的反應能不能影響他們的決定,這件事會不會被外界知道都要打個問號。
建立收容站已經是東盟為了顧及社會影響做出的努力了,基本可以說仁至義盡,雖然幾乎沒多少人知道每個收容站底下都埋著大量炸藥。
當然,倘若大災變沒來,這些炸藥就不會有起爆的可能,各地的收容站會就地轉型為大型貓狗寵物樂園,既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又為各地區添置了一個新的創收項目,一舉多得。
這人離開之后,秦昌找了過來,許是見到了剛出門那個工作人員,知道這邊剛才在談什么問題,于是也向蘇尋道:“其實我一直覺得把分散在各個家庭中的寵物也集中控制起來才對,如果大災變真的來了,就一起消滅掉,這東西不控制住還是會形成巨大隱患,在群眾生命安全面前不能心軟?!?/p>
蘇尋發現組織內在各種事情上都不缺強硬派,聽到他這個方案有點嘆氣:“這種工作可不好做了,捕捉流浪動物這一點還是天竺開戰帶來的契機,否則就這件事我們要承受的壓力就會比現在大很多?!?/p>
“而且只有喪尸是完全站在人類對立面上的敵人,是我們徹底無法共存的對手,而很多變異獸實際上是可以爭取的?!?/p>
“在很多時候,我們與某些變異獸也有共同的敵人,比如喪尸,比如天災?!?/p>
“其中,末世前的家養寵物變異獸就是最貼近人類的一種,尤其是犬類,有不少會與我們并肩作戰?!?/p>
在蘇尋的記憶中,前世就有一只軍犬進化來的變異犬王抵達了八階,庇護了一個基地很長時間,尤其喜歡別人喊它狗班長。
“我們的工作是困難而復雜的啊,不能一概而論,全都一桿子打死?!?/p>
秦昌沒再多說,轉而談起另一件事:“目前我們的護具工廠已經開足馬力投入生產,但總體產能上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如果以全東盟民眾為指標,那說杯水車薪也不為過。”
為盡可能多的人提供一套頭盔和護具,這件事并非是蘇尋首先想到的,而是由逐日項目的幾位成員提出。
這個方案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以蘇尋的經驗判斷,可能并不會起到想象中的效果——喪尸的攻擊手段實際上并不限于撲咬,對于擁有拇指的人類來說,抓握才是碾壓其它大多數動物的神技,而且這種神技也不是戴一雙手套就能限制的。
在這種情況下,且不說抓傷也會出現感染的情況,只要一被喪尸抓住或撲倒,那對方有沒有戴頭盔能不能咬傷人都區別不大了,尤其是在喪尸群追逐的情況下,畢竟人群混亂尚且會造成踩踏事件,以至于死傷慘重,更何況是喪尸?
而且喪尸的弱點僅限于頭部和心臟,對于大部分幸存者而言,直接破壞喪尸的頭部是最有效最便捷的一種選擇,如今要給喪尸戴上頭盔……
鐵桶僵尸有了,窩瓜這一塊要上哪找呢?
不過要說完全沒有效果也是不行的,除了那一點聊勝于無的防撲咬效果外,它好歹是護具,足以為許多幸存者提供一定的保護。
但想要大規模裝備,生產上就成了問題,即使再怎么克蘇魯,在這個靈力還不存在的世界,搞生產也是需要講基本法的。
——在2*30年的當下,東盟所有正常頭盔的每月產能也不過一千五百萬頂。
正常頭盔,平價的那種,沒啥防護力的。
“我們以軍工企業牽頭,集中了大量民間力量,并且開放了一些軍工技術指標,到大災變前夕,預計可以生產出五千萬套各式護具,這些東西裝備現役部隊是完全充足的,但民兵部隊就只能分地區了。”
“有些地方可以做到全員配發,而本地工業實力薄弱的地方,就只能分發給骨干,或者封存在避難所,等幸存者取用?!?/p>
看著相關記錄,蘇尋感覺略有些疲憊,用手搓了搓臉,回應道:“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這件事本身就有利有弊,沒必要苛求太多,對于預防措施上,手銬要好用的多,目前來看這個東西已經能做到人手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