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位于邸平里南面10公里處的美第9軍臨時指揮所內。
作為美第九軍軍長布雷迪正在里面表彰美第23團團長艾薩克,
“艾薩克,辛苦了,你們第23團做得非常好,在援軍抵達之前守住了砥平里,對于這一次你們第23團的出色表現,我一定會優先向邦克指揮匯報,并給予你們該有的獎賞。”
聽到軍長布雷迪的這番話,艾薩克整個人激動的不行,
“軍長,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隨后兩人稍微寒暄了一句,布雷迪就讓艾薩克先行離開了。
看著艾薩克離去的背影,布雷迪整個人無比感慨,他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副軍長澤維爾,
“澤維爾,真得不容易,之前咱們邦克指揮那邊可是三令五申,讓我們第9軍一定要守主砥平里。
差一點咱們就功虧一簣了,也不知道那些志愿軍的指揮官咋想的,一開始就用了2個師,如果早點派上炮兵團和3個師的兵力,我有理由相信砥平里在第二天就得失守。
果然冥冥之中幸運女神還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對于軍長布雷迪的這番論調,作為副軍長的澤維爾十分贊同,
“軍長,您說的沒錯,確實幸運女神站在了我們這邊。
眼下,砥平里已經徹底落入我軍手中,您覺得那些志愿軍會不會集結部隊進行反撲。”
面對副軍長澤維爾的這番擔憂,軍長布雷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澤維爾,我覺得你這番擔憂是多余的,目前整個砥平里地區由第24師進行防守,而且側翼還有騎1師,那些志愿軍拿什么來打,拿頭打么?
如果他們真敢集結部隊來打砥平里,那我就奉陪到底,勢必要在砥平里,一戰就給東線志愿軍打殘。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東線志愿軍指揮官但凡有點謀略和腦子的話,他的最優選擇必然直接放棄橫城,洪川,楊平,以空間來換取時間。
如果他們選擇以橫城作為防守點的話,那我軍就可以直接沿著楊平,拿下洪川,然后集結部隊將對方徹底的包圍在橫城一帶,也讓他們體驗一把被包餃子的滋味。
要是他們膽子在大一點,直接選擇突擊下珍富里,那這樣一來更好,我軍連包圍都不要了,直接派遣兩個師,守在橫城就行,不用10天,斷了補給的志愿軍必然不戰自亂。”
澤維爾聽到軍長布雷迪的這番話,面色狂喜,
“軍長,要按照您這個說法,目前東線志愿軍的額最優解只能是撤退,我現在倒是有點期待對方會怎么選擇了。”
...........................................
51年2月17日,由于砥平里一帶的作戰失利,志愿軍與北韓人民軍方面進行短暫的溝通后,達成了一致,開始有序的從運動戰轉入到全面防御戰中。
尤其是他們采用了東線志愿軍提出來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做法。
從橫城開始,到38線一帶布置了3道防線,預期目標便是要每一道防線堅守40天,總計在堅持2個月,為第二批作戰部隊集結和反擊爭取時間。
而東線志愿軍方面,38軍,40軍,42軍,39軍,作為第一梯隊撤離了橫城,在楊平,洪川對面的漢江北岸構筑了一條防御戰線,其目標就是組織美軍的北上。
2月19日,美聯合軍率先對東線第一道防線進行了猛攻。
李云龍所率領的38軍,就在漢江北岸阻擊對方的猛攻。
由于北韓人民軍的作戰能力有限,經常他們鎮守的防區在受到美聯合軍的進攻后,就會一觸即潰。
這就導致志愿軍各部時常處于救火狀態,為他們的防線擦屁股。
這也讓李云龍對于他們北韓人民軍所表現出來的戰斗力頗為無語。
好在東線志愿軍各部發揮的還算不錯,利用熟練的配合和出色的戰斗能力,將美軍擋在漢江北岸。
這使得美聯合軍的進展十分緩慢,到了3月6日,他們才堪堪拿下楊平,突破漢江。
在獲悉前線進展緩慢后,作為美第8集團軍指揮官的邦克,第一時間在西線,調集16個師的兵力,再次發動了猛攻。
而志愿軍方面則采取了大縱深的車策略,開始呈階梯式進行防御。
讓第一梯隊的幾個主力軍開始朝著后方進行快速轉移,讓第二梯隊繼續頂上防御。
到了3月14日凌晨,由于考慮到美聯合軍的兵峰過盛等問題,志司以及北韓人民軍方面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后,直接放棄了漢城,直接將這座南韓重要城鎮給讓了出來。
15日正午,美聯合軍拿下了漢城,到了23日,美聯合軍相繼收復議政府,加平等地。
截止到3月底,志愿軍以及北韓人民軍都已經轉移到了38線以北區域,
到了4月中,志愿軍后續的增援部隊,第19兵團和第3兵團相繼抵達了前線,東線的第9兵團也休整完畢,并重新返回前線。
美聯合軍方面,考慮到志愿軍援兵已至,再加上自身損傷也不小,需要一些時間進行恢復和休整,故而停止了追擊。
到了21日,戰線似乎又恢復到了抗美援朝第3次作戰前夕的模樣,隨著雙方停止作戰,抗美援朝第4次戰役徹底宣告結束。
而在第4次抗美援朝戰役期間,美聯合軍總指揮因為一些不當言論而被撤職,接替他的則是時任美第8集團軍指揮官的邦克。
邦克在成功上位后,便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一改之前邁克阿嗇的那些弊端,開始將自己那套殲滅戰的理論更好的宣傳了下去。
志愿軍最強大敵人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