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起來了嗎?”
翌日清晨。
李犰剛一醒來,就聽到外頭有響動。
卻不想,這剛一起身,就看到李堯、老陳正趴在門口,撅著腚往外瞅。
“老陳,你往邊上挪挪,還有,你呼吸聲吵到我了!”李堯用身子擠了擠旁邊的老陳,透過門縫打量著外頭的幾人。
“哎,老陳,你說這燕王殿下到底幾個意思,他到底是真對小蠻兒器重,還是想要對他有所圖謀?這怎么一大清早的就派人又是送東西,又是請他王府,不是說讓小蠻兒在宅院里好生讀書,咋又來攪擾?”
老陳被他擠開,撇了撇嘴:“小的哪能知曉皇子王爺的心思,小的要是真能看透那些大人物的心思,還至于給您當奴仆嗎?”
“嘿,你這小子,怎么著,這是想造本少爺的反了,你說說這些年本少爺有虧待你嗎?”李堯抬手就打,一回頭。
不知何時,李犰已經站在了他身后,嚇了他一跳。
李堯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跨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的茶壺倒了杯茶遞給他:“這不進京都,我還不知道你居然這么受歡迎,這么厲害,哎,正好趁這時候,你給我好好說說,你到底是用了什么法子,讓賀將軍、何校尉,還有燕王殿下都對你另眼看待的。”
又是為他解圍,又是宅子相贈。
就連黃金白銀,也是成百上千的送。
這還沒怎么著呢,李犰就發了一大筆財,這能不讓李堯心生好奇。
李犰接過茶盞簌了簌口,簡單的洗漱一番,換上了一身干凈的衣裳,漫不經心說道:“昨天晚上你又在我房里睡了?”
“咳……”
李堯有些尷尬。
自從出門后,他就一直和李犰擠在一個房間。
美其名曰保護李犰安全,實則他是怕自個兒一個不注意,在睡夢中就被人給抹了脖子,一命嗚呼。
李堯輕輕一拍桌子,一本正經:“不要顧左右而言他,認真回答本少爺的問題!”
“燕王府不是你能進的,燕王也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簡單,那么容易應付,你離他遠一點,再有兩日便是開考日子,好好溫習課業,后日好好發揮,走正經仕途,不要想著其他途徑,這于你無益,”李犰說著,打開了房門。
隨著門一打開。
何吉光和幾名王府太監立馬涌了上來。
見狀。
李堯癟了癟嘴,滿心不悅,小聲的吐槽:“憑什么你就能依附權貴,我就不行,本少爺才華橫溢,英俊瀟灑,誰見了本少爺不喜。”
“少爺,您吶,就不要絮叨了,李犰少爺這么說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也不會害您,”老陳在旁陪著笑,將下人送來的早點捧到他面前。
“出門前,老爺一再叮囑,凡事都聽李犰少爺的,您就聽一聽老爺的囑咐,莫要一意孤行,這是京都城,不是全州城,您和李犰少爺應該相互幫助,互相扶持才是。”
聽著老陳的一番話,李堯更是不悅。
眼看著李犰和何吉光等人走了,李堯又氣又急。
往日李犰不論去哪,都帶著他。
可這會兒到了京都城,李犰總是特立獨行,把他撂在一邊,好像他是什么累贅似的。
李堯越想越不舒服,吃了幾口早點,直接撂下筷子:“不行!本少爺也得想個法子,爭取得到權貴們的支持,就算不能依附燕王,本少爺怎么也得追隨其他皇子,或是朝中的大人們,要不然往后本少爺豈不是要和他差距越來越大?”
“少爺,您這……”
“這這這,這什么這,不是說那高云客棧的老道士曾經是個三品大員,還是什么龍鳳十年的狀元公?李堯眼珠子一轉,來了主意。
“他既然做過官,而且還中過狀元,肯定有不少的經驗,對于朝局也肯定有一番獨到的見解,本少爺就去找他,請他指點迷津,看看本少爺應該追隨誰較好。”
李堯說罷,一溜煙功夫跑出了門。
老陳趕忙拿起折扇,又取了些銀兩,火急火燎的追了出去。
……
何吉光與李犰一路有說有笑,來到了云霄酒樓。
雖是清晨,但云霄酒樓內卻擠滿了人。
其中有不少舉子,正聚在一塊討論詩詞歌賦,高談闊論,不知疲倦。
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進了酒樓不要酒不要菜,喝著茶就著幾樣糕點,眼前飄忽不定。
“李先生,殿下就在樓上雅間,殿下交代了,您來了不用稟報,直接上去就行,”何吉光將李犰引到樓梯口,笑盈盈的請他上樓。
“有勞。”
李犰朝他作揖行了一禮,回頭瞬間。
那角落里似有異樣眼光正匯集在他身上,隨著他轉頭看去,那些人又看向別處。
他這剛一上樓,那角落里的幾人對視一眼,便有一人悄然而去。
“這是誰啊,居然能上樓。”
“嗐,他你都不知道,你啊,白在京都城待了。”
“這個人姓李,單名一個犰,這人可厲害得很啊,昨個兒晚上他當街攔下太子殿下,當面指責太子殿下當街縱馬驚擾百姓,讓太子殿下下馬向受驚百姓賠禮!”
“不僅如此,昨個兒夜里燕王殿下如往常一般,與一些有識之士在府中暢談,這李犰也被邀請入府,太子殿下也去了,要為昨天晚上的事嚴懲于他,你猜怎么著,此人膽大如牛,竟敢當眾讓太子殿下下不來臺!”
“太子殿下勃然大怒,讓他跪下,結果他非但不跪,還怒懟太子殿下,氣得太子殿下要打他三十鞭子,最后還是燕王殿下惜才,要代他受這三十鞭,太子殿下這才饒了他。”
“哎喲,那可了不得,難怪燕王殿下如此器重于他,竟是讓他上樓,想來燕王殿下這是想要提拔于他。”
“了不得?你這話可就錯了,怒懟太子,與太子作對,太子殿下往后能不給他穿小鞋,能不想法子整死他?要我說,他啊,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因為自己的狂妄付出沉痛的代價!”
“我聽說,他也是此次春闈考生……”
隨著李犰一上樓,底下炸開了鍋似的。
不一會兒功夫,整個京都城輿論四起。
李犰之名,在短時間內傳遍了京都城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