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世界里,發(fā)育不良的屠小蟬倒霉透頂,在捉迷藏獲勝后從草垛鉆出來的瞬間,被那個人高馬大的熊孩子隨波隨手拋出來的一根木棍擊穿了額頭,身死當場。
身在這個世界的老爺子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他一旦死去,寄居在他體內(nèi)那位的那位修士,神魂也難保全,所以那位修士就打算在他身死道消之前找個弟子繼承衣缽。
這兩位共用一個身體,根本不存在秘密,老爺子知道他的手段,希望他能在自己的后人中尋找一位有資質(zhì)的孩子來繼承衣缽。
那位知道這么做的后果,可不敢冒天道之大不韙,直面天劫,可是......無奈自己情況特殊,此時寄人籬下,即便不冒險也撐不了幾年。
在老爺子一番軟磨硬泡之下,那位一咬牙應了下來,拼上了大半條老命打開了一條空間通道,趕巧兒,找到了錘死的屠小蟬,就把他給拖了過來。
兩個世界,兩個太爺爺......
屠小蟬聽得云里霧里,半晌后這才想到一件事,張口問道:“這里有我的爹媽嗎?”
“六十年前我的家人全都死于戰(zhàn)亂,當時你爺爺還是個孩子,所以你父親根本就沒出生。”
爹沒出生,媽肯定也不是自己的媽......
想到再也見不到爹媽,還有爹媽找不到自己焦急難過的樣子,屠小蟬鼻子一酸,淚水噴涌而出,順著臉頰吧嗒吧嗒的往碗里面滴。
“我還能回去嗎?”
“短時間之內(nèi)肯定不行,那位高人本源不多已經(jīng)沒有能力再開一次傳送門,恐怕你以后就只能留在這里了!你跟他好好學本事,等你突破練氣七重,到達‘合道境’,就有能力感應空間節(jié)點,進入平行位面,回去見你的爹媽。”
“空間節(jié)點是什么東西?”屠小蟬流著眼淚道。
“遇上位面碰撞,空間亂流造成時空錯亂,空間節(jié)點這東西就會隨機出現(xiàn),經(jīng)常有人在毫無知覺的情況穿越,平行位面之間存在趨同性,穿越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尋,如果穿越人的身體靈魂在兩個世界同時存在,屬于雙相穿越,一方穿越過來,這個位面的相同體就會遭到排斥,有可能會進入對方位面,也有可能被卷入時空亂流,穿越雙方的親友關(guān)系會發(fā)生變化,但是父母不會改變;像你這種情況,這邊肯定有一個相同頻率的靈魂,卻沒有相同的肉身,有些空間節(jié)點可能會長期存在,要是能找到的話,你可以過去看看,平行位面不止一個,也不會太多,去到哪里全憑運氣。”
“呃......”
老爺子的這番話太過不可思議,屠小蟬都聽傻眼了!
憑他的那點知識儲量,哪聽得懂這個!
他偷聽了太爺爺和那位的對話,知道太爺爺沒騙自己,那位把自己拉過來的時候確實耗費了大量修為,沒能力再來一次。
家回不去了,很可能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希望爸媽不要因為自己的失蹤太悲傷。
他一個半大孩子沒那么豐富的情感,甚至還有點沒心沒肺,糾結(jié)片刻就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又把骨肉離別母子情深拋之腦后。
不過很快他又想到一件事。
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爸爸沒出生,但自己的媽媽應該是存在的,如果兩個世界相差不大的話,自己得去姥姥家一趟,看看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媽媽。
......
“太爺爺,你說的修行真能長生不死嗎?”
兩天后屠小蟬兩眼迷茫的看著太爺爺。
老爺子點點頭道:“這要看你怎么理解了,人包裹肉身和靈魂兩部分,肉身終會腐朽,可以長存但無法永存,要是能盡早清除寄生在人體的尸蟲,很容易就能突破壽元極限,而靈魂的每一次轉(zhuǎn)世都會被清除全部記憶,修行者追求的永生通常是神魂不魅記憶永存。”
“你有幾世記憶?”
“我一武夫沒有修行資質(zhì),只有這一世的記憶。”
“尸蟲是什么東西?”
“尸蟲是多種處于靈魂形態(tài)以人類元氣喂食的小蟲子,道門把這些蟲子統(tǒng)稱三尸九蟲,九是數(shù)之極,并不是說只有九種,這些蟲子不但吞噬元氣腐朽肉身,還能擾亂思維,放大**......”
“靈魂狀態(tài)不就是鬼嗎?”
“沒錯,這些不具實體的尸蟲由**所化,寄生于靈魂,隨靈魂輪回投胎出入陰陽,后來隨著宗教理論體系的發(fā)展,逐步演化成因果、業(yè)力、命運的一部分,用以掌控一個人的陽壽,滅殺尸蟲等于是擾亂因果,干擾命運,尸蟲的本質(zhì)就是最弱小的魔鬼。”
“殺尸蟲難不難?”
“這個倒是不難,道門就有斬殺三尸蟲的辦法,效果不是很理想,斬殺尸蟲的真正難點是找到它們,只要你能通過內(nèi)觀看見體內(nèi)的尸蟲,就說明你的精神力和精神運用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憑借念力很容就能把尸蟲驅(qū)除或者是抹殺,甚至是轉(zhuǎn)移到別人體內(nèi),這么做雖不能殺人于無形,卻能迅速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令其**戰(zhàn)勝理智,利令智昏。”
屠小蟬學著《地道戰(zhàn)》里的高司令,翹起大拇指:“高,這招實在太高了!”
隨后他接著問道:“怎樣才能做到你說的神魂不昧,記憶永存?”
“傳說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為了修仙資源和眾部落大打出手,最終獲勝,獨占玉膏,以此控制天下修行者,那個時代的修行者叫‘巫’,你有沒有覺著這情節(jié)很耳熟?”
“是有點耳熟,怎么聽著有點像西游記里的王母娘娘,用仙桃控制仙人得的套路。”
“嗯,自打軒轅皇帝飛升留下《金甲玉章》和《陰符經(jīng)》至今已有五千年,期間修真界衍生的大小修行流派數(shù)百之眾,不同流派衍生出來的修行法門不勝凡舉,如今中原留存所有的修行門派,修煉的核心理念都離不開《陰符經(jīng)》和《道德經(jīng)》兩部經(jīng)典,內(nèi)求,外求和借力三種修行體系。”
“玉膏呢?”
“軒轅皇帝飛升以后玉髓也隨之銷聲匿跡,傳說后來現(xiàn)世過幾次,都是曇花一現(xiàn),不辨真假,秦漢以玉石雕刻圓盤,收集露水叫做盛露盤,宋朝有方士琢磨出玉石軟化的法子,液化玉石為漿,吃了能不能長生不好說。”
“就算還有這東西,得到的人也不會之聲,那......什么是內(nèi)求,什么是外求,什么又是借力?”
“內(nèi)求你可以理解為開發(fā)自身潛力;外求就是采氣吐納練氣,也就是練氣;借力就是借外力達到利于己身的目的,多屬于宗教類手段,觸及靈魂層面,現(xiàn)如今的佛道兩門都是這么干的,這三者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煉體、煉氣、煉神。”
“佛門和道門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時至今日佛祖、道祖跟佛門、道門基本沒啥直接關(guān)系,兩教不過是借兩位圣人的名頭忽悠人,說白了兩教的內(nèi)核完全相同,都是修行者的一種保底手段,要說他們的真正區(qū)別可能就是忽悠人的話術(shù)有所不同。”
“保底,保什么底?”
“你聽過《封神演義》,就該知道,修仙界里仙看不上神,《封神演義》里面的仙人都不愿上封神榜,宗教......就是為造神而生,修仙虛無縹緲,成神就是修行者為防止竹籃打水一場空,給自己留的后路。”
奇奇怪怪的東西總是能勾起小孩子的好奇心,屠小蟬眼冒精光盯著老爺子道:“太爺爺,你和我說說都有什么法子?”
“好!”老爺子正等著呢,眼見這小子來了興趣,當即便給他解釋起來。
“修行界有一種保留前世記憶的法子叫奪舍。”
“佛門有三身、破瓦法,道門也有不少類似的法子,但往往很少有人刻意修行。”
“為什么不修行?”
“那是因為道門跟下面聯(lián)系密切,高功死后基本都轉(zhuǎn)做了鬼仙,在下面謀一份差事。”
“下面是哪里?”
“下面,自然是人死后去的地方。”
“哦,陰間、地府?”
“嗯,現(xiàn)實中妖魂和陰神奪舍相當普遍,他們往往能保留大部分前世記憶和部分神通。”
“聽你這么說,奪舍好像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
“這事聽起來簡單,真正能做到完美奪舍的卻少之又少,否則這世界早就亂套了!奪舍至少要滿足四種條件里面的一種。”
“什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