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
老朱看到那口鍋內的鹵蛋與鹵鴨腿之類的,咽了口唾沫,兩眼直冒光。
這東西在后世興許沒啥稀奇的,可在大明,還是洪武朝這個時間段,鹵制類的食材,只能所有,但跟眾所周知的鹵制食品,是兩碼事。
也就是在大明中后期,才有了相關鹵制食品的記載。
鹵菜雛形可追溯至先秦。
宋代《山家清供》明確記載了以鹽、酒、椒、桂等調料鹵制食材的技法。
明朝繼承前代烹飪傳統,具備成熟的鹵制條件。
“咱見過燒雞腿,燒鴨腿,這將鴨腿放在鹵水中浸泡,咱還是第一次見!”
“還有那泡在鹵水中的雞蛋,是不是就是墻上貼著的鹵蛋了?”
老朱頗為嘴饞地站起身,來到柜臺前,見鹵湯鍋里放著一個夾子,旁邊還有一摞厚厚的盤子,便自己動手夾了一個鹵蛋。
也就在此時,店掌柜炒好了兩盤炒米粉,隨后端著米粉,自廚房走出,端給了那兩名等候許久的儒雅青年。
老朱剛拿一個盤子,又夾了兩枚鹵蛋,還有三個大鴨腿回到朱雄英所在的位置,店掌柜便來到了幾人跟前。
“幾位客官,不知道想吃點啥?”
店老板臉上有點橫肉,濃眉大眼,鼻梁略高,滿身煙火氣,距離老朱等人兩米開外,笑呵呵地問道。
老朱瞅了瞅貼在墻上的菜單,又盤算了下價格,這才開口道:“給咱來瓶快樂水,咱妹子還有大孫,來兩瓶娃哈哈?!?/p>
“還有,這這蛋炒飯、炒米飯啥的,都給咱上一份,咱都嘗嘗!”
摳搜的老朱,也是下了血本,想嘗嘗這在宮中沒吃過的美食。
僅是聞味,老朱就知道,這些東西不會難吃了。
由于老朱把菜單上的主食都點了,故而朱雄英與馬皇后也就不用再點其它東西。
“的嘞,不過咱可先說好,咱店里的所有食物,可不許浪費,若是吃不完,幾位貴客可以帶走?!?/p>
店掌柜應了一聲,便回到了廚房。
“叫這么多,吃得完么你?”
馬皇后壓低聲音,瞪了眼老朱。
老朱嘿嘿一笑:“咱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又見到這以前沒見過的東西,肯定都得嘗嘗?!?/p>
“妹子,咱給你開娃哈哈!”
“還有咱大孫的……”
說著,老朱將兩瓶娃哈哈推到了朱雄英與馬皇后跟前。
朱雄英自始至終,都將目光停留在店掌柜身上,此刻正在找合適的機會,給店掌柜看一眼信物。
正當老朱拿起筷子,準備吃鹵蛋的時候,另一桌的兩名青衫儒雅青年,突然開始嘆氣起來。
“都怪那朱重八,如果不是他,李兄你我二人,何故會淪落至此?”
兩人都是書生打扮,看上去文質彬彬的。
“王兄小聲道,切莫被旁人聽了去,若是傳到了圣上耳中,肯定要誅你九族!”
被稱作王兄的青年,看上去頗有幾分血性,竟敢光天化日之下,怒噴朱元璋。
老朱自然是被兩人的對話,給吸引到了。
特別是聽到對方提到自己的時候,面色當即就變得凝重起來。
另一名被稱作李兄的青年,左顧右盼一番,恰巧看到老朱正看著他們,連忙解釋道:“這位先生莫要見怪,我與王兄皆是讀書人,奈何當今圣上取消了科舉制,導致我兄弟二人苦讀寒窗多年,全然成了無用功。”
“我這兄弟脾氣大一些,說了些不該說的話,還望先生莫要外傳。”
說話之前,這“李兄”自懷中取出兩枚銅板,小心翼翼地站起,而后放在了老朱桌上。
緊接著,“李兄”便又小心翼翼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然而,那“王兄”脾氣似乎的確不好,見“李兄”這般行事,“噌”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大步來到老朱跟前,一把將兩枚銅板又給拿走了。
“李兄,你在怕什么?”
“吾輩讀書人,為了不就是報效國家,成為國之棟梁么?”
“可你看看,咱們窮極一生,讀了一輩子的書,以為能報效大明,能出人頭地,結果倒是成了一場空。”
“當初你我二人變賣了家產,進京趕考,可剛到應天,那朱重八就取消科舉,憑什么?”
很顯然,這“王兄”早就憋了一肚子氣。
洪武六年,老朱下詔停罷科舉,這讓當時的不少讀書人,家破人亡,郁郁而終。
接連的一番話,讓老朱面色再次漲紅。
先前的大乾傳的事,本就讓老朱憋著一口怒意,現在又聽到有人敢這么大聲指責他這個大明皇帝,他如何不怒?
好在馬皇后見老朱要發作,敲了敲桌子,示意老朱先聽下去再說。
老朱心領神會,深吸了口氣,瞪了眼那“王兄”。
朱雄英靜靜地坐在馬皇后身邊,覺得這“王兄”也是頭鐵,敢在老朱面前,指責老朱不是的,除了馬皇后與朱標,就只有他朱雄英了。
“王兄消消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圣上何許人也,其所做任何事,定然有他自己的思量?!?/p>
“圣上驅逐達擄,恢復我華夏江山,可稱千古一帝,若非圣上,咱們這些人,恐怕曝尸荒野了?!?/p>
那李兄的性子,明顯與“王兄”相反,頗為謹慎,不敢指責老朱的任何不是,盡然是說好話。
由此可見,這人有些怯懦,三分精明,七分虛偽。
王兄聽完李兄的一番話,便更加生氣了:“那又能如何?取消科舉,當年那般突然,不曾提前告知我等,豈不是坑害了不知多少與你我這樣的讀書人?”
“他朱重八高坐奉天殿,又怎會知曉,咱們這一生,除了讀書吃飯,就是在讀書吃飯,若讀書沒了出路,這連討生活……都難!”
朱雄英聽到這王兄所言,覺得并不是沒有道理。
讀書人,多數都是全家供養一人,或是供養幾人。
甚至有些小村子,會舉全村之力,去供養一名讀書人,希望其能夠出人頭地,以此來得到高額的回報。
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便是當前讀書人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