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天降大雪,一連三日,連綿不絕!
北國風光,萬里雪飄,長安的下雪天是靜謐的,棉花還只是一種觀賞花草,沒有厚實的棉衣避寒,在大雪紛飛的日子外出可不容易。
學塾停課了,這是昨日回來時老師告訴他的。
緊了緊上身的衣領,病已將窗戶關閉,他只是一個不被人重視的普通宗室,皇室能奉養(yǎng)他已經(jīng)仁至義盡,想要用用不完木炭取暖,純粹是想多了。
他將被子裹在身上,看著已經(jīng)漸漸熄滅的火盆,他想要出去居住的想法越發(fā)緊迫。
自己有溫馨的家,有逗人開心的侍女,更有不少錢財,自己在這里純粹是受罪。
但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不久前的動亂被朝廷定性,稱之為‘燕蓋之亂’燕,燕王劉旦。蓋,鄂邑蓋長公主。
至于上官桀父子和丁外人,則成了被人不齒的賊子。
這場動亂歷時三月終于結(jié)束,被牽連人數(shù)越來越多,還好朝廷及時叫停,并下詔赦免了那些被牽連的人,自此終于在不久前徹底結(jié)束。
但讓他意外的是桑弘羊不但沒事,還升官了,朝廷下旨桑弘羊舉報有功,讓一場陰謀敗露,封為關內(nèi)侯。
終于,當初的四大顧命全都封侯了,雖然只是一個關內(nèi)侯。
另外霍光舉薦桑弘羊主政少府,管理大漢財政,但不知為何被桑弘羊拒絕了,以自己病痛纏身而拒絕。
最后朝廷無奈,準許他回家休養(yǎng),但為表其功,擢拔其長子桑遷為水衡都尉,負責管理上林苑,兼管部分稅收、皇室財政收支以及鑄錢等事。
水衡都尉與大司農(nóng)、少府并行,為朝廷三大財政機構之一,是漢武帝劉徹設立。
當病已得知此事大為吃驚,雖然那日在蘇武府上被蘇武點撥,他相信桑弘羊只要不傻,肯定會有所動作。
讓他吃驚的是桑弘羊竟然如此決絕,不惜以身入局,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不但沒有牽連,還直接封侯了?
這讓他對史書上留名的這些人心中更是忌憚,但也長舒了口氣,桑弘羊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做為劉徹留下來輔佐少帝的輔臣之一,并且多年來主持國家財政,制定稅收政策,施行鹽鐵國有,他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有他在,哪怕現(xiàn)在辭官休養(yǎng),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霍光。
桑弘羊或許知道現(xiàn)在正是霍光獨攬大權,需要清除異己,大肆攬權的時候。在上官桀父子,鄂邑公主死后,自己絕對不是霍光的對手,所以他選擇急流勇退。
“不能小瞧任何人啊!”病已嘆道。
不過讓他欣慰的是,蘇武之子蘇元沒事了,上次出宮回家,蘇武親自上門道謝,并且承諾今后有事他絕不推辭。
但另一件卻讓朝廷又起了波瀾,原因很簡單,就是丞相田千秋女婿徐仁在處理‘燕蓋之亂’余孽時對一些牽連之人量刑較輕,將一些參與謀反的人定為無罪,且釋放。
這本來沒什么,首惡已除,其實朝廷對這些牽連的人也不會太過重視,且還在朝廷下詔赦免的情況下。
然而在此案件復查的時候被御史彈劾,認為他有釋放謀反者的嫌疑。
侍御史上書彈劾處理此案的王平和徐仁二人,這下做為丞相的田千秋坐不住了,王平是誰他管不著,但徐仁是他的女婿啊。
他數(shù)次尋找霍光求情,但每次霍光都是不置可否,但不說話就是默認了,霍光是傾向治罪。
眼看霍光揪住此事不放,老實人田千秋怒了。
大家都清楚,老實人一般不發(fā)火,一旦連老實人都發(fā)火了,那可不是輕易能平息的。
就算女婿徐仁就算判錯了案子,最多也只能說是能力不行,怎么能扣上謀反者帽子?
這讓他瞬間清醒過來,這是霍光認為自己解決了上官桀等人,自己這個丞相礙眼了,想要一起收拾了不成?
老實人也是有脾氣的,既然你霍光不能容人,那老夫也就不客氣了,真以為老夫這丞相一坐這么多年是白做的?
唯唯諾諾多年,他打算反抗一次,待召集了所有兩千石官員,準備重新審理此案。
本以為憑借自己做了多年丞相威望,大臣們多少會給自己一些面子。但讓他瞠目結(jié)舌的是,沒有一個人同意。
是的,所有官員一致認定徐仁有罪,這讓田千秋氣的差點背過氣去。
所有大臣其實是同情這個老好人的,但這件事情明顯是大將軍在幕后,大將軍現(xiàn)在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敢在這個時候觸霉頭,不想活了?
所以,只能對不起這位老實人丞相了,誰讓他看起來更好得罪呢?
霍光聽聞此事后大為高興,因為他還沒有出手就贏了,這讓他重新認識到自己在朝廷的威望,面對田千秋他決定給對方一個教訓。
怎么教訓的呢?
擅自召集兩千石官員議事。
這是什么罪名?作為丞相召集官員議事什么時候成了罪名了?
如此可見霍光確實有些飄了。
就連他的心腹,最忠誠的小弟諫議大夫杜延年都看不下去了。
有人說杜延年不是霍光的小弟嗎?怎么還敢頂撞大哥?
杜延年乃劉徹時期酷吏杜周之子,但與其父親相反的是,他反對動用酷刑,反而提倡量刑從寬,之前曾多次以諫議大夫的身份勸諫霍光,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
在杜延年看來,丞相田千秋身為丞相,你卻以對方擅自召集百官議事為由處罰對方,這簡直就是荒唐,這讓天下人如何看你?
但霍光聽了嗎?霍光聽了,但也沒聽,他只是采納了一部分。
對徐仁的處罰沒有變,但卻沒有再針對田千秋。是他不想將田千秋治罪甚至罷免嗎?當然不是,田千秋在大漢的人緣極好,甚至小皇帝都頗為敬重。
要是他因此事引來小皇帝厭惡,實在是得不償失,今后有的辦法收拾此人。
不久前,徐仁知道自己因此獲罪后,不堪受辱,自殺而亡。
女婿死了,田千秋怎么做的?讓人意外的是田千秋什么都沒做,之后朝堂上很少再見到他的身影,自此霍光大權獨攬,外朝幾乎成為了擺設。
而以霍光為首的內(nèi)朝獨霸朝廷,政令幾乎全出自霍光之手,以臣子之身,治理天下。
短短三月時間,朝堂先是‘燕蓋之亂’緊接著又是內(nèi)外相斗,不過這和病已的關系不大,并且他很快就沒時間關注這些了。
因為接下來即將發(fā)生的事情,就連他都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