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死了?”楚寧低聲問,聲音嘶啞,眼神空落,如在追尋一個未敢確認的答案。
李敬安靜默片刻,緩緩搖頭,語氣低沉壓抑:
“不,暫時……只鎮住了他。”
他撩開破碎戰袍下的傷口,目光凝住那枚尚存余溫的封紋符片,聲音冷冽如霜刃:
“要徹底滅他,還得靠你。”
楚寧沒答,只是垂下眸子,指尖緩緩摩挲頸間那枚狐首吊墜。
吊墜透著冰冷,泛起淡藍晶光,雕刻精致細膩,仿佛下一瞬便會躍出一縷靈狐幻影。
他掌心覆上吊墜,指骨微顫。
忽然,一道若有似無的觸感拂過手腕,如同某只熟悉的小雪狐,悄悄用額頭蹭他的肌膚。
心神一震。
下一刻——
“唔……!”
楚寧胸腔一緊,猛地低咳,身形踉蹌半步。
池底裂隙中,一縷暗紅火光悄然竄起,似蛇如蛭,沿著大地陰影沒入他足底,熾灼而上。
那是詛咒的毒焰。
劇痛如萬蟻噬心,經絡中烈焰攀爬,神魂震顫欲裂。
“楚寧!”李敬安臉色一變,翻掌甩出一枚青玉丹藥,“別亂動!運氣壓制——血咒!”
楚寧強忍劇痛,運轉真氣強行鎮壓那熾灼之力,一口吞下丹藥。
剎那間,一股森寒冰意涌入四肢百骸,將那燃燒經絡的火蟻壓成死灰,暫止劇痛。
他粗喘著,抬眼看向李敬安,眸中雷芒隱現,已不再是絕望,而是徹骨的殺意。
李敬安俯身,從被雷霆劈裂的地面中拈起一片殘破銅片。
銅片上,“淵”字殘痕依稀可見,周圍隱有古邪紋蜿蜒,仍透著王林未絕的氣息。
“這是他臨死前留下的血咒引。”李敬安聲音低冷,目光如刀,“你毀了他的肉身,滅了血池,可他那口魂念,還在咒你,要拉你共沉血淵。”
他抬手,將銅片拋入火焰,火舌噬咬銅片,邪紋化作灰燼隨風散盡。
楚寧垂眸,雷芒在瞳底一閃而沒。
“共沉血淵?”他輕輕冷笑,聲音如冰雷破夜,“那便看它……吞不吞得下我這霜雷。”
他緩緩站起,雖身形微顫,雙膝微曲,但眼神冷冽如霜,步伐沉穩如山。
夜色未褪,東方天際,已透出一抹微弱的魚肚白。
焦黑的大地上,風起——卷走焦骨殘血,也卷散這漫天的煞氣與詛咒余燼。
天邊那道晨光,如劍劈裂夜幕,斬開云霾,映亮楚寧孤行于廢墟中的身影。
他走得緩慢,卻無一絲遲疑。
這場戰斗已近終章,但他心中,卻只有無言的悲意與徹骨的寂寥。
他知——王林未死,已化作血咒藏于己身,伺機反噬;
青璃未醒,她殘魂遠逝,只留冰痕一縷,隨他胸前。
他不能倒,不能退,也不能停。
因為,這仇未盡,這路未完。
李敬安一身塵土,步履蹣跚地在斷壁前緩緩坐下,背脊靠上冰冷殘磚,閉目調息。
晨光透過崩塌的穹頂灑落,將他滿是裂痕的衣衫映成一層殘金,蒼老,卻未熄去那隱忍的光輝。
他緩緩睜眼,望向天際那抹初白的晨光,聲音低啞如風中老鐘:
“這一劫……總算過了一半。”
楚寧靜立焦土之上,肩披殘風,掌心覆冷。
血霧已散,煞氣已去,可心頭枷鎖,卻如寒鐵釘骨,寸寸生疼。
他凝望那殘破血池,目光如鐵,神色如寒淵。
戰火余燼未盡,天地間唯余焦土與血雨初凝的溫度,像是死寂后的喘息。
忽而,李敬安低聲開口,一句不經意的話,輕如夜雪覆荒原,卻擊碎死寂:
“極北有山,名曰‘蒼闕’。”
楚寧微微一震,緩緩轉頭。
李敬安抬起滿是裂痕的手掌,指尖輕點那枚狐首吊墜。
“那是青瞳雪狐的祖地。傳說,圣子魂散不滅,其殘魄可歸于圣地靈柩,借‘朔月冰魄’之引,有一線……復蘇之機。”
空氣像是驟然凝結。
楚寧心頭一震,眸底雷煞轟然點燃,聲音低沉,帶著壓抑不住的顫意:
“此言……當真?”
李敬安沒有立刻答。
他緩緩扯開酒壺封泥,將烈酒傾在肩頭那深可見骨的傷口上,辛辣嗆鼻,白煙裊裊。
悶哼一聲,神色卻前所未有的清明堅毅。
“我不知真偽。”他低聲道,聲音如石落寒潭,“只是昔年荒北舊史,有此一說。”
“蒼闕……”楚寧呢喃出聲,目光如夜幕極光般鋒利而執著,在破碎的世界中,透出一抹不滅的希望。
風聲穿過焦土廢墟,卷起殘煙殘灰。
楚寧緩緩抬手,背后銹刀鏘然拔出,刀身映晨輝如雪,插入焦土。
刀鋒沒地,雷紋激蕩,一道冰晶自刀身蔓延開來,繪出狐尾之形,森寒凌冽。
他眼神如霜雷交織,低沉開口:
“王家——我要讓他們明白,何為真正的螻蟻。”
話音落下,殘夜終破。
青陽縣,晨風初起。
昔日權勢滔天、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的王家,終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府邸化作焦土,暗樁盡被拔除,宅院焚毀成灰。
火光曾沖天而起,血霧翻騰蒸騰,如替這座城池洗去積壓二十載的沉霾。
“王家完了!”
“楚寧滅了王林!”
“青陽,終于清凈了!”
百姓奔走相告,街頭巷尾喧騰如潮。
沉寂多年的笑聲,在這晨光中復蘇,如冬雪初融,春潮初涌。
城東布莊門前,久違的叫賣聲絡繹不絕;城北糧行外,老翁搓手呵氣,眼角含淚笑道:
“二十年……二十年沒見過這樣的好日子了!”
城西私塾中,孩童們朗聲誦讀,稚嫩的聲音穿過窗欞,隨晨風在巷陌間回蕩。
而這一切,皆因一人——楚寧。
王家傾覆后,武侯府接管王氏產業,楚寧親自主持,將王家多年搜刮的田契、商號與金銀盡數交付縣衙,設立“青陽賑濟司”,賑災濟貧,修路建學,還諸百姓。
“取之青陽,還于青陽。”
這八個字,自他口中落下,便在民間傳開,成了百姓口口相傳的佳話。有人自發在家門立木牌,上書:
“寧公千秋。”
日日焚香,表心中敬意。
可此刻,這帶來光明的少年,卻神情凝重,眉間如積寒霜。
他立于奔雷武館高臺之上,白發微濕,戰袍未換,衣角殘留未干血跡。
晨風起時,他靜如孤松,只望著那條蜿蜒向北的官道。晨曦透云裂霧,將他冷峻的面容映得如寒玉生輝。
他在等。
等一封音信。
等一個人。
韓胥長老立于他身側,目中難掩一絲憐惜:
“館主……黑甲衛已是第三次來傳令。青云擂開賽在即,延你不得太久了。”
楚寧微一頷首,卻仍不動。
他曾許諾謝明璃,要回府城赴擂。
可在他心中,比起名利榮耀,比起武名高擂,他更放不下的,是那一縷牽魂之念。
阿姐,楚云。
自王家之亂后,阿姐便蹤影全無。
他翻遍王家地契、密室藏卷,盡調秘訊暗樁。
奔雷武館弟子四散打探,甚至托武侯府情報司細查蛛絲馬跡,卻依舊……無影無蹤。
楚云與雷萬鈞,仿佛自這世間憑空消失了一般。
晨光愈亮,官道盡頭依舊空寂無聲。
楚寧握緊刀柄,指節微顫,眼底雷光深斂成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