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
“難道是在等著涿州的消息?”
看著朱棣如此鎮(zhèn)定的樣子,丘福也是立刻想到了涿州。
居庸關(guān)乃是北平府的關(guān)鍵,但涿州城則是北平府的邊城。
如若想要破耿炳文這一支南軍,必須由涿州的軍隊配合方可。
“本王已經(jīng)讓人傳密旨給朱正了。”
“相信他會明白的。”
“只待他動兵,便是我全軍出城進攻之機。”朱棣沉聲道。
正在這時!
“報。”
一個親衛(wèi)快步來到了朱棣的面前。
“如何?”朱棣沉聲問道。
“剛剛收到涿州城的密報,朱將軍已經(jīng)命大軍出城,在于居嶺以及涿縣所在分別布置了一萬兵力埋伏,阻南軍歸路。”
“除此外。”
“朱將軍親自率領(lǐng)了五千騎兵行軍而至,只待我居庸關(guān)大軍與耿炳文交戰(zhàn),便可一舉從側(cè)面將之擊潰。”親衛(wèi)單膝跪地,恭敬向著朱棣稟告道。
聞言!
朱棣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眼中散發(fā)出一股銳氣:“好!”
“丘將軍。”
“戰(zhàn)機已至。”
“傳本王令。”
“居庸關(guān)留下五千將士固守,其余將士隨本王出擊,進攻耿炳文大軍。”
“這一戰(zhàn)。”
“本王要與他一戰(zhàn)定勝負。”
朱棣拔出了一旁的劍,劍鋒一指,展現(xiàn)著屬于他的王者之威。
而在殿內(nèi)。
丘福當(dāng)即一拜:“誓死為王爺效力。”
這一次耿炳文來襲。
來得快,兵力強盛,氣勢洶洶。
此乃北平府真正面對朝廷大軍圍剿第一次的危機,對于朱棣而言,對于整個北平府將領(lǐng)而言,便是生死存亡。
但隨著涿州城變局,朱正奇襲南軍大營,大破南軍,局勢自然也是迎來了逆轉(zhuǎn)了。
用昔日漢武帝的一句話,那便是攻守易形了。
南軍二路大營。
如今眾南軍兵卒已經(jīng)在進行了拔營撤離。
將營內(nèi)。
耿炳文神情嚴肅的端坐在了主位上。
下方則是麾下眾多將領(lǐng)。
“大將軍。”
“大營基本都已經(jīng)拔除了,左右兩翼也留下了五萬大軍布防,嚴防叛軍追擊。”
“只待大將軍一令,大軍就可向南撤退,撤回真定府。”
寧忠恭敬向著耿炳文稟告道。
“諸位將軍。”
“此番因為李堅將軍之失,導(dǎo)致我軍戰(zhàn)略已敗,若不后撤,恐被叛軍前后夾擊。”
“于此。”
“不得不撤。”
“只待在真定府重振旗鼓之后,再行出兵鎮(zhèn)壓叛軍。”
“希望諸位將軍眾志成城,正吾大明之天威。”耿炳文一臉嚴肅道。
“誓死為皇上效忠。”
營內(nèi)眾將齊聲道。
“好。”
“準(zhǔn)備拔營吧。”
“楊將軍,此番如若叛軍偷襲,大軍回撤就靠你掩護了。”耿炳文看向了營帳內(nèi)的一將道。
“末將定不會辜負大將軍。”楊松當(dāng)即應(yīng)道。
也正在這時!
“報!”
一個急切的聲音在營帳外響徹,緊隨著,一個急報兵迅速跑入了營帳內(nèi)。
“啟稟大將軍。”
“居庸關(guān)大開。”
“逆賊朱棣率居庸關(guān)叛軍出城,直接向著我軍留下掩護撤退的大軍壓去了。”
“意欲與我軍正面交鋒。”
‘請大將軍定奪。’
急報兵單膝跪地,恭敬向著耿炳文稟告道。
此話落下。
營帳內(nèi)眾將的神情都是一變,顯然都未曾想到這一番結(jié)果。
“你確定燕逆親自率軍出關(guān)了?”耿炳文神情嚴肅的問道。
“回大將軍。”
“燕王旗迎空,王駕現(xiàn),而且叛軍數(shù)量不下于五萬,根本未曾隱藏蹤跡。”急報兵恭敬回道。
對此。
耿炳文表情變得嚴肅,甚至還帶著幾分掙扎之色。
“大將軍。”
“時不我待。”
“這燕逆既然找死,那我軍斷然不可錯過這一個機會。”寧忠立刻站了起來,眼中露出了炙熱之色。
顯然。
朱棣率軍出關(guān),失去了防守之利,這就是一舉擊潰朱棣的大好機會。
只要一戰(zhàn)將朱棣擊潰,將朱棣拿下。
這北平府的亂局就可輕易平定了。
顯然。
耿炳文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帶著幾分掙扎之色的便是如此緣由。
因為。
這對于他而言的確是一個機會,但同樣也是一個兩面抉擇,一面勝一面大敗的抉擇。
如果能夠一戰(zhàn)將朱棣擊潰,那此番叛軍自定,平叛之戰(zhàn)也就可以了結(jié)了,甚至于李堅的兵敗身死,大軍損失慘重也可以一筆揭過,他也可以向朝廷有一個交代的機會。
可一旦敗了。
他不能正面擊潰燕軍,那他這一支大軍也將陷入不復(fù)之地,失去完全撤回真定府的機會。
“朱棣。”
“不愧是太祖的兒子啊。”
“這手段,頗有太祖當(dāng)年的風(fēng)范。”
“將自己置身于險境,以自身為誘餌,讓敵不得不來。”
此刻。
耿炳文也不由得帶著感慨之色的說道。
很明顯。
耿炳文已經(jīng)看出了朱棣的意圖。
朱棣就是以自身為誘餌,讓耿炳文做出一個抉擇來,是抓住這天大的機會,正面與朱棣交鋒,解決兵力與軍械都處于弱勢的燕軍,甚至可以一舉解決北平府叛亂,還是選擇撤軍歸于真定府。
可以說。
此刻的耿炳文無比糾結(jié)。
但一旦取勝,而且是勝果極大,只要能夠解決,那就是大勝了。
“大將軍。”
“叛軍出關(guān),失去了關(guān)隘之利,他們必不能與我軍抗衡。”
“我軍兵力強于叛軍,火器強于叛軍。”
“此番逆賊朱棣既然找死,那我軍理當(dāng)迎戰(zhàn),一戰(zhàn)解決朱棣。”
“末將附議。”
“還請大將軍下令,一戰(zhàn)解決朱棣。”
“只待將朱棣拿下,將叛軍殺盡,皇上必龍顏大悅。”
……
營帳內(nèi)的眾將大多都是紛紛請命,顯然,在他們看來勝率是極大的。
“諸位將軍。”
“你們想過沒有?”
“一旦不能在一日內(nèi)殲滅叛軍拿下居庸關(guān),我軍或許就會腹背受敵。”
“甚至落得一個大敗之局?”
“此番朱棣率軍出關(guān),明擺著就是要拖住我軍撤離啊。”耿炳文嘆了一口氣。
“大將軍。”
“朱棣他或許就是賭我軍不敢迎戰(zhàn)。”
“如今他已經(jīng)出關(guān)了,末將自信,無需一日時間,半日就可將其擊潰。”寧忠十分自信的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