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號晚上7點,新一期“大山侃大山”節(jié)目播出,標(biāo)題是——“不是阿凡達看不起,而是人在囧途更有性價比”。
“最近國內(nèi)電影市場非常熱鬧,先是人在囧途三天票房破億,隨后是阿凡達震撼來襲。
大鵬我作為一個土鱉,看到有頂級好萊塢大片上映,也想去湊個熱鬧。
結(jié)果一看票價,好家伙!一張普通影廳的電影票都要60元,3D票要100元往上還供不應(yīng)求。
IMAX更是別想了,據(jù)說黃牛價格炒到了一千元一張,還有觀眾特意從石佳莊坐車來燕京,就為了看IMAX。
你說這阿凡達,它得多賺錢哪!
誒!喬山,你咋不說話呢?我詞都說完了,這都冷場了!”
“你可別說電影了,我昨天帶我老婆去看了阿凡達,錢都花光了,今天餓了一天沒吃飯,沒力氣說話。”
“你這也太夸張了吧,看個電影而已,還不至于餓肚子。”
“怎么不至于?我們買的黃牛票,花了400塊!這是我所有的私房錢!
我后悔啊,我就該去看人在囧途的!
不是阿凡達看不起,而是人在囧途更有性價比!”
……
大山侃大山這期節(jié)目播出后,立即就引起了不小的關(guān)注。
“不是阿凡達看不起,而是人在囧途更有性價比”,這句話開始在網(wǎng)絡(luò)上流行。
當(dāng)天晚上,李毅吧出現(xiàn)了一個神貼——《網(wǎng)戀不靠譜》。
一個女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的網(wǎng)戀奔現(xiàn)經(jīng)歷,她在帖子里控訴道:“王八蛋我從清島坐飛機去城都找你,你請我吃6塊錢的麻辣燙,一晚上趕我13次!!!”
這個帖子的內(nèi)容過于抽象,以至于大家不得不信,吸引了大量的網(wǎng)友前來圍觀。
沒多長時間,帖子就有了數(shù)千條回復(fù),開始火爆起來。
網(wǎng)友們都在調(diào)侃麻辣燙的梗。
結(jié)果1月6號上午,當(dāng)事男主在帖子里回復(fù)了。
“你別亂說,我沒請你看電影嗎?”
女主回復(fù)道:“我要看阿凡達,你為什么請我看人在囧途?”
男主繼續(xù)回復(fù):“不是阿凡達看不起,而是人在囧途更有性價比。”
結(jié)合麻辣燙的梗,性價比三個字突然有了不同的含義。
網(wǎng)友們算了一筆賬,一晚上13次,麻辣燙6塊,看電影60元,平均一次5塊錢。
這個性價比很矛盾,很低又很高。
按照帖子里的神評論來描述,叫做“悻價很低,性價比很高”。
伴隨著“麻辣燙”和“性價比”這個帖子的爆火,“不是阿凡達看不起,而是人在囧途更有性價比”這句話也隨之爆紅。
大量的網(wǎng)友到處復(fù)制這句話來玩梗,大家還套用了這個句式,引入了更多內(nèi)容。
“不是戀愛談不起,而是技師更有性價比。”
“不是日料吃不起,而是麻辣燙更有性價比。”
“不是羽絨服穿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
……
當(dāng)然,這一切都是江一鋒策劃安排的。
背后有網(wǎng)絡(luò)水軍在推動。
江一鋒故意借用前世麻辣燙的梗,來強化“不是阿凡達看不起,而是人在囧途更有性價比”的概念,給觀眾輸出價格觀念,從而進行差異化競爭。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不是xx不起,而是xx更有性價比”的句式,非常符合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上逐漸興起的**絲文化。
大家都在玩這個梗。
甚至有相關(guān)的商家,也跟著造句,來給自己的產(chǎn)品打廣告。
“不是魔獸玩不起,而是征途更有性價比”之類的話,也開始出現(xiàn)。
除了玩梗破圈之外,江一鋒還買了微博熱搜宣傳。
“阿凡達2D很難看”、“看阿凡達一定要看3D版”、“人在囧途是2D的王”等詞條,一直掛在搜弧微博的熱搜榜上。
這些熱搜雖然是買的,但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觀眾的心聲,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在搜弧視頻上,也有很多視頻博主,發(fā)了相關(guān)的視頻。
“強烈建議大家看IMAX版阿凡達!”
“阿凡達是劃時代的偉大電影,帶你探索阿凡達的幕后制作。”
“阿凡達拯救電影院?深度解析3D電影的秘密。”
這些視頻雖然標(biāo)題不同,但是內(nèi)在的敘事邏輯都是一樣的。
【阿凡達很牛逼,畫面引領(lǐng)時代,3D和IMAX效果震撼人心,看阿凡達一定要看3D或者IMAX,2D版就是個坑,又貴又不好看。
想看2D版的觀眾,不如去看人在囧途。
這部電影搞笑又輕松,講的還是華國人的春運題材,非常值得一看。】
如今阿凡達聲勢正隆,擁躉很多,再加上也是華影代理的,江一鋒也要顧及韓叁坪的感受,暫時沒有跟阿凡達對著干。
而是先順著這種大勢來。
對著阿凡達的特效和畫面就是一頓夸,然后再說出電影的瑕疵——2D版不行,看2D版太吃虧了。
這種宣傳手段,完全是站在了觀眾的角度,去客觀分析。
營銷的痕跡很淺,大部分人都看不出來。
很多網(wǎng)友看了微博熱搜或者搜弧的視頻后,都覺得事實就是如此。
看阿凡達就該看3D,去看2D版阿凡達的是傻逼,花60塊看個丐版電影,腦子有坑,還不如去看人在囧途更有性價比,至少能讓你開懷大笑。
在江一鋒的宣傳策略下,阿凡達通吃了3D和IMAX市場,相關(guān)的電影票一票難求。
但是阿凡達2D版的表現(xiàn)卻越來越差,上座率一路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人在囧途的票房非常堅挺。
1月5號1180萬票房,1月6號1210萬票房,1月7號1290萬票房。
連續(xù)三日逆跌!
這個票房走勢,展現(xiàn)出了十足的韌性,也證明了人在囧途的高票房不是曇花一現(xiàn)。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人在囧途的口碑很不錯,喜劇在賀歲檔一直很有市場;
另一方面是江一鋒的宣傳策略很成功,差異化的定位讓人在囧途避開跟阿凡達的正面競爭,在2D銀幕上收割票房。
而且阿凡達爆火,對于同時期上映的其他電影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
起碼阿凡達帶動了人流和大盤。
在這個時期,去電影院的觀眾是暴增了好多倍的。
這些人多少也聽過人在囧途,有一部分會被分流。
看到人在囧途的票房表現(xiàn)后,韓叁坪也兌現(xiàn)了承諾,開始降低阿凡達2D版的排片,將人在囧途的排片恢復(fù)到了30%以上。
到1月9號,阿凡達上映后的第一個周六,票房迎來一波小爆發(fā),單日票房達到4800萬。
大家對阿凡達的這種強勢表現(xiàn),一點都不意外。
很多媒體和觀眾,甚至還覺得少了。
畢竟去年暑期上映的變形金剛2,單日票房可是破了6000萬的。
阿凡達的聲勢比變形金剛2強這么多,第一個周六卻只有4800萬票房,這有點不符合預(yù)期。
但更令人意外的是。
人在囧途在上映后的第二個周六,拿下了2770萬票房!
這部低成本的喜劇電影,竟然真的跟阿凡達形成了一定的對抗!
到了1月10號周天,阿凡達的票房終于突破了5000萬,達到了5130萬。
人在囧途則是小母牛坐飛機——牛逼上天了。
竟然在上映第10天后,票房重新回到了3000萬以上。
單日拿下3080萬票房!
看到這個情況出現(xiàn),大量的媒體突然轉(zhuǎn)變口徑。
“阿凡達遭遇人在囧途狙擊,票房表現(xiàn)不及預(yù)期!”
“低成本喜劇片創(chuàng)造奇跡,人在囧途扛起國產(chǎn)片大旗!”
“是2D電影的王,更是性價比之王!人在囧途攪亂了阿凡達的登基之路。”
……
這些媒體之所以這樣報道,主要原因是他們對阿凡達的票房預(yù)期太高了。
這部電影橫掃全球,掀起了觀影狂潮,被業(yè)內(nèi)奉為拯救電影院的超級電影。
但是首個周末的單日票房,卻不如變形金剛2。
大家自然會認為,這是人在囧途太厲害,分走了阿凡達的票房。
事實上阿凡達在華國的單日最高票房之所以被限制,是因為華國的3D銀幕太少,而不是這部電影的問題。
以阿凡達的熱度,3D電影票再多一倍,也會被搶購一空。
但2D版確實不行。
江一鋒的差異化競爭策略實施成功以后,人在囧途的排片得到了保證,阿凡達對人在囧途的負面影響就很小了。
甚至還有一些正面帶動的作用。
江一鋒很確定,把人在囧途放到其他檔期上映,還真不一定有這么好的票房。
對于媒體的誤會,江一鋒當(dāng)然不會去解釋,而是欣然笑納。
況且人在囧途對阿凡達確實產(chǎn)生了影響,江一鋒的宣傳策略,讓阿凡達丟了不少2D版的票房。
前世阿凡達的單日最高票房是5670萬,就是在1月10號達成的。
如今卻只有5130萬,還是少了540萬。
看時機已經(jīng)成熟,江一鋒開始了自己計劃的第三步——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