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里,喬山說道:“直播間人數上漲很快,現在已經有41萬了,我們再隨機抽取一個問題。
這是網友“吃點好的吧”提出來的,還是問秦蘭。
對待路川和對待江一鋒,你會有哪些不一樣的感覺?”
之前“人在囧途”宣傳時,就一直拿秦蘭、江一鋒和路川的事情在炒作。
現在直播間關心八卦的人就很多。
秦蘭看了看高媛媛,說道:“感受差別挺大的。
我很喜歡江導說的一個概念,叫生理性喜歡。
就是你特別喜歡一個人,看到他就忍不住跟他貼貼,想抱在一起,甚至想要啃咬他,融入他。
好了,不能再說了,再說下去我怕直播間被封。”
秦蘭是豁出去了,說話越來越大膽。
大鵬還追問了高媛媛:“你也是這種感受嗎?”
高媛媛把手搭在江一鋒的肩膀上,很放松的說道:“我兩者都有,既有生理性喜歡,又有精神共鳴。
我能從小江同志身上感受到特殊的能量,我們很有默契。”
這話一出,一股酸臭味彌漫在直播間里。
彈幕已經是密密麻麻,遮住了屏幕。
“麻的,看個直播產生了生理不適,太反胃了!”
“羨慕江導,左擁右抱,美女環繞!”
“生理性喜歡?這個概念很準確,江導真是有生活啊!”
“這就是為什么江導能夠拍好擦邊,他懂得太多了。”
“綠太君:我終究是錯付了,還是回島國拍牛頭人大片吧!”
“高媛媛才是江一鋒的正牌女友吧,秦蘭說得這么直白,高媛媛不生氣嗎?”
“江一鋒從來沒有公開承認過任何戀愛關系。”
“忘了洗浴之王里的渣男三原則嗎?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這三原則就是江一鋒的生活理念吧,他是真的想教會我們,我哭了!”
“我想問清楚,這三人到底是個什么關系,兄弟們趕緊轉發宣傳直播間,我要提問!”
秦蘭連續回答了兩個問題,都很真實,滿足了網友們的八卦,也激發了大家想提問的積極性。
大家紛紛轉發直播間,自發為直播間做宣傳。
這里面還有不少名人。
比如韓韓。
他直接在微博上轉發了直播間網址,并說道:“江導真男人,羨慕嫉妒恨!”
此時的韓韓,還沒有曝出后宮事件,也沒有被方洲子打假。
他在寫書火了之后,又通過博客積攢了大量粉絲,屬于是文化領域的意見領袖,聲望還是不錯的。
為了名聲,韓韓只能悶聲后宮,看到江一鋒高調直播,那是非常羨慕,恨不得取而代之。
所以就順手轉發了。
在網友們的宣傳下,直播間的人數越來越多。
大家聊了一會兒“人在囧途”的話題之后,在線人數就突破了50萬。
大鵬說道:“我們繼續隨機抽取問題。
這個問題是網友“梵高的向日葵”提出來的問題。
他想問江導,你拍攝的視頻里有很多擦邊情澀的元素,你覺得這是影視藝術嗎?人在囧途會有擦邊元素嗎?作為一個導演,你如何看待商業和藝術的平衡?
這個網友很雞賊,一口氣問了三個問題,這問題還很尖銳,但也是廣大網友們關心的。”
江一鋒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道:“我覺得現在很多人有個誤區,就是把藝術這東西看得太高了。
一提到藝術,好像是高高在上的東西,離大家的生活很遙遠,只有少數人才懂。
其實不是的。
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而藝術,就是上層建筑中的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群體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從根本上講,藝術本該是整個社會群體共有的文化活動。
只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公共話語權被少數精英群體把控。
他們重新定義了藝術,扭曲了這種意識形態。
比如他們告訴你,藝術家有國界,但藝術沒有。
這其實就是謬論。
藝術天然就包含意識形態,尤其是影視劇里面,必然會有意識形態的輸出。
還有人利用藝術的話語權,來獲得身份上的特殊利益。
比如各大電影節的頒獎。
得獎的就是藝術電影,即使這部電影拍得很爛,但你符合了我對藝術的定義,我就給你頒獎,強行給你藝術化,美化某些人的齷齪行為。
這也是為什么路川一直標榜電影藝術,因為他肚子里沒貨,只能靠這些虛無的東西,來彰顯自我身份。
甚至可以對外奴顏婢膝,跪舔那些掌握藝術定義的國外機構。
從而在國內耀武揚威。
同理,李鞍拍色戒,尺度非常大,那是藝術;
我拍一部小小的愿望,尺度遠不如色戒,但就是擦邊低俗。
這兩者真正的區別在哪里呢?
區別在于色戒故意搞得特別復雜深沉,能夠讓一些精英裝逼,好像喜歡色戒就懂了藝術,就顯得特別高雅,與眾不同。
除此之外,色戒的電影藝術里包含的意識形態,非常符合某些群體的需求,他們自然要大夸特夸。
而看小小的愿望只能哈哈一笑,誰都能看懂,看得人還特別多。
喜歡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低俗,沒有品味。
不能夠彰顯那些精英們的身份和獨特。
或許大家都忘了,我們以前對文藝工作者有個最高的稱呼,叫做人民藝術家。
真正的藝術,永遠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認知形式,而不是少數人用來彰顯身份和特權的工具。
我一直都是踐行這個理念。
所以我拍的擦邊,也是影視藝術,還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
這沒有任何問題。”
江一鋒這段回答很長,以至于在他說話時,直播間的彈幕都變少了。
大鵬又問道:“還有兩個問題,人在囧途會不會有大尺度戲份,如何平衡商業和藝術?”
江一鋒繼續說道:“我又不是只會拍擦邊。
老男孩沒有大尺度,也感動了很多人,等待系列成為了泱視的公益廣告片,也是廣受好評。
人在囧途聚焦的是春運,是一部公路喜劇片,沒有什么大尺度的戲份。
至于商業和藝術的平衡。
我剛剛說了,藝術一定是大眾喜愛的認知形式。
那么真正好的藝術,必然是緊跟時代發展的,也必然是賣座的。
藝術跟商業沒有根本性的沖突,不需要我們去平衡。
這位網友問出這個平衡的問題,恰恰說明藝術的定義被少數人把持了,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脫鉤,由此產生了矛盾。
我認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種矛盾會越來越大。
作為導演,我看到了矛盾的根源,會堅持拍更多人喜歡的藝術。”
江一鋒全部回答完后,直播間的評論才多了起來。
“臥槽,我第一次聽人把擦邊低俗說得這么高大上的,原來擦邊才是藝術!”
“江導的話沒什么毛病啊,你看早期的東北二人轉,還有相聲,都是帶有顏色內容的。”
“反正我是欣賞不來那些時尚設計師搞出來的服裝藝術,還有抽象派畫作的藝術。”
“歸根結底,還是大家不夠自信,老子喜歡的東西就是藝術!拿出這種自信來,你就能明白江導的話。”
“聽完江導的話,真的醍醐灌頂,現在的藝術確實成了附庸風雅,沒什么實質內容。”
“這么看來,江導是支持刀狼的,刀狼的歌才是真正的藝術。”
“本質上就是有人利用藝術的定義權來謀取利益,藝術天生就帶有意識形態輸出,現在藝術的定義權在歐米國家手里。”
“受教了,江導不愧是學霸,看問題就是清晰,重新定義了藝術!”
“按照江導的邏輯,人在囧途肯定是大家喜歡看的,大家記得去電影院支持一波!”
……
看到這些評論,溫凌鳳側頭看了看丁小蕓,問道:“你覺得江一鋒的話有沒有道理?”
丁小蕓猶豫了一下,還是坦白道:“這人有毒,我被他說服了。”
溫凌鳳笑得很開心,她說道:“你不必抗拒,據我在搜弧內部的線人所說,張朝揚也是這樣被說服的。”
丁小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