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江一鋒一邊熟悉和適應環(huán)境,了解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一邊花時間重新學習英語。
好在他以前的英語基礎(chǔ)還在,再加上日常工作就是瀏覽英語網(wǎng)站和視頻節(jié)目,有工作環(huán)境,學習起來還是很快的。
20號晚上6點半,江一鋒把剪輯好的視頻素材保存下來,又寫好了文案。
抬頭一看,發(fā)現(xiàn)周圍的同事已經(jīng)走了一大半。
只有小部分人在加班。
這就是搜弧的工作文化,整體是比較佛系的,加班的情況并不多。
公司對員工的要求,是“勤奮、聰明、健康、快樂”。
這四個詞語,寫在了員工卡的背面。
在普遍內(nèi)卷的當下,在996盛行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里,搜弧算是一個異類。
這家公司早早的就取得成功,現(xiàn)金流一直很充足,從老板到員工,都沒有太大的危機感。
此時的張朝揚,認為員工應該自由健康的發(fā)展,自發(fā)成為好人,這樣能產(chǎn)生更積極的工作效果。
他把這種企業(yè)文化,總結(jié)為“好人文化”。
江一鋒還是很喜歡這種工作氛圍的,有比較大的自由度。
就比如大鵬,江一鋒入職三天了,還沒見到這位節(jié)目主持人。
除了在搜狐工作之外,大鵬還在外面當演員,出演了一些話劇和電影。
今年情人節(jié),他出演的電影《變身契約》上映,這會兒他還在跟著劇組宣傳。
“小江,今天的素材收集得怎么樣了,有沒有合適的橋段。”
胡倩走到江一鋒身邊,詢問他的工作進度。
江一鋒說道:“今天收獲挺大的,歐美那邊有兩段素材。
但是我覺得港島的這段更勁爆,可以作為下一期節(jié)目的主題。”
“哦,什么素材?”
“吳君茹在一檔訪談節(jié)目中,跟劉德樺聊天,爆料圈內(nèi)有女明星愛好集郵。
她說有人像是收集郵票一般,要集齊四大天王。
只可惜集到了黎銘、章學友和郭富成,沒有集到劉德樺,是個巨大的遺憾。”
江一鋒一邊解釋,一邊點開了視頻。
胡倩有點近視,連忙俯身觀看。
她彎腰的弧度有點大,嘴巴都快碰到江一鋒的耳朵了。
江一鋒都能感受到這女人的鼻息,以及身上的香水味。
看完視頻后,胡倩不置可否,只是問道:“你是怎么想的?”
江一鋒打開了自己的文檔,說道:“馬上就是陳冠夕退圈一周年,我們可以把吳君茹的這個爆料,稱作港島集郵門。
先談一談集郵門,盤點吳君茹爆料的女明星可能是誰,然后再盤點一下照片門一周年后,各大主角的近況。
這樣節(jié)目就有話題爆點,能夠獲得很高的點擊量。
這是我寫的文案,麻煩倩姐你幫我改一下。”
聽到江一鋒的講述,胡倩越來越感興趣了。
她看向電腦,屏幕上是江一鋒的文案。
“片頭小劇場。
姜濤坐在地上,看著地上眾多女明星的寫真照,嘴里念道:
“范兵兵、章紫怡、鞏莉、王祖嫻、李玉春……”
大鵬走到姜濤身前,看著一地的寫真照,問道:“你這是干啥呢,擺攤嗎?”
姜濤:“集郵啊,你看,這都是我的偶像!”
這些都是我上過的女明星。
鏡頭近景,大鵬滿臉驚訝,“啊?”
姜濤解釋:“不是,是我遇上過的明星,我再把這幾個遇上了,集郵就齊了。”
大鵬拿出一張自己的寫真照,放在姜濤面前。
“這張呢?”
鏡頭近景,姜濤“啊?”
大鵬:“難道我比不上李玉春?”
(觀眾大笑背景音)
片頭結(jié)束,開始播放港島節(jié)目素材。
播放結(jié)束后,大鵬主持:“這制作單位給了吳君茹多少錢啊,她做節(jié)目總是這么賣命,原來集郵這個詞兒,還有這一層含義!
我再次不負責任的預測一波啊,集郵這個詞,將成為今年的網(wǎng)絡熱門詞匯。
說實話,我對集郵門的爆料,并不感到吃驚。
這個圈子嘛,你玩我、我玩他,他又玩你,大家早就達成了默契。
為此,他們還合唱了一首歌。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唱出來)……”
看到這里,胡倩噗嗤一下,笑出了聲。
她感嘆道:“你的選題很好,具備爆點,文案寫得更好,生動有趣。
不過下一期視頻的選題已經(jīng)定了——“又是一年藝考時”,關(guān)注各大藝考生報考專業(yè)院校的情況。
你的選題和文案,就留到下下期吧。”
江一鋒點了點頭,說道:“可以,這期節(jié)目是我策劃的,我想要做小劇場的現(xiàn)場導演,可以嗎?”
胡倩猶豫了一下,點頭說道:“可以,這場拍攝難度不大,我可以讓你試試。”
《大鵬嘚吧嘚》這個節(jié)目,經(jīng)常會有一些小劇場。
這些小劇場的拍攝比較簡單,對江一鋒這個新人來說,難度剛剛好。
“多謝倩姐!”
江一鋒非常高興。
他今天獨自策劃了一期節(jié)目,并親手寫了一篇文案。
這是江一鋒第一次體驗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不同于以前枯燥的工作賺錢,創(chuàng)作是有作品呈現(xiàn)的。
雖然作品不成熟,還有一些擦邊,但笑果是有的。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成就感。
胡倩也被江一鋒的笑容感染了,她笑著說道:“其實你的主要目的,不是當編導,而是想當導演吧?”
江一鋒點頭說道:“不想當導演的編導,不是好編導。”
每個編導都有一個導演夢,只是當導演,要么有天賦,有么有資源,沒那么容易。
看江一鋒這么坦誠,胡倩回到自己的工位,從抽屜里拿出一份光盤。
“這份光盤,是周傳基大師的電影課,里面有講如何從零開始拍電影。
其實當導演,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并不需要掌握太多技術(shù)。”
把光盤遞給江一鋒后,胡倩就下班離開了。
江一鋒把光盤放到電腦里,看了起來。
這一看,就完全入迷了。
“……電影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
但構(gòu)成一部電影的,就是四大元素:時間與空間,光與聲。
時空系統(tǒng)和聲畫系統(tǒng)合成的電影系統(tǒng),更準確的說,就是用聲畫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的時空系統(tǒng)。
這是一個觀念問題,需要你去實踐,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學會用視聽語言來傳達信息。
如果不深入了解光和聲的表現(xiàn)力,視聽語言也使用不好,所以需要有一門攝影課,主要是講光。
一門錄音課,主要是講錄音給聲音提供的種種可能性以及局限性。
最后就是一個結(jié)構(gòu)的問題,也就是鏡頭組合的問題,這就是剪輯。
其實任何學校只開這三門課就可以了:攝影,錄音,剪輯。
其它的課都是應景的花架子活。
我這次講課,是應一些網(wǎng)友的要求,教大家零基礎(chǔ)拍電影……”
周傳基不愧是張一某和程凱歌的老師,對電影的本質(zhì),理解得很透徹。
江一鋒聽完他的課,猶如醍醐灌頂。
他之前一直被最佳導演系統(tǒng)誤導了。
這個系統(tǒng)包含多個模塊,什么劇本創(chuàng)作、影視審美、鏡頭語言、演員調(diào)教、資源統(tǒng)籌、敘事剪輯、特效科技等等。
導致江一鋒認為,一個好的導演,這些都要會。
其實并不是如此。
攝影,錄音,剪輯,這三門技術(shù),才是導演的核心基礎(chǔ)。
通過這三項技術(shù),來構(gòu)造視聽系統(tǒng),從而傳遞導演想表達的信息。
隨著劇組分工的細化,攝影,錄音和剪輯,都可以交給其他人來做。
進一步減輕了導演的工作量。
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一些工具人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