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倭寇?!
這四個字,比剛才的賈玌復職更具沖擊力!
饒是史鼐、史鼎等人都是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宿將,饒是熊文龍、蘇瑾言身經百戰,此刻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跨越重洋的戰爭宣言驚得心神劇震!
東征?倭寇?那個遠在海外的彈丸島國?!
為什么?!憑什么?!國庫空虛至此,江南百廢待興,此時勞師遠征,跨越茫茫大海去打倭寇?這簡直是......荒謬!
他們武將不假,可他們也不是傻逼呀,毫無理由的付出巨大的代價東征,實在不是什么明智之舉,更何況如今的草原早已一統,他們又要重新面對一個全新的黃金家族!
東征事宜一旦出現些許差錯便會使動搖江山社稷......
史鼎下意識地就想開口質疑,史鼐眉頭擰成了川字,熊文龍更是張了張嘴,幾乎要脫口而出“陛下三思”!
就在此刻!
御座右下首,一直端坐如磐石的遼國公賈玌,終于有了動靜。。
他起身,朝著慶帝拱手示意,而后目光平靜地掃過自己麾下這些瞬間被震驚、困惑、甚至本能抗拒情緒籠罩的將領們。
然后,賈玌開口了。
“諸位將軍,稍安勿躁。”
賈玌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瞬間壓下了史鼎等人幾乎要脫口而出的質疑。
他目光掃過眾將,平靜開口:
“陛下決意東征,其一,便是因江南甄家叛亂一事。”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了幾分:
“據查,甄家余孽潰敗前,曾與東瀛倭寇暗中勾結,互通有無!其核心族人,更是由倭寇接應,潛逃倭地!此乃引狼入室,遺禍無窮!倭寇得此臂助,如虎添翼,假以時日,必再擾我海疆,荼毒生民!此患不除,東南永無寧日!”
這話一出,史鼐、史鼎等將領眉頭微皺。
甄家勾結倭寇?這倒是個開戰的由頭……可僅憑這個,就要傾國之力跨海遠征?
代價未免太大!
熊文龍眼中閃過一絲疑慮,顯然也覺得這理由雖“名正”,卻未必“言順”,分量似乎還不足以支撐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
賈玌將眾將的反應盡收眼底,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鋪墊已夠,該亮底牌了!
“其二——”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斬釘截鐵的決絕,同時猛地一指御案上那三樣剛剛掀開、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的證物!
刺目的金光!流淌的銀輝!染血的斷刃!
“蘇銘密報!倭國之地,有三座天賜寶礦!”
“佐渡金山,遍地黃金,俯拾皆是!”
“石見銀山,礦脈綿延,儲量……千萬斤!”
“菱刈金山,其富不下佐渡,然……” 賈玌的聲音陡然轉厲,殺機迸現,“已被倭寇發現強占!我八名忠勇探礦兄弟,盡遭倭賊屠戮!尸骨無存!”
轟——!
賈玌的話如同驚雷,瞬間劈散了所有將領心中的疑慮!
黃金!白銀!千萬斤儲量!
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史鼐、史鼎、熊文龍、蘇瑾言……在場所有將領,都是刀山血海里爬上來的人精,瞬間了然!
什么甄家勾結倭寇?那不過是個名頭,一塊遮羞布,一個“師出有名”的由頭罷了!
陛下真正的意思,遼國公真正的意圖,此刻**裸地擺在了他們面前:
搶!
搶那俯拾皆是的佐渡黃金!
搶那儲量千萬斤的石見白銀!
搶那被倭寇強占的菱刈金山!
至于那八名兄弟的血仇......既是點燃怒火的引信,更是讓這場掠奪披上“正義復仇”外衣的最好借口!
犯我大慶者,雖遠必誅?沒錯!
但更重要的是——凡屬大慶之利,雖遠必取!凡阻大慶取利者,雖遠必殺!
更何況是竊我寶礦、殺我手足之仇?!
這理由,足夠了!太足夠了!
什么國庫空虛?什么勞師遠征?什么草原威脅?
——去他娘的蛋!
在金山銀海面前,在血債血償面前,在“用倭寇的金銀殺倭寇”這**裸的強盜邏輯面前,統統不值一提!
打仗是為了什么?保家衛國?開疆拓土?
是!但更直接點——搶錢!搶地盤!搶功勛!
現在,金山就在那里!白銀就在那里!仇人就在那里!
還有什么比這更能讓一群渴望戰功和財富的悍將熱血沸騰?!
“末將明白了!” 熊文龍第一個吼了出來,聲音洪亮得如同炸雷,臉上再無半分質疑,只剩下**裸的狂熱,“殺倭寇!報血仇!此乃天理!末將愿為先鋒!”
“末將請戰!” 蘇瑾言緊隨其后,聲音冰冷,殺意凝練。
“末將等,愿隨大都督,跨海東征!蕩平倭穴!奪回寶山!以慰忠魂!揚我國威!”
史鼐、史鼎及所有將領再無半分猶豫,齊刷刷單膝跪地,吼聲震得整個御書房嗡嗡作響,戰意沖天!
這一刻,所有的“為什么”、“憑什么”都煙消云散。
答案只有一個字:搶!
目標也無比清晰:黃金!白銀!血債血償!
“哈哈哈!好!好!好!”
御座之上,慶帝看著階下文臣狂熱、武將請戰、萬眾一心的沸騰景象,再也抑制不住胸中的萬丈豪情,放聲大笑!
笑聲洪亮,帶著一種睥睨天下的狂放與志得意滿!
能在此刻立于這御書房的,皆是他的股肱心腹,是這大慶朝堂真正的柱石!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如今,他們為了同一個目標——那三座金山銀海,那“至治盛世”的煌煌藍圖!
“眾卿同心,其利斷金!” 慶帝猛地收住笑聲,目光如炬,掃視全場,聲音前所未有的雄心壯志:“朕有諸卿輔佐,何愁大業不成?!”
他手臂一揮,仿佛要劈開眼前的時空,指向那煌煌青史:
“憑什么他唐太宗能有貞觀盛世?!憑什么漢文帝、漢景帝能有文景之治?!”
“今日,天賜我大慶佐渡之金,石見之銀!此乃天命所歸!”
“朕,必開創一個遠邁前古、光耀千秋的——至治盛世!”
這宣言如同驚雷,震得所有人心潮澎湃!
李青松老臉激動得通紅,王寬仿佛看到了國庫堆滿金山,武將們則被那“遠邁前古”激得血脈賁張!
“賈玌!” 慶帝目光驟然鎖定下方。
“臣在!” 賈玌踏前一步,躬身應命。
“即日起,復爾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之職!總攬此次東征倭國一切軍務!秘密整訓水師,打造戰船,籌措軍械糧秣!” 慶帝的聲音斬釘截鐵,“朕要的是一支能跨海遠征、摧枯拉朽的無敵之師!你可能辦到?!”
“臣,領旨!必不負陛下重托!” 賈玌聲音沉穩有力,躬身領命。
大都督的虎符,在這一刻,重歸于掌中!
權力與責任,同時加身。
“眾卿可有異議?” 慶帝環視眾人。
“陛下圣明!遼國公(大都督)威震海內,統兵東征,實乃不二人選!臣等無異議!”
李青松率先躬身,文武重臣齊聲附和,聲震屋瓦。
賈玌再次躬身,沉聲道:
“陛下,東征大計既定,然北疆之事,亦不可輕忽!草原雖暫定,然黃金家族統合諸部,其志不小!我大軍主力一旦東移,北疆防線,必須固若金湯!”
歷經常翰飛一事,賈玌可謂是戒驕戒躁,不敢再小覷天下英雄。
“臣知草原之患,尤在肘腋!臣請陛下,即命兵部、五軍都督府及北疆諸鎮,重新審視北疆防線,調整布防,加固城塞,增派精兵強將!務必在臣揮師東進之前,打造出一條讓草原狼騎無法逾越的鐵壁!絕不可使其趁虛而入,動搖我根本!”
這番話,條理清晰,切中要害。
讓史鼐、李毅等深知草原厲害的將領紛紛點頭。
李青松等文官也深以為然,北疆不穩,則東征如履薄冰!
“愛卿所言極是!” 慶帝神色肅然,深以為然,“朕即刻命兵部、五軍都督府會同北疆諸鎮,擬定新的北疆防御方略,增撥錢糧,加固防線!務必確保東征期間,北境無虞!此事,李毅、史鼐,由你二人會同賈卿,速速辦理!”
“臣等遵旨!” 兵部尚書李毅、保齡侯史鼐立刻出列領命。
安排妥當北疆后顧之憂,慶帝的目光再次灼灼地投向賈玌,那眼神中的急切與期待,幾乎要燃燒起來:
“天戈!朕最后問你,這東征之兵,究竟何時可發?!”
唰——!
御書房內,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賈玌一人身上!文臣的期待,武將的戰意,帝王的野望,如同實質的壓力,沉沉壓來!
賈玌感受到那匯聚而來的的熾熱目光,挺直脊梁,給出了那個決定帝國未來走向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