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園中張燈結彩,一眾宮女太監往來穿梭,正忙著布置年節用的諸般裝飾物件,好一派熱鬧歡快之象。
眼見年關漸近,宮中大小事務紛至沓來,繁瑣異常。偏生慶帝近日得了些許閑暇,恰與皇后在這御花園中漫步賞景。
皇后環顧四周,見那布置之物華麗精美,遠超往昔,不禁微微蹙起眉頭,輕聲向慶帝問詢道:
“陛下,依臣妾看吶,今年這年節布置,似是比往年要隆重許多,會不會太過奢靡了些?”
慶帝微微仰首,目光落在高掛的紅燈籠上,嘴角噙著一抹悠然笑意,緩緩說道:
“不妨事的。現今國庫充裕,朕的內帑也積攢下不少銀子,足有一千多萬兩呢。
難得趕上這般好時候,正該好好慶賀一番。想往年諸事繁雜,處處都得節省著,今年也算是讓宮里上上下下都能歡喜熱鬧一場。”
皇后輕輕頷首,和聲細語道:
“陛下心懷天下,所思所想自然是周全的。只是臣妾覺著,節儉之風萬不可廢呀。即便如今日子好過了,也得時刻警醒著才是。”
慶帝聞言,含笑著看向皇后,眼神里滿是贊賞之意,說道:
“皇后所言極是,節儉確是美德,朕又怎會忘卻。只是這新年佳節,宮里熱鬧些,也能鼓舞士氣,叫眾人都能感受感受這太平盛世的喜樂氛圍。
況且這點兒花費,于國庫和朕的內帑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p>
“陛下說得在理。說起這內帑充實,臣妾倒是一下子想起賈玌賈侯爺了。”
皇后微微點頭,語氣中透著幾分感慨。
唉,這些年她這皇后當得著實不易,后宮諸事瑣碎繁雜,還得時刻留意太上皇與太后那邊,生怕行差踏錯了半步。
更要緊的是,往日里銀錢方面實在窘迫,當真到了捉襟見肘的境地。
也正因如此,慶帝才狠下心來允了賈玌帶兵南下江南收鹽稅;皇后得知賈玌給內帑增添了一千萬兩銀子時,才那般難以抑制心中的欣喜。
實在是被窮怕了呀!
如今內帑如此寬裕,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了?!
接著花...
慶帝聽皇后提及賈玌,可謂是暢快無比,不僅給他搞錢,還...
想到此,臉上立時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語氣中滿是感慨之情,說道:
“愛卿這話不假,賈玌那小子,當真是朕的福將??!”
言罷,目光悠悠望向遠處,思緒已然飄回到往昔。
努爾哈赤野心勃勃,親率十幾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南下,妄圖一舉攻破山海關。
朝中上下人心惶惶,諸多將領皆是面露怯色。
唯有賈玌挺身而出,主動請纓迎敵。此去,不僅成功擊退敵軍,更是將努爾哈赤的尸身帶回,得勝還朝。
待回朝之后,擺下慶功宴。宴上,賈玌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言辭鏗鏘有力地表明:此生只效忠于正統,唯正統馬首是瞻!
這番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直把在場眾人驚得膽戰心驚,此后再無人敢輕易與他結交往來。
后來呀,賈玌又獻上舊太子勢力的名單,得果勇侯的大力支持,這才使得朕的統治愈發穩固,也終于是有了能與太上皇抗衡的底氣。
可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庫空虛,財政緊張得厲害,朝廷上下諸多事務因缺銀錢而舉步維艱。
緊要關頭,又是賈玌挺身而出。不辭辛勞南下江南,精心整頓鹽政,一番努力下來,竟為朝廷收繳了九千多萬兩白銀。
不僅如此,他還特意留出一千萬兩充實內帑,事事都為朝廷、為朕考慮周全。
再往后,兩國使者入京朝見。那日在朝堂之上,竟當眾力舉鎮國鼎,
又在兩國使者以及太上皇的面前,三拳斃虎,生撕虎頭,最后恭恭敬敬地將虎頭呈獻于朕的面前。
又有誰能知曉朕那時的心情...
而今,又肩負起收復遼東的重任......
慶帝回過神來,收回臉上的笑容,仰頭望天,閉上眼睛,幽幽一嘆:
“賈玌此人,忠勇無雙,實乃朕之臂膀。有他在,朕何愁天下不定?”
皇后微微頷首,輕聲款語道:
“陛下所言極是,賈侯爺忠肝義膽、智勇雙全,實乃我大慶社稷之福啊。說起來,賈侯爺如今也不過才年方十六,較太子殿下也只長了幾歲而已。”
接著皇后輕輕嘆了口氣,眼中流露出一抹好奇又欽佩的神色,壓低聲音道:
“臣妾每每回想起賈侯爺的一樁樁事跡,心中總是忍不住泛起疑惑。
瞧他年紀輕輕,卻能有這般驚人的膽識與卓越的能力,實在叫人驚嘆不已。
真不知其母梁氏是怎樣言傳身教,才教養出如此出眾的人物。
若有機會,臣妾真想登門向她討教一二,也好為太子殿下覓些教導子嗣的良方呢?!?/p>
慶帝聽了皇后這一番話,微微含笑,目光中透著幾分深意,慢悠悠地說道:
“皇后有所不知,賈愛卿的母親梁氏,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婦人,也就是盡了些為人母撫養孩子的本分。
依朕看吶,賈愛卿能有今日這般非凡成就,全憑他自身的造化。
他自幼便與尋常孩童不同,雖說年紀尚小,卻早早明白了要依靠自己努力生活的道理?!?/p>
皇后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之色,輕聲探問道:“陛下這話怎講?還請陛下明示?!?/p>
慶帝目光飄向遠方,仿佛陷入了對往事的追憶之中,緩緩說道:
“朕曾經派人仔細查訪過賈玌的過往經歷。年幼之時,家中貧寒,其母梁氏雖拼盡全力撫養,可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難以維持生計。
那時的賈玌不過才幾歲大,卻已經懂事得讓人心疼,曉得要為家里分擔憂愁。
常常跑去幫著屠戶做些殺雞宰豬的活兒,掙些零碎銀錢來補貼家用。
即便后來回歸了寧國府,身份有所改變,可他也沒有因為這些而變得懈怠懶散。
依舊時常外出,操持那殺雞宰豬的營生,只為多賺些銀兩,好讓病重之母能吃得好些、穿得暖些?!?/p>
皇后聽完這一番講述,不禁為之動容,喃喃低語道:
“如此看來,賈侯爺自幼便懂得體諒母親的艱辛,懂得靠自己的努力生活,這般品性,實在是難能可貴啊?!?/p>
慶帝微微點頭,語氣中滿是贊許之意:
“正是如此啊。賈愛卿此人,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自怨自艾,也全然不在意旁人異樣的眼光。
幫著屠戶殺豬宰羊,掙的都是些辛苦錢,可他卻從不覺得這是低賤之事。
這份豁達堅韌的心性,在這世間實屬罕見吶。朕曾經問過他,為何要如此辛苦操勞,
他當時回答朕說:‘母親的養育之恩重如泰山,孩兒無以為報,唯有竭盡全力,讓母親能過得舒坦一些?!?/p>
皇后輕輕嘆息一聲,眼中滿是欽佩之情:
“賈侯爺果然是個至純至孝之人吶。怪不得他能在這世上闖出這般不凡的成就,原來是自幼便懂得何為擔當、何為責任啊。”
慶帝說完這番話,目光忽然一轉,看向身后端坐的太子,見他神情專注,似乎正在凝神思索著什么。
慶帝微微含笑,語氣溫和卻又隱隱透著一股威嚴,開口問道:
“太子,對此事你有何見解啊?不妨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