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府正廳燈火明亮,檀香淡淡彌散,裝飾古樸莊重,彰顯著陸家青州第一權(quán)臣的身份。
廳中已有五六名大夫各自分立,他們胸前繡有各自醫(yī)館的徽記,眉宇間多有傲氣。
廳內(nèi)的氛圍頗為肅穆,但卻掩蓋不住幾分彼此暗地較勁的意味。
“唉,李老太太這‘腳氣病’看似老毛病了,可連月來反復(fù),恐怕不單是筋骨的問題啊。”
“不錯,盧大夫說得極是,我看恐怕還要從臟腑入手。”
眾人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李老太太的病情,卻在這時,被門口的動靜打斷。
林一等人隨著胡師爺步入陸府正廳。
為首的一位老大夫掃了他們一眼,年約六旬,穿著暗青色直裰,頭戴黑帽,留著花白短須,面色帶著幾分傲氣。
他目光微沉地望著林一和鄢雯。
林一認(rèn)得此人,乃博愛堂的盧成業(yè),號稱“青州手診第一人”,自詡醫(yī)德高尚醫(yī)術(shù)無雙。
盧成業(yè)一眼掃過鄢雯,忽地冷哼一聲:“我還以為仁醫(yī)堂這次會派陳洛前來,竟然只是遣來一名女流?女人行醫(yī),真是荒唐!”
他這話一出,旁邊幾名來自同道醫(yī)館的大夫便紛紛點頭。
有人附和:“是啊,老夫行醫(yī)三十年,尚未見女子能勝我半分。”
“豈止女子?聽說仁醫(yī)堂近來招了一名年輕小子,還是什么開膛破肚的異術(shù)之徒,也敢稱大夫?”
“盧大夫說的是,如今這醫(yī)界也不講規(guī)矩了。”
“哪里來的小姑娘,也敢來這陸府會診?”
鄢雯面色微變,剛欲開口辯駁,卻見林一已微微皺眉,往前一步。
他淡聲道:“我們?nèi)梳t(yī)堂,從不分男女,只看醫(yī)術(shù)。”
盧成業(yè)挑了挑眉,略帶譏誚地看著他:“你又是何人?聽你口氣倒是氣派。”
林一神色不變,拱手而答:“在下林一。”
“原來是那位專門切人腹肚的林大夫。”
盧成業(yè)冷笑,“你那開膛之術(shù),便是江湖術(shù)士的把戲,哪能在貴人病癥前胡來?”
林一微微一笑,絲毫不為所動:“我林一所學(xué)雖旁門,卻從不欺騙于人。今日我是為李老太太前來診病,雯姐隨行,只是怕我一人應(yīng)付不來,畢竟在仁醫(yī)堂,我只是最末流……”
他話音未落,便感覺左臂一緊,一股鉆心的痛襲來。
“嘶……”
他險些沒喊出聲來,原來是鄢雯趁機(jī)狠狠掐了他一下。
林一齜牙咧嘴,尷尬地咳了一聲,向她投去一個“我開玩笑呢”的眼神。
隨后,鄢雯上前一步,朝主座上坐著的一位中年男子行禮。
“陸老爺,林一方才不過戲言。我仁醫(yī)堂得知李老太太病重,十分憂慮。可惜館內(nèi)諸事繁多,陳伯實在脫不開身,因此遣我二人前來,還望見諒。”
那中年男子年約五十,身著赭色官袍,氣宇軒昂,面色沉穩(wěn),不怒自威。
正是青州縣尊,陸鳴庭。
他將茶盞輕輕放下,目光深深打量著林一:“你便是林一?你最近可謂風(fēng)頭正盛啊。連破兩樁大案,又創(chuàng)青州外科之先例。仁醫(yī)堂有你二人來,陸某自然信得過。”
林一謙遜一笑,拱手作揖:“大人過獎,在下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
“謙虛是好事。”陸鳴庭輕輕頷首,“既然人都到齊了,閑話少敘,來人,去把老太太請來。”
不多時,一名身著素藍(lán)色衣裙的婢女推著輪椅緩緩進(jìn)廳。
輪椅上的老太太年近七旬,鬢發(fā)蒼白,面容清瘦卻帶著幾分端莊,身著素藍(lán)繡花對襟褙子,胸口綴有白玉扣環(huán),手上盤著一串舊佛珠。
雖坐著不動,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度。
丫鬟輕聲稟報:“老爺,老太太到了。”
眾人紛紛起身行禮,李老太太淡淡點頭,略顯疲憊地說道:“各位大夫,又要你們辛苦一趟了。”
“老太太言重了,救死扶傷,本就是我輩職責(zé)。”盧成業(yè)率先上前,語氣恭敬。
他走近時目光一閃,又說道:“老夫前些日子開出的八珍湯,老太太可有按時服用?”
李老太太緩緩搖頭,“是服了的。只是吃后身子越發(fā)燥熱,夜間雙腿抽痛,足踝腫脹得厲害,連走路都費(fèi)力了。”
盧成業(yè)眉頭一皺,未語先怔。
其他幾位大夫也面露訝色,旋即開始低聲討論。
“唉,我早說老太太這是脾腎陽虛之癥,得用溫補(bǔ)之法調(diào)理。”
“可我觀其舌苔黃厚,氣血虛浮,怕是寒濕之邪未除,溫補(bǔ)反倒加重了濕熱之象。”
“這哪里是寒邪?老太太日常所居,錦被羅衣,陰寒難侵,我看是內(nèi)虛夾瘀,氣機(jī)不暢所致……”
幾位老大夫你一言我一語,竟?fàn)幷摬恍荩鞒旨阂姡路鹄咸牟【褪且粓觥袄碚撦^量”。
林一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目光卻早已鎖定李老太太的雙足。
那雙腳上,腳背浮腫微紫,腳趾輕微外翻,皮膚干裂,有淡淡脫屑之狀。
尤其是大拇趾,看上去仿佛經(jīng)歷了長年累月的摩擦與變形。
更令人注意的是,小腿肚略顯松垮,似乎連肌肉都在悄然萎縮。
這不像是單純的“脾腎虛”,也不是“寒濕之癥”。
林一眼神一動,心中隱隱有了個大膽的猜測。
“老太太。”他輕聲喚了一句,語氣溫和,“在下有幾句話冒昧,還請您如實告知。”
李老太太面露疲憊之色,但見林一并不似其他大夫那樣咄咄逼人,反倒面帶誠意,便微微點頭:“你問吧。”
林一俯身靠近,壓低聲音:
“您最近是否常在夜間胸口發(fā)悶、微微心悸?有時感覺氣短乏力,仿佛喘不過氣來?”
老太太一怔,眼中多了幾分詫異。
“還有,有沒有過下肢麻木、灼痛感?特別是走路多了之后,腿腳會感覺沉重、虛軟?”
這一次,她的眉頭微微一動,臉上的疑惑更濃了。
“你……你怎么知道的?”李老太太語氣中帶著不小的驚訝,眼神也多了幾分警惕。
接著,林一又看向侍立一旁的小丫鬟,悄聲問道:“姑娘,老太太平日里吃些什么?一日三餐可還記得?”
小丫鬟一怔,隨即回道:“老太太吃得很清淡,粥啊、白米飯、白面饅頭……有時也喝些魚湯雞湯,少油少鹽的那種。”
“哦?”林一神色微動,“不常吃粗糧豆類?”
“幾乎沒有。”丫鬟搖搖頭,“老太太說那東西太粗,噎喉嚨,她牙口不好,就愛吃精細(xì)的。”
林一心頭頓時一凜,終于印證了心中的猜測。
果然如此!
這些癥狀,夜間心悸、下肢無力、麻木灼痛,尤其是結(jié)合她的飲食習(xí)慣、長期食精米少粗糧、權(quán)貴婦人出行少動。
這根本不是虛癥寒邪,而是典型的維生素B1缺乏,初期為神經(jīng)性腳氣,若久而不治,甚至可能發(fā)展成心衰型“腳氣心病”。
林一心中閃過片片過往資料。
這種病在古代上層極為常見,明清兩代宮中嬪妃因飲食過精而患此者不在少數(shù)。
只是因為醫(yī)理未明,常被誤診為“虛癥”、“寒癥”,而用了大量溫補(bǔ)藥,結(jié)果越補(bǔ)越虛,最終命喪其手。
李老太太之病,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