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陽那聲“呵呵”和毫不掩飾的質疑眼神,讓王超心頭無名火起。開什么玩笑?就你那找來的、千篇一律的青春偶像劇爛本子,還當寶貝似的!我這《夏洛特煩惱》可是經過市場檢驗的經典喜劇,你居然還瞧不起?
王超強自壓下火氣,起身走回寬大的辦公椅坐下,把老陳一個人晾在沙發上看劇本,自己則拿起紙筆,開始構思剛才靈光一閃想到的另一部電視劇本。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辦公室里靜得只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十分鐘,二十分鐘……陳朝陽仿佛被釘在了沙發上,捧著那疊稿紙一動不動,眼神直勾勾地盯著文字。他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抬起頭茫然地望著天花板,像是在腦海中瘋狂構建場景、推演情節,臉上卻毫無表情,更別說王超期待中的笑容了。
王超心中開始打鼓。不可能啊!這可是經典喜劇,自己寫的時候都忍不住樂出聲。這老陳一點反應都沒有?莫非兩個世界的幽默感和審美真有這么大差異?他開始有點懷疑自己的判斷了。
半個小時后,肖紅推門進來準備提醒下班,看到的卻是一副詭異的場面:王超坐在辦公椅上,一手撐著頭,似乎有些疲憊地閉目養神;而沙發上的陳導,依然保持著仰望天花板的姿勢,像尊沉思的雕塑。兩人之間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默。
“王總?”肖紅輕聲喚道。
王超抬起頭:“怎么了?”
“下班時間到了。”肖紅回答,目光忍不住又瞟向陳朝陽。
“你先走吧,我還有點事。”王超看了一眼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老陳。
“那我就在外面等著,您有事隨時叫我。”肖紅很盡責。
“不用了,待會我自己走就行,你先下班吧。”王超擺擺手。
肖紅帶著滿腹疑惑離開了,臨走前又回頭看了一眼那詭異的組合。
王超此時已經明悟過來:老陳哪里是看不上?分明是被這劇本徹底吸引,陷進去了!看來還得等。他不再理會老陳,重新專注于手頭的創作。
筆下的故事漸漸成形:
“故事橫跨光緒年間、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1911年清朝覆滅、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官場恩怨、情場愛恨、商場輸贏。譜寫了一曲‘宅門’史,展一幅波瀾壯闊動蕩社會生活畫卷,父母子孫、妻妾丫妓、至愛親朋;‘宅門’人,譜一曲世態炎涼悲歡離合命運之歌。”
沒錯,正是《大宅門》!隨著陳朝陽這位老派導演的到來,王超最終確定了用它作為星輝電視劇復興的起點。他本可以拿出更超前、更符合后世審美的劇集,但隨著對當下影視行業的深入了解,他有了更深的思考。
文化傳播有其漸進性,如同父親無法立刻理解“網絡文化將占領全球”的理論。電視劇亦然。如今的華夏大地,改革開放剛過十余年,新舊思想的碰撞無處不在,封建家長制與渴望自由獨立的年輕一代之間的沖突,正是這個轉型時代最鮮明的烙印。他自己與黃賢的婚姻,不就是這種碰撞的產物嗎?一個豪門第三代,一個“拋頭露面”的藝人,身份懸殊的結合,最終靠的是老爺子的“一言堂”,那份曾經的“生死之約”決定了他們的命運軌跡,個人的意愿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反抗?在這個問題上,即便是王超,也深感無力。
而《大宅門》中,白景琦的離經叛道與封建禮教的束縛,李香秀(以抱狗丫頭身份進入白家,敢愛敢恨,性格潑辣張揚)的掙扎與蛻變,不正是這個時代精神的絕佳映射嗎?那種新與舊、生與死的激烈碰撞,在當時的華夏熒屏上,還從未有一部劇能展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王超腦海中,白家老宅的深院高墻,人物的悲歡離合,一幕幕場景、一句句對白,無比清晰地涌現出來,在他的筆下化為流淌的文字。他和老陳,一個沉浸在創作的忘我境界中奮筆疾書,一個則迷失在劇本構建的奇幻世界里苦思冥想。時間在筆尖和沉思中飛快流逝,轉眼已是華燈初上。
王超茫然地抬起頭,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看向老陳。短短一個電影劇本,他竟然“看”了兩個多小時還沒“看”完?這也太投入了!
“陳導,看完了嗎?”王超出聲問道。
陳朝陽毫無反應,眼神空洞,顯然神游天外。
王超有些奇怪,他不是電視劇導演嗎?怎么對一部電影劇本如此癡迷?《夏洛特煩惱》是多線敘事、最終萬流歸宗的復雜結構,與電視劇相對平鋪直敘的講述方式差異很大。老陳能如此沉迷,倒真勾起了王超的好奇。
看看時間,晚上八點了。王超起身走到老陳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陳,該醒了!”
陳朝陽茫然地抬起頭,眼神聚焦了好一會兒才認出王超,竟劈頭蓋臉埋怨道:“好好的你打斷我做什么?!”
王超愕然,這老頭脾氣還不小!
陳朝陽隨即醒悟過來,一拍腦門,臉上帶著職業性的亢奮和一絲歉意:“哎喲!抱歉抱歉,王總!職業病犯了,一看到真正的好本子,這魂兒就鉆進去了,出不來了!您別見怪!”
王超搖頭笑笑,表示理解,在他對面坐下:“陳導覺得這部電影怎么樣?”
陳朝陽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組織著語言,眼神發亮:“王總,我不知道您是怎么構思出這個故事的。但就電影本身而言,這無疑是一部極其出色的喜劇!但它又和當下流行的港式無厘頭喜劇截然不同!”他頓了頓,似乎在尋找更精準的描述,“港式喜劇是夸張、外放,靠肢體語言和快速密集的臺詞轟炸制造笑料,像一場喧囂的嘉年華。而您這個本子……它的幽默是內斂的,是藏在人物關系、情節錯位和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里的,更像是一杯需要細品的醇酒,后勁十足!是冷幽默!對,就是冷幽默!這種風格,在當下的電影市場非常罕見,甚至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王超點點頭,這正是他想表達的。兩種喜劇模式各有千秋,但在信息爆炸、觀眾審美日益提升的未來,夸張無厘頭的空間會逐漸縮小,而需要觀眾動點腦筋、會心一笑的冷幽默將大放異彩。
“這絕對是一部能立得住、經得起琢磨的好電影!”陳朝陽下了結論,目光灼灼地盯著王超,“王總,您把它拿出來,是打算讓星輝把它拍出來?”語氣中充滿了期待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王超看著老陳眼中那幾乎要燃燒起來的熱切,心中一動,反問道:“陳導,我記得您的履歷上,主要執導的是電視劇。怎么對這部電影劇本如此著迷,評價又如此精準?”
陳朝陽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絲向往和苦澀交織的笑容:“是啊,我是拍電視劇的。但是……哪個導演心里沒有一個電影夢呢?王總!”他語氣變得感慨,“電影和電視劇,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表達啊!電視劇像長篇小說,可以娓娓道來,容得下一些枝蔓,小屏幕上有些瑕疵觀眾也能包容。可電影呢?它是濃縮的精華!要在不到兩個小時里講好一個故事,打動人心,每一個鏡頭、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臺詞都要求精益求精,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大銀幕會把演員臉上的毛孔都放大,一個眼神不對,整個氛圍就毀了。能執導一部真正的好電影,留下自己的名字……那是我們這行很多人的終極追求啊!”
王超理解了這份執著,順勢問道:“那陳導是對執導這部戲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