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功?
仗打成這樣,還有臉來請功?這小子擅自帶隊去刺探軍情也就罷了,可連個斥候都當(dāng)不好,被人家發(fā)現(xiàn)了,全軍覆沒!
我讓你常茂帶兵去營救,你把人救回來就算了,為何又去敵巢偷營?你知不知道這樣會打亂我們的所有部署?
徐達在軍帳中憤怒的咆哮。
常茂紅著臉解釋道:“大帥,當(dāng)時的情況,我們圍殺了那追擊的千人隊,敵人的主力已經(jīng)暴露。若不趁夜襲擊,他們肯定會連夜轉(zhuǎn)移的,下一次再探查到敵人主力,就不知道是何時了。”
徐達怒喝道:“逃了就再探!我十萬大軍,上千斥候,還找不到一個元兵主力嗎?”
“你們知不知道,我本想一戰(zhàn)合圍他們所有人的,現(xiàn)在好了,你們兩萬人殺了一夜,斬首多少?”
常茂尷尬的說道:“大約、大約一萬余賊酋。”
徐達嘲諷:“那就是說,敵人主力還有將近四萬?”
“常將軍,我來問你,如此這般,跟按兵不動,讓他們五萬人重新轉(zhuǎn)移有何區(qū)別?我十萬大軍勞師動眾,就為了這區(qū)區(qū)一萬余敵酋?”
常茂不敢答話了。
跪著的朱棣倔強道:“大帥,即便是正面十萬對五萬,我們也不可能一戰(zhàn)將人全部吃掉。末將以為,一次突襲殺傷一萬,步步蠶食才是上策!”
上策?
徐達看著這個皇子女婿,總感覺這小子有點洋洋得意。
仔細一想,很快就明白了。
“原來如此,朱四郎,你很好!區(qū)區(qū)一名千總,帶著一個百人隊出去,竟然指揮了我這個大帥戰(zhàn)斗。是不是覺得自己很高明?很得意?”
常茂驚訝的看著兩人,“大帥,他……”
“你住口!”徐達喝止了常茂。
指著朱棣說道:“讓他自己說,這次偵查是意外暴露,還是故意暴露,想作餌釣魚的?”
既然被老岳父看穿,朱棣索性不裝了,大聲說道:“回稟大帥,末將是故意暴露的。是故意被人追殺,然后等著中軍發(fā)兵救援,故意勸說常將軍趁夜襲營。”
什么?你……
常茂指著朱棣,氣得面紅耳赤。心說:想我無敵大將常茂,縱橫沙場十?dāng)?shù)年,竟然被你這毛頭小子耍了?
徐達白了常茂一眼:“看到了吧,他已經(jīng)不是個毛頭小子了。”
“來人,把朱四郎拉下去重打四十軍棍。傳令,給元兵發(fā)書信,雙方罷手,年內(nèi)休戰(zhàn)!”
什么?
朱棣急了,他并不心疼自己被抹殺的軍功,也不是害怕挨這四十軍棍,他是不理解為什么好端端要議和撤兵?
“大帥,我不服,為什么?我們明明大勝一場,士氣大漲,正是繼續(xù)絞殺的時候,為什么要議和撤兵?”朱棣掙扎著喊道。
徐達很樂意教教女婿怎么領(lǐng)兵,示意兩邊護衛(wèi)松開對方。
“好,那我就讓你挨打挨的明白。”
“敵人明知我十萬大軍來襲,為何只派五萬大軍跟我們玩捉迷藏?”
朱棣答道:“因為他們兵力不足,無法大規(guī)模跟我們決戰(zhàn)。”
徐達點頭說道:“沒錯!所以我有信心一戰(zhàn)吃掉他們五萬人,讓他們元氣大傷,三年內(nèi)不敢再南下窺伺。”
“現(xiàn)在呢,消滅敵人一萬多人,他們剩余不足四萬,無法有效對我們進行襲擾和對峙,如此一來敵人就會增兵。你以為的那種步步蠶食不會出現(xiàn),反而昨天的夜襲會逼迫敵人加派十萬、甚至更多兵馬過來。”
“十萬對十萬,甚至十萬對二十萬的大決戰(zhàn),那不是我們此次想要的。”
“唯一一次吃掉敵人五萬主力的機會,被你小子的小聰明白白葬送掉了。”
朱棣羞愧的低下了頭。
“小子,為將者當(dāng)有縱觀全局的大局眼光,你還差得遠呢!”
“下去領(lǐng)軍棍!”
“喏!末將認罰。”朱棣躬身應(yīng)喏,這次不用護衛(wèi)押送了,自己心服口服。
常茂著急道:“大帥,末將我……”
徐達擺手道:“你不知者不罪,但救了人就該立刻回來,不該擅自做主。所以常茂功過相抵,不獎不罰。你所部將士斬首有功,論功行賞。”
常茂感激的說道:“是,謝過大帥!”
中軍帳里,議定了此戰(zhàn)的功過,派人去談判議和,徐達就知道此次戰(zhàn)事就此結(jié)束了。
原本以為會是一場大勝收尾,趕在入冬前結(jié)束,還能趕上過年。現(xiàn)在看來,呵呵,不用等過年,初冬就能回去。
京城這邊,徐妙云再次入宮,那稻子已經(jīng)出穗了。
看著那粗長飽滿的稻穗,都不用收獲上稱,大家肉眼就能預(yù)測到這稻子的產(chǎn)量了。
老朱贊不絕口, “好,好哇!天底下真的有如此高產(chǎn)的稻種,朕以前以為是神跡,現(xiàn)在才知道,哪有什么神跡,分明是世上造物的神奇。”
“想當(dāng)年,狗賊楊憲從南洋商人手中,花了十兩金子買來一株巨大稻穗,欺騙咱說是揚州降下的祥瑞。”
“哼,現(xiàn)在看來,那廝殺早了!應(yīng)該讓他活到現(xiàn)在,親眼過來看看,他所謂的天降祥瑞,朕這里有三畝!將來還會傳入千千萬萬百姓家里,我大明將會遍地祥瑞!”
馬皇后笑著說道:“陛下,您別光顧著稱贊稻穗。這都是妙云和藥師兩人南下三年辛苦的功勞,您得好好獎賞才是。”
老朱笑著說道:“朕豈能忘了真正的功臣?若論此功績,給藥師封侯都不為過。可偏偏那小子是個怪才,就喜歡做平民。朕想賞都不知道該如何賞賜。”
馬皇后捂嘴笑道:“明著不能給,暗著給也行。要我說就封他一個侯爵,藥師不喜歡,可以不讓他知道。但我們需要讓朝廷和百姓們知道,知道我們家妙云嫁的是大明公侯!”
徐妙云推辭道:“義母,不用這樣的。夫君獻稻種的時候就說過,不為立功。”
馬皇后拍了拍她的手說道:“傻孩子,賞賜不僅是為了給他個人榮耀。也是在告訴天下有才之士,只要誠心為我大明出力,朝廷就不會虧待他們。”
“有藥師這孩子珠玉在前,若是能再招來一批得力賢才,你說這一個侯爵之位值得嗎?”
皇帝撫掌大贊,“沒錯,夫人此言正合朕意。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