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喝得半醉的大嘴不耐煩道:“師父,小師弟真是婦人之仁,殺的是倭寇蠻夷,又不是他家親戚……”
“再說了,這二十年來,我們對西域用兵,對西南用兵,需要理由嗎?不都是因為我們的人口大漲,新生人口需要分得田畝,朝廷擔心田畝不夠分,所以向外擴張打下地盤嗎?”
“像這種用兵滅國,需要理由嗎?壓根多余!只是因為我們的百姓需要土地耕種,可不管那些國家的百姓無辜不無辜。”
額……
咳咳……哈哈哈哈,好,好樣的!
夏元吉笑出了眼淚,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大嘴師弟一語中的!沒想到啊,我們聊了一晚上,勸了師父勸師弟,卻不如大嘴師弟一個武將看得明白。”
大嘴謙虛的撓頭憨笑:“哪里哪里,大師兄,你們就是因為懂太多了,所以煩惱就多。其實少想些,師父讓干啥就干啥就對了,我相信師父。當然要幫我們自己人考慮,海外蠻夷的死活我可不在乎。”
沉默片刻,夏元吉認真的說道:“恩師,兵貴神速,既然已經跟南方大明約好了出兵時間,不宜再改。”
“弟子這副身體已然如此了,有幸能在死之前拜見恩師一面,心愿已了,再無遺憾。莫要因為弟子這副殘軀,耽誤了天下大事。”
“而且東北那邊偷占了倭國,現在肯定有了防備,弟子擔心遲則生變。”
“無論是他們敢阻撓我們滅國,還是耽誤了行動,導致滅倭不徹底,都是給未來埋禍根。”
這……
“元吉,你的身體……”黃易頗有不舍。
夏元吉卻灑脫至極,“恩師,天人五衰不用臥床養病,更不用受病痛折磨之苦,能死在工作任上,弟子求仁得仁!”
“恩師和師弟去海外為后世掃平障礙,弟子在中原為百姓鋪平道路,雖然遠隔千里,但卻如并肩作戰一般,弟子死而無憾了。”
一番話說的黃易感動至極,含著眼淚重重點頭。
次日,夏元吉早早起來,沒有驚擾任何人,跪在黃易臥室門口磕頭拜別,然后從容去衙署上班。
黃易已然醒來,就站在門后,卻并未開門出來。
師徒相知之情,心照不宣。
吃過早飯,黃易帶著大嘴悄然離開了應天府,踏上了去江南之路,到了入海口搭乘南下貿易的貨船,直奔約定好的會師島嶼。
衙署內,**有些不安的詢問夏元吉,“大師兄,昨夜我回去之后,恩師沒有生氣吧?”
夏元吉笑著說道:“怎么會?恩師表里如一,若是生你的氣,會當面指出來的。而且大家議論朝政不存私念,政見不同罷了,但都是為了自己族人著想,何必生氣?”
“小師弟你敢質疑恩師,是因為你年輕,跟隨恩師時間短。我們不敢,并非因為恩師的威嚴,而是深深被他的遠見卓識所折服,相信只要他做的決定都是對的。”
**微微皺眉,“大師兄,這樣不好吧?這些年民間一直有碎碎傳言,說恩師雖然歸隱長安書院,但卻隱而不退,實則在指揮著朝廷的動向,一句話就能動蕩整個朝局。”
夏元吉臉色拉了下來,嚴肅的問了一句:“師弟,你求學二十年,入官場六年。以你之見,朝政有被恩師指手畫腳的痕跡嗎?”
這個……
沉思片刻,**糾結的說道:“從明面上的確沒有,恩師從不主動過問朝政,甚至不參與具體施政。”
“但我們都知道的是,這二十年來,雖然是呂師兄領政,但每每遇到大事,師兄都會去請教恩師。而后恩師給出指點,呂師兄都是按恩師所言行事的。”
夏元吉追問道:“那按照恩師指點的路子,朝政可曾出現偏差?”
這個嘛……好像沒有。
夏元吉冷哼一聲:“這能叫指揮朝政嗎?頂多算個參知政事。每逢大事,即便是長安大朝會,目的不就是議出一個最好的路子嗎?”
“但議事的意義在于集思廣益,可這很受每個人的眼界所限制,誰也不敢說自己的方案就是最好的。”
“在這個時候,恩師的目光長遠、見解獨到,給出更好的指點,難道有錯嗎?”
“無知之人覺得這是指手畫腳,是恩師在暗中把控朝局,可這難道不是朝局的發展,選擇了恩師指明的方向嗎?”
“事實能證明一切,恩師不存私念,且每言必中!我們這些年是不是發展的越來越好?你能說這不是恩師指點之功?”
“倘若讓我們這群弟子離開恩師來料理朝政,能把華夏帶成如今的模樣嗎?會更快還是會更慢?”
**羞愧的點了點頭:“大師兄,是我狹隘了。”
夏元吉嘆息道:“小師弟,你怕是不知道吧,散播這些謠言之人,是那群失了勢的儒生,有被打壓的世家貴族、有外面的野心家。真正跟中原一條心的百姓,感受到的都是逍遙侯無私的恩德,哪里會惡意造謠?”
什么??怎么會是這樣?既然知道是陰謀造謠,為何不管呢?
“為何要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夏元吉認真的教育道:“師弟,為兄我十五歲就開始跟著恩師,歷經洪武、華夏兩朝,一生中跟隨過洪武皇帝、先太子朱標、燕王朱棣等人,見過胡惟庸、李善長等獨領風騷的人物。”
“可他們所有人,任憑多么才華出眾,卻無一人能如恩師一樣,真正做到盡公不顧私!”
“你可以質疑恩師暗中掌控朝政,但暗中掌控的目的應該是謀私利吧?你隨恩師在書院學習兩年,他過得什么日子你還記得嗎?”
額……
**慚愧的說道:“恩師雖然是院長,但卻粗茶淡飯簡樸至極,猶如山中隱士,外人興許覺得他一日三餐很精致,但那是恩師自己的本事,憑一手高明的廚藝,愣是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好的美味。”
夏元吉點頭道:“呵呵,是啊!有件事你恐怕不知道,為了掐斷家天下的傳承,恩師故意選擇了不再要孩子,就是為了避免有人擁立他的后人上位。天下誰人能做到?”
這、這……**難以置信的看著大師兄,此時此刻他終于懂了,為什么所有師兄全都無條件追隨恩師,這不是因為情感,而是純粹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