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中一統(tǒng)天下,然后分成了三個地區(qū)治理,用半年時間重編魚鱗圖冊,完成了人口土地的改制。
照例新朝是要改元的,現(xiàn)在快一年了,竟然連國號都沒改?
去年是洪武三十一年,如今百姓都還稱洪武三十二年呢,可洪武皇帝去年駕崩了呀。
所以開國改元勢在必行。
有人上書請命,請逍遙侯稱帝,然后百官紛紛效仿,甚至百姓也呼聲很高。
于是就有了這次長安大朝會,來的不僅有關(guān)中洛陽的文武,甚至江北順天府、江南應(yīng)天府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匯聚到一起,這樣規(guī)格的朝會,前所未有。
逍遙侯黃易頭一次坐在了主位,也是生平唯一一次。
他面前放著一個巨大的幾案,上面全是請命他稱帝的奏折。
“感謝諸位的信任,推舉黃易一個郎中做皇帝。但可能要讓諸位失望了,我不會做皇帝。”
聽到這話,不少人紛紛喊道,“侯爺稱帝是萬民所向……”
黃易擺手按下哄亂,然后認(rèn)真的說道:“不僅我不會做皇帝,這天下今后再也不會有皇帝!”
什么???
“侯爺,為什么?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皇帝如何使得?”在場九成的官員不能理解。
黃易卻反問道:“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皇帝,難道國就不國了嗎?最近一年了,天下沒有皇帝,我跟夫人也從未干預(yù)過朝政,天下不照樣治理的很好嗎?”
這個……
“以往三千年,天下年年都有皇帝,可一代代的天下百姓,有幾天好日子過?”
所有人都不說話了,大家都等著逍遙侯的下文。
“如果我黃易帶著諸位掃平天下,然后我即位做了皇帝,那跟前面之人有何區(qū)別?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還有大明的洪武皇帝。”
“這些人做了皇帝,有沒有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我不清楚,但的確讓自己的后人得到了世代富貴的好處。”
“那我要問問在座的諸位,除了歷朝歷代的皇室,天下普通人呢?莫說富貴了,想糊口都困難。”
大家互相對視一眼,的確如此,以前不曾想過這些問題,但自從在關(guān)中為官之后,才知道養(yǎng)活一個官員至少需要二百百姓的供養(yǎng)。按照這個算法,以往歷朝歷代百姓的苦難和生死,不是因?yàn)椴粔蚯趧冢且驗(yàn)轲B(yǎng)活的蠹蟲太多了。
黃易朗聲說道:“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此言一出,不知誰帶頭叫好,竟然有人帶頭鼓掌,全場掌聲雷動。
黃易卻擺手按下,“這句話自兩千年前周朝宰相姜太公,就已經(jīng)喊了出來。但歷代君王卻只當(dāng)成了虛應(yīng)故事的口號,試問誰做到了?”
“歷代君王全都把百姓當(dāng)成了供養(yǎng)自己的肥料,在他們眼里,百姓是牛馬、是豬狗、是螞蟻……唯獨(dú)不是人。”
大家都沒聽懂,侯爺聊這個做什么?他到底要說什么?
黃易突然笑了,“我黃易此生救人無數(shù),也殺人無數(shù),以我所見,皇帝跟黎民百姓沒任何區(qū)別,都是血肉之軀的凡人。脫了衣服沒有任何差異。”
“可為什么當(dāng)了皇帝,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學(xué)會了低頭看人,甚至不把其他人族同類當(dāng)人看?”
“這樣的皇帝、甚至這樣的皇族、這樣禍害天下的制度,諸位難道沒有想過,這是一種病嗎?”
“既然是禍殃天下的惡疾,為什么不想著去根除毒瘤,反而還要傳承下去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說那也不能沒皇帝吧?
“我不信是諸位天生低賤,不給人跪著就覺得膝蓋不舒服?”
大弟子夏元吉開口道:“恩師誤會了,大家只是覺得請您領(lǐng)頭,帶著大家一起向前走,天下會更好,推舉您做皇帝,是源于信任!”
對,沒錯,正是此意!
在場文武紛紛附和,是因?yàn)樾湃危泻顮攷е覀兺白撸蠹腋行判摹?/p>
黃易卻笑著搖頭,“我可以跟大家繼續(xù)共事,但不能做皇帝,因?yàn)橐坏┨煜掠辛嘶实郏瑒荼鼐陀忠氐郊姨煜拢幼訉O孫時代傳承。”
“以史為鑒,歷朝歷代能連續(xù)出三代明君都是奢望,更別提代代明君了。可只要出一代昏君,就會禍亂天下,讓我們今日只心血付諸東流。”
這時鎮(zhèn)守西南的沐晟開口問道:“侯爺,照您的意思,莫非您不當(dāng)皇帝,就能保證朝政代代清明嗎?”
哈哈哈哈……
這個問題問的好!
黃易認(rèn)真的說道:“我不敢保證我是對的,但歷朝歷代的史料已然證明,走皇帝和家天下的路子是錯的,否則也就不會有王朝更替了。”
“既然這條路是錯的,未來必然會被百姓造成災(zāi)禍,我們?yōu)槭裁催€要繼承呢?”
大家沉默了,好像、好像是這個道理。
這時長安宰相呂秀才開口道:“恩師,也不怪大家,畢竟千年來都是這么傳下來的規(guī)矩,大家沒有別的路子可以參考。”
黃易笑著撫掌大笑,“開天辟地開疆拓土,前面無路,難道我們不能開辟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嗎?曾經(jīng)長安到洛陽只能騎馬,現(xiàn)在有了鐵路,一天足矣!如果只會因循守舊,再過五百年,我們的子孫還是只能乘坐那顛簸的馬車。”
眾文武紛紛笑了起來,的確如此,那火車是極好的,全新的出行方式,坐過一次之后,大家再不想坐那顛簸的馬車了。
從不因循守舊,喜歡另辟蹊徑,這的確是侯爺?shù)男愿瘛?/p>
喧鬧過后,有人站出來提問,“侯爺,即便是放棄了皇帝傳承制度,可天下總要有個領(lǐng)頭之人吧?”
眾人轉(zhuǎn)頭看去,竟然是常家的常森,如今是江南的刑部侍郎。
黃易點(diǎn)頭說道:“不錯,國家每天都會發(fā)生許多大事,遇到事情總要有個人站出來拿主意。此人不是皇帝,可以是宰相。”
“雖然看似宰相在行使皇帝的權(quán)力,但區(qū)別是宰相只是職權(quán),不能子孫傳承。而且宰相是百姓百官推舉出來的,百官又是百姓推舉出來的。”
“一旦宰相行事不合天下百姓利益,百官可以站出來罷免推翻,重新遴選。而不像皇權(quán)傳承一樣,皇帝犯了錯,百官裝作看不見,或者一道罪己詔了事。憑什么一個人犯了錯,可以不用承擔(dān)責(zé)任?這不公平!”
嘶……不愧是侯爺,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歷朝歷代,從未有人敢這么直白的揭開遮羞布,最多就是勸諫皇帝。
黃易感慨道:“如此雖然不能十全十美,但至少沒了皇族,能很大程度上給天下百姓減輕負(fù)擔(dān)。”
“試想一下,皇權(quán)傳承到五代以后,單單需要供養(yǎng)的皇族之人,少則十萬、甚至數(shù)十萬,十代以后就是上百萬,再強(qiáng)大的國家也養(yǎng)不起。”
“諸位現(xiàn)在是官員,但常言道富不過三代,誰能保證自己的后人不是百姓?您諸位愿意給子孫后人添堵嗎?”
不會吧?照您這么分析,沒了皇帝于國家似乎有很大的好處,這樣的好辦法,竟然還不夠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