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年,張居正病逝,皇帝為之罷朝三日,贈‘上柱國’,謚文忠!
老朱別過頭去表示不聽,但接下來黃易的話讓他目瞪口呆。
“但就在張居正病逝的第四天,朝中多名御史言官彈劾其門生潘晟,皇帝責令潘晟致仕,然后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什么態度了,緊接著把矛頭對準了張居正。”
“皇帝順百官之意,下令抄家,盡削其官秩,收回其生前賜予的璽書、四代誥命等一切榮譽,以大罪昭示天下。就連張居正的尸首也險遭扒墳鞭尸。”
什么???
老朱驚呆了,“這怎么可能?張居正不但是為大明力挽狂瀾的功臣,更是萬歷皇帝的老師,為何會如此?”
“你小子杜撰的對嗎?專門為了氣我?”
黃易再次豎起三根手指,“我以人品作保,以上所言……”
“夠了!別發什么誓言了。”老朱黑著臉打斷了他。
黃易嘲諷說道:“我知道這個事實您可能接受不了,但事實就是事實,如果非要找個原因追根溯源……大概是血脈相承吧,這種事您好像也沒少干。”
你……
老朱聽出了對方的陰陽怪氣,想起了劉伯溫、李善長,還有眼前這個氣死人不償命的混賬小子。
自知理虧,索性不再追問。
黃易解釋說道:“皇帝即位的時候才十歲,張居正總覽朝政十年,最后立世的時候皇帝已經二十歲,按說兩年前就該親政的,興許就是這兩年生的齷齪。”
“不過依我看是這孩子長歪了,小時候不懂事,所以不在意權柄,長大了懂得了帝王心術,就覺得張居正竊取的是自己的權柄,人家的榮耀應該是自己這個皇帝的,換了是你,會不會恨他?”
老朱沒說話。
黃易感嘆道:“一時的私心貪念生出的仇恨,就全然忘了幾十年師生之情,這好像叫忘恩負義呀。”
哼!
老朱的這聲冷哼,黃易聽出了一句話:寧叫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
“不單是張居正,他自小的大伴,司禮監大太監馮保也一樣遭到了清算,跟張居正幾乎算是難兄難弟。”
“至此我似乎得到了一個結論,大明的名臣全都沒有好下場!張居正、馮保,再到**,功勞越大,死得越慘。”
你……
老朱想反駁,但卻無從反駁。
黃易嘲諷道:“倘若皇帝都是這般涼薄,天下還有人跟他混嗎?”
老朱同樣嘲諷道:“你以為他們都是為了忠心?從古至今哪有真正的忠臣?全都是名利之徒!官員追隨朝廷,擁護皇帝為的是什么?功名利祿!”
“倘若一個如同**這樣的官員,有功不賞,你試試看?”
“小子,你真以為江山只是皇族一家的?凡是吃朝廷俸祿的,有一人算一人,其實是大家在分而食之。”
對,你說的很對。
“當年你曾說過,不與士大夫共天下,只與天下百姓共天下。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口號罷了,實則內心還是與士大夫共天下。”
“只不過跟其他帝王不同的是,別人會忌憚權臣制衡,你這個開國皇帝卻把所有士大夫當做牛馬奴仆驅使。本質上沒什么區別,你們所有人看百姓都是螻蟻。”
老朱不屑的說道:“這有錯嗎?大鵬展翅三千里,看不見地下的螻蟻。”
黃易點了點頭,是啊,所以從古至今,你們這一代代不停的在重蹈覆轍,不停的卷土重來,百姓則代代受苦,無窮無盡。
“萬歷皇帝比他爺爺嘉靖皇帝更出色,青出于藍勝于藍。他抄了張居正、馮保的家,甚至還有其他一些大貪官的家,所得財物田畝盡數入了他的私庫,然后開啟了跟他爺爺嘉靖一樣的路子。”
“起初因為四周蠻夷犯邊,西北、西南、東北均有戰事。皇帝派兵守土安邦,于是有了個萬歷三大征。”
“雖然戰事耗費巨大,但打完了三次大戰,國庫竟然還有存銀,足見之前積攢的家底多么殷實。”
“萬歷十年,朱翊鈞效仿他的爺爺嘉靖的做法,在民間大選嬪妃,一天就娶了“九嬪”。而且,在玩弄女色的同時,還玩弄小太監。當時宮中有十個長得很俊的太監,就是專門‘給事御前,或承恩與上同臥起’,號稱‘十俊’。”
老朱黑著臉說道:“這么說,又一個聰明的窩囊廢?”
黃易強忍住不笑,點了點頭,“嗯!”
“在貪財方面更是青出于藍,不僅查抄銀子,甚至還派宦官駐扎到各地的礦上監督開采,這樣不僅直接截斷了國庫的財源,而且還導致各地宦官為禍,搞得地方苦不堪言。”
“從萬歷十四年之后,皇帝開始沉迷酒色,又因為儲君之事跟內閣意見不一,選擇了跟嘉靖皇帝一樣的方式治國,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
“萬歷十七年,皇帝不再接見朝臣,內閣出現了‘人滯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現象。”
“新入閣的官員,甚至壓根就沒見過皇帝長什么樣子。”
“就這樣上行下效,最后到萬歷四十五年的時候,六部、九寺官員十缺六七,風紀衙門更是直接人去樓空,數年都不見人影。”
豈有此理!
老朱已經開始罵娘了,“內閣本來是朕提議設立的,目的是為了輔佐君王理政,這幫爺孫倒好,把內閣當什么了?干脆當起甩手掌柜,那這江山被人架空了怎么辦?要皇帝還有什么用?”
黃易忍不住笑道:“其實沒有皇帝或許更好,比如萬歷皇帝小時候,司禮監有大太監馮保,內閣有能臣張居正,二人配合得當,朝廷發展的更好!”
“反倒是皇帝親政以后,大明被他搞得烏煙瘴氣,還不如他別長大呢。”
老朱吐槽說:“朕算是看明白了,朝政固然重要,但教育好儲君更為重要,這幫混賬都是少年接位,欠缺摔打歷練。”
黃易附和道:“唉……是啊,都是爹死太早。”
你不說話沒人當你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