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夏元吉有些尷尬,但是仔細想想,跟關中一對比,大明開疆拓土好像就是在打仗,增長人口也的確是為了兵員?沒毛病呀!
“可是、可是……”夏元吉,“如果沒有人口支撐,朝廷如何強大呢?”
“而且歷朝歷代,朝廷強大之后都是要開疆拓土的。”
關中幾人對視一眼,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不約而同的說道:“歷朝歷代都一樣,可我們為什么要學他們呢?”
這……
小蓉兒更是口不留情,“而且他們全都亡了呀!”
呂秀才拋出了一個問題:“夏師兄,請問大明的強大,是因為地盤廣袤、人口眾多嗎?”
夏元吉點頭道:“當然,大明最初不過是一路反王,我們的皇帝身邊也不過數十兵馬,一步步壯大發展,攻城略地招兵買馬,然后才有了今天。”
呂秀才追問道:“假如大明地盤的擴張,代表了自身的強大,那百姓的日子應該越來越好才是,可事實呢?時至今日,大明依然有吃不飽飯的百姓吧?”
這個……
夏元吉想了一下,“大明立國二十多年,幾乎是連年征戰,國庫空虛,所以……”
其他人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并不反駁。
可就是這樣的態度,夏元吉趕緊自己說不下去了。
不用想都知道,師弟們肯定會追問:大明為什么執著一直滅元呢?北元不是都趕跑了嗎?你們連年征戰,是守土之戰嗎?
呂秀才笑著舉杯,眾人喝過之后,他緩緩開口問道:“夏師兄,小弟再問一個問題:假如,他日大明滅了北元,真正實現天下一統,再也不打仗了。”
李大嘴提醒道:“秀才,北元已經沒了。不是說偷偷跑了嗎?無影無蹤。”
秀才連連點頭:“咳咳,對,北元已經沒了。那就假設大明南北一統,包括草原都是你們的。然后跟關中永世修好,不再有戰爭。”
“屆時,大明百姓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些?”
夏元吉脫口而出,“這是自然,不打仗了,自然就減輕了賦稅,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之后,當然就是繁榮。”
“那能否頓頓吃上飽飯呢?”秀才追問。
這個……
夏元吉是做過縣令的人,知道民生疾苦,長嘆一聲:“想趕上關中這樣,頓頓白面,頓頓吃飽,絕不可能。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好像除了史書上記載的漢文帝時期,還沒有其他君王做到過。”
秀才笑了,“師兄可曾想過為什么?我們關中只用了五年時間,就已經實現了。您可別說是因為關中人少。”
“我們地盤還小呢,大明劃分成州府,跟關中是一樣的。為什么大明就不行?”
夏元吉皺眉道:“聽說,關中不跟百姓收賦稅?”
秀才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夏元吉搖頭,“不成不成,如果大明朝廷放棄農稅,是要天下大亂的,國庫空虛,如何養活官員?沒有官員,如何治理天下?”
一直不怎么開口的王不留說話了,“元吉,關中官員不比大明的少,為什么這里就能養活呢?”
夏元吉連連搖頭,“師父乃是執棋天下的大國手,誰有他這等手段?”
呂秀才嘆息道:“夏師兄,想必你心中早有答案,只是不敢說而已。”
小蓉兒不滿道:“這是自己家里,大家都是同門,沒一個外人,有什么不敢說的?”
“夏師兄不說,我說,不就是大明養的閑人太多嗎?百姓地里產出原本是夠吃的,但交了賦稅去養活一群大爺們,然后自己就不夠吃了。”
“這種事,之前我跟爹爹游歷洛陽的時候親眼見過。當地百姓敢怒不敢言,更可氣的是,許多百姓還覺得司空見慣,本來如此,天經地義,沒覺得自己受苦。”
呂秀才舉杯,“小師妹快言快語,果然巾幗英雄,敬你一杯!”
眾人紛紛舉杯慶賀。
夏元吉長嘆一聲,搖頭不再開口了。
呂秀才感嘆道:“夏師兄,今日只論師門學術,不涉公事。”
“師父曾點評過大明朝廷,他說大明朝廷國庫空不空,來源于百姓的稅收,而他們拿了百姓交的賦稅,卻用于君王開疆拓土的私心,從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地盤越大百姓越來越窮。”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大明朝廷算不算一直搜刮?剝削?”
“而我們關中跟大明最大的區別就在此處,關中聯合衙署存在的意義,就是執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朝廷不賺錢,百姓交的錢養了官員,但官員都是幫百姓辦事的,沒有半個閑差。”
“除了各地防災的府庫,關中不設立國庫,也就沒有什么空不空虛之說。”
夏元吉皺眉道:“如此這般,萬一有戰事呢?”
呂秀才哈哈大笑:“師兄,大明藏富于國,需要時常備戰!我關中藏富于民,一旦開戰,全民皆兵,何懼戰事?”
“而且我們走的是兵器優越的路子,不到迫不得已,不用拼人命。”
夏元吉點了點頭,嘆息道:“明白了,歸根到底是這個。藏富于國、藏富于民,古來就有爭論。沒想到師父在關中實現了對比。”
呂秀才嗤笑道:“對比?不過是一塊遮羞布罷了。”
“其實誰都知道藏富于民好,因為藏富于民,百姓就會把一切大事都當成自己的家事看待。”
“可藏富于國,朝廷平時收稅養活貴族官員盤剝百姓,戰時還要征集百姓從軍賣命?于情于理,誰會真心賣命?”
“稍一對比,高下立判。”
“可悲的是,盡管誰都知道這個道理,偏偏歷朝歷代的皇帝都選了藏富于國。無他,私心作祟罷了!”
李大嘴不忿道:“師父說了,天下貴族從沒把百姓的命當命,豈有此理?難不成我們普通百姓就是生來賤命嗎?”
“所以他在關中定下一條規矩,人人生而平等!誰也不準踐踏百姓的性命和尊嚴。”
王不留連連點頭:“元吉師弟,大明不停給關中潑臟水,說關中是叛賊、說師父罪大惡極的壞人。”
“可到底誰是好人?百姓心中自有評判。”
“你我從小跟著師父,更明白他的為人,要我說,你別回去給朱家賣命了,干脆留下,咱們師兄弟齊聚一堂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