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皇帝成立六扇門的消息傳到全國,各地的江湖人聽了都心有不忿,我們之所以混跡江湖就是圖個自由自在,憑什么要被你們朝廷管束?
什么特么的六扇門?老子不認!了不起也就是個剿匪的衙門,關我們這些劫富濟貧的江湖人什么事?
難不成他們還能全天下追殺我們?
背后罵一罵人還是小事,真正麻煩的是那些脾氣暴躁的,直接做出挑釁的姿態,連續犯下一些大案,明擺了告訴朝廷,江湖事不歸朝廷管轄。
于是兩個月內,十數起江湖大案被送到刑部,刑部犯愁了,這些都歸六扇門管轄,可六扇門衙門口在哪里?我們不知道呀!
不得已,刑部尚書親自去找了皇帝。
皇帝笑著說道:“正好兩個月了,六扇門的人員也訓練到位了,該拿出來試試刀鋒的。”
“你去西市最熱鬧的一條街,那里有一家掛著六扇門牌匾的大雜院,說明來意就能找到人了。”
啥?西市一家大雜院?您沒說錯吧?
刑部尚書傻眼了,心說堂堂六扇門,那可是直屬陛下的衙門口,竟然是一處大雜院?
不單是他不理解,一開始老朱也覺得這個主意胡扯,可黃易卻堅持說自有道理。六扇門的人要跟江湖人打交道,身上就不能有官氣,需要融入市井才行。
所以他就選址在西市最熱鬧的地方,對于人選,黃易提了一個要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要有,不需要武藝高強,但必須精通某一項絕技。
老朱嫌繁瑣,直接丟給二虎了,二虎也迷糊呀,你讓我選拔最忠心的人可以,但又忠心又身懷絕技,這就為難我了。
后來還是黃易出的點子,讓二虎去各個衙門口調來里面最不得意的干才,包括匠作坊、尚衣局等等地方,問題迎刃而解。
這兩個月時間,除了少數幾人由黃易親自教授武藝之外,其他人只訓練一件事,那就是打開大門,融入整個西市的家長里短之中,然后徹底洗干凈身上的官氣。
別看這幫人都是各衙門口無品級的技術人員,但宰相門前七品官,哪怕只是在宮里當個花匠,出去面對老百姓的時候,也不免多幾分傲氣和談資。
出于對逍遙侯的尊重,還有皇帝的親口授意,刑部尚書親自來到西市。
沒想到簡單打聽就找到了六扇門所在,據西市的百姓們說,這里的人很好,經常幫助鄰里解決困難。
比如打個鐵、修個桌椅、縫縫補補……甚至跑腿送信看孩子等等,只要鄰里有麻煩,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六扇門在這條街很受歡迎。
站在六扇門前,刑部尚書不由得抬頭打量,還真是六扇門,六扇大門全部敞開,時不時的就有百姓進進出出,真的是大雜院。
咦?這牌匾竟然是陛下手書?
走進院子,想象中的衙門陳設一樣也不見,場院里是碾盤、石磨之類的東西,甚至還有個大胡子在幫百姓修馬蹄子。
“請問這里誰是管事的?”
修馬蹄的大胡子轉頭看了一眼,然后朝里面指了指:“先生在里面給人瞧病呢。”
不用多說,一眼就能看出對方是官府的,那肯定是來找先生的。
瞧病?
我來找管事的,即便不是逍遙侯本人,至少也應該是個官差之類的,你給我指向一個郎中?
“借過借過……讓一讓……”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飛奔出門,看到有人擋在院子中間,不耐煩的大喊,后來干脆閃身一踩旁邊的石磨,縱身上了院墻,飛檐走壁從房頂躍出。
這是……
一個提著茶壺的少年路過,笑著給刑部尚書介紹道:“您別見怪,那是崔大哥,他幫人跑腿送信呢。”
“您是官府來找侯爺的吧?請跟我來。”
刑部尚書拱手道:“有勞小哥。”
來到客廳,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郎中,正在給一個孕婦瞧病。
唰唰唰開出一副安胎藥,叮囑對方各種禁忌,讓人小心給送出門,黃易抬頭看向了進來的刑部尚書。
“是刑部高尚書嗎?久等了!”黃易站了起來。
哦?您認識我?
“我就是你要找的逍遙侯,暫時代管六扇門。”
什么??
“您就是侯爺?失敬失敬!”
“高尚書請坐,您的來意我已經知曉了,以后再有這類案卷,直接派人送過來即可,我會派人去處理。”
“好好好,多謝侯爺。為了這些案卷,刑部可愁壞了,靠各地衙門去追捕這些江湖人,十件有九件都石沉大海。侯爺,若是日后追捕需要刑部的地方,您盡管派人送信,刑部一定配合。”
黃易驚訝的看著對方:“不對吧,按照官階,你這位尚書可比我高。刑部下轄大明全部的邢獄問題,我六扇門若非陛下直管,其實也應該屬刑部管轄的。”
“高尚書,您這是為什么?難道因為我這個虛名侯爵?”
高尚書擺手說道:“實不相瞞,久聞侯爺大名,卻從未謀面。沒想到侯爺如此年輕。但卻不是因為這個。”
“雖說這十幾件案子,是因為那些江湖人不滿朝廷成立六扇門才報復性作案,但這些年來,沒有六扇門的時候,他們本就不安分。”
“不說一年十件八件的,至少也有個三五件大案。涉及到江湖人士,官府追繳無力,百姓很是詬病!”
“侯爺您是明白人,那些江湖人無法無天,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經常對一些大戶下手,與山賊無異。”
“講究一些的人,好歹還不搶良善之家,下手前先打聽打聽。”
“可更多的是惡人舉旗到處劫掠,這樣的最可恨。”
黃易點了點頭:“不錯,我們六扇門成立,就是為了懲治惡人!”
高尚書回憶說道:“前年夏天,我們抓到了一伙江湖匪類,為了盡快結案,我們從速從嚴,就地砍了他們,給事主泄憤。”
“但您猜怎么著?事后當地百姓竟然自發的出門,給這群盜匪收尸、送葬!”
“后來我們才調查到,這是一伙真的善匪,被搶的那家大戶反而是魚肉百姓的劣紳!”
“唉……雖說我們案子沒辦錯,他們搶人財產就該殺。但百姓可不跟你講大明律,他們只知道朝廷幫了惡人。”
“所以后來官府的人三年不敢去那個地方,無他,抬不起頭!”
黃易好奇的問道:“還有這種事?那這家劣紳呢?你們沒有懲治?”
高尚書苦笑道:“從本案來講,對方是受害者,我們無權懲治。雖然我們很想收拾了他們平息民怨,但民不告官不究,對方在那里盤根錯節有些后臺,所以我們刑部的人灰頭土臉的回來了。”
“否則也不至于被當地百姓罵得不敢進村,罵我們是給惡人張目的狗官。”
黃易吐槽道:“還真是夠窩囊的。”
高尚書老臉一紅:“可不是嘛!早知道我們就不管這些閑事了,也能讓惡有惡報。”
“所以您也看到了,刑部衙門很不擅長處理這類案子。”
“現在有六扇門專門處理,若是能幫大明刑部挽回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高某代表整個刑部同仁都要感謝侯爺和六扇門。”
黃易轉身指了指中間正堂的一幅字,“高尚書,您看看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