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冰說完又叮囑兩個時不時要跳起來才能看見東西的兩兄弟,“一定要握緊舅舅的手,千萬不能松開知道嗎?”
“外婆,我們知道啦~”兩兄弟乖乖巧巧地點點頭。
一排攤子商品滿目琳瑯,兩個孩子看得眼睛都不夠用。
“嬸嬸,怎么辦呀?我有好多東西想要~”傅臨舟眼睛眨巴眨巴地看著喬辛夷撒著嬌,“我今天可以不小心買多一點嗎?”
“我也是哦~”傅澤雨連忙跟著說。
“買!”喬辛夷大氣點頭,“看上了就買!買回家大家一起吃,所有我們沒吃過了,想嘗嘗什么味道的,我們都買回去,不知道怎么做我們就問看攤子的同志,讓他們給我們寫個菜譜,我們回家照著做。”
“哇!我今天超級快樂哦~”傅臨舟眼睛都亮了,小手往攤子上戳了一遍,十五分鐘后傅青山手里的麻袋滿了一半。
這個集市拿著麻袋買東西的不在少數,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外地過來的,守攤子的同志們個個很熱情,曾哥的名字也很好用。
報了曾哥的名字不是一斤給少兩分錢就是能給痛快抹個零兒。
一家人本來只打算在集市逛兩個小時的,但等買完東西都十二點半了。
“這個點過去縣城國營飯店不知道還有沒有吃的。”陳玉冰拍了下手掌,“應該從家里帶點能墊墊肚子的。”
“先把東西拿到車后備箱放著。”喬辛夷道,“要是實在買不到吃的,就拿我包里的餅干墊墊肚子我們就直接回省城。”
喬辛夷說完喬云松拿著一張紙條過來了,“大姐,這張紙條夾在車玻璃前面。”
喬辛夷一眼認出紙是曾哥剛才手里拿著記賬的本子。
打開一看,還真是曾哥寫的。
——你們第一次來逛集市,我猜你們可能會錯過飯點,縣城國營飯店都比較小,東西也比較少,過了時間就沒東西了,你們可以去這個地址,敲門兩聲,兩次,然后報我名字。
大概是怕紙條被人拿走,紙條上曾哥沒寫很詳細的話。
他知道紙條喬辛夷要是看見的話她能看懂。
喬辛夷把紙條遞給傅青山看,傅青山看完以后抬頭朝著馬路對面看了看,“應該在對面那個巷子進去,很近,我們走路過去。”
喬辛夷有時候是真的不得不佩服這個年代的所有人,沒有導航還能準確無誤地找到地方。
看得出來曾哥應該是這里的老熟客,門開以后傅青山一說曾哥的名字年輕的嬸子就立刻笑著請一行人進去。
“嬸嬸,你看,他們的墻上有牡蠣殼,有好多好多!”傅臨舟和傅澤雨像是發現新大陸似的。
“還真是。”陳玉冰和傅白露都看得覺得好稀奇。
“我這還是用著新鮮的,你們要是去漁村看才會覺得他們的房子有意思。”年輕的嬸子笑,“你們和小曾一樣都是省城來的吧?小曾剛來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
說著話一個光頭大叔從廚房出來,出來一看有這么多人,愣了下。
“你們進來廚房看看想吃什么,海鮮都是早晨剛送來的。”
兩個孩子率先跑著進了廚房,然后在里面發出哇的驚叫聲。
大人們走進去了以后才知道這個門外看著不起眼的廚房里面大有乾坤。
里面竟然還有一個小水潭,水潭用石頭隔開,每個小間隔里都放著不同的海鮮。
“我最拿手的是海鮮粥和海鮮鹵面,看你們是喜歡吃什么。”
“除了粥和鹵面,這些海鮮也能做,煎的,清蒸的,油燜的,香辣的,都行,看你們愛吃什么樣的。”
大叔自豪地說:“來我這吃過的就沒有一個說不好吃的,我可是從十幾歲就跟在我爸后面干這個的。”
“我們人多,你幫我們看著安排。”傅青山轉頭問喬辛夷,“你想吃粥還是鹵面?媽,傅姨,你們呢?”
“我都想嘗一下。”喬辛夷十分老實地給出答案,“難得來這里一次,我不想錯過大叔的任何一道拿手菜。”
“那海鮮粥和鹵面我們也都要。”喬辛夷都這么說了傅青山就不用再等陳玉冰和傅白露回答了。
“成,我按照你們人數給你們安排。”大叔爽快應下,“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每種都多做點,吃不完的話我們可以打包回去,晚上回家熱熱還能吃,要是做少了,不夠吃的話,我怕我會一直念著。”喬辛夷說完后大家都笑了。
大嬸已經在院子的帳篷底下支好桌子椅子了,大叔上菜的速度也很快,十五分鐘后一道道菜陸陸續續上來。
“粥現煮要點時間,鹵面和這些菜你們先吃著。”大叔放下菜盆又轉身進廚房繼續忙了。
“嬸嬸,真好吃對不對?”兩個孩子快樂得兩條腿不停地晃著。
“對。”喬辛夷點點頭,“這里的海鮮真的很鮮,我們省城吃的和這里確實沒法比。”
“魚啊蝦啊的,從我們這里送到省城很多都半死不活了,要說吃海鮮,省城確實不如我們這邊靠海的地方。”嬸子在一邊接腔,“我們廚房那水潭的水就是海里舀上來的,蝦啊魚啊,在我家這里和在海里沒啥區別。”
“最近生意不錯吧?”傅白露笑著問。
“是不錯,很多都是小曾介紹來的,托福,今年我們家能過個好年,家里孩子能上學,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了。”
嬸子點著頭,“有的人特地來這里吃早餐,就吃海鮮粥和海鮮鹵面,都是一個兩個來的。”
“對,一大家子一起來的我還是頭一回遇到,所以剛才看見你們這么多人都嚇一跳。”大叔在廚房也應著,“對面聯合集市開起來以后倒是真給我們家帶來不少財運。”
這一餐吃的很開心,聊得也很開心,想著家里人都還沒有去過海邊玩,吃完飯時間也尚早,傅青山問了大叔去風景好的海邊最近的路,開著車一腳油門就帶著一家人過去了。
下午一家人不僅去了海邊,還去了小漁村,看到了他們口里說的那才是真的新鮮的漁村石頭牡蠣房。
回去的時候兩個孩子還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