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溫婉在農科大做宣講那一天,因為溫婉重回講臺點明了自己是為寧縣招引人才而來的,很多學生都對溫婉口中的寧縣好奇不已,紛紛找張美雅幾人要資料看。
其中不少是研究生和博士生。
包括溫婉準備薅到寧縣去的高宇(羊毛)。
他雖還沒研究生畢業(yè),但因為幾次與導師到地方去幫忙規(guī)劃,出色有新意的思維,讓他在規(guī)劃界里小有名氣。
南省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已給他拋出橄欖枝,他也有意去南省發(fā)展。
畢竟南省是經濟大省,也是科技大省,包容度高,去那邊發(fā)展,南省給的待遇也高。
可聽了溫婉的話后,他突然猶豫了,就像溫婉所說,他也熱愛自己成長起來的地方,可寧縣需要他嗎?
溫婉與沈敏他們約好晚上一起吃飯后,就開始各忙各的。
程瑾瑜也回河洛辦公廳去工作。
溫婉則回到張美雅身邊,有些心虛地朝頂頭上司笑了笑。
張美雅瞪了溫婉一眼,奈何眼里的笑意讓她看起來毫無殺傷能力。
溫婉接過她手里的資料,“我來幫忙發(fā)。”
這時,一個男生有些遲疑地走過來,“請問……”
溫婉抬頭一看,然后立刻漾起笑臉。
“你好,同學,是有什么疑問的地方嗎?”
高宇看溫婉笑得梨渦淺淺,有些臉紅。
“就是我想問你們這里說高薪聘請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我能問一下具體的薪酬待遇嗎?”
很好,羊自己來了!
溫婉笑得更燦爛了。
“當然可以,你叫什么名字,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以上?”
“我叫高宇,是環(huán)境資源管理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專業(yè)的研究生,我明年七月畢業(yè)。”
“高宇同學是吧,你跟我來這邊我們細談一下。”溫婉領著高宇去一旁的長桌上說話。
高宇讀研三年,其實年齡比溫婉還虛長三歲。
看著比自己年齡小,卻已經有了自己的工作領域的溫婉,高宇的心也燃起了熊熊火焰。
溫婉把資料放到高宇面前指著上面的待遇道,“高同學,你是研究生畢業(yè),可以進入我們寧縣的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研究生年薪是10萬,五險一金也會給你買齊,逢年過節(jié)還有其它的補助。”
高宇意外,他以為頂多就是年薪6萬的待遇。
他的同學本科畢業(yè)后沒有繼續(xù)讀研,也進了他們縣里的規(guī)劃局,月薪3000,年薪才三萬六。
他以為自己多讀三年書,薪酬會比本科高,卻沒想到會高出這么多。
南省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給他的薪酬待遇也是在十萬年薪這個價。但南省經濟好,工資高也正常。
可寧縣不過是個三四線城市,出的工資竟然能比南省的高?
高宇有些難以相信。
溫婉也知道自己這個待遇會引起懷疑,她解釋道,“我們縣經濟不好,現(xiàn)在又要大改造,雖然招規(guī)劃師,但名額只有一個,所以就想高薪吸引最好的規(guī)劃師來發(fā)展。
說句白的,來寧縣做規(guī)劃師,高薪酬待遇是肯定有的,可也會特別辛苦。
如果高同學有意來寧縣發(fā)展的話,你記一下我的手機號碼,回頭把你的簡歷和聯(lián)系方式投給我,只要你的條件是最優(yōu)的,我們一定會錄取你。”
“溫同志,我也是寧縣的,我的簡歷有在宿舍,可以等我一下嗎?我回宿舍拿來給您看。”
“當然可以!”溫婉點頭,“快去吧,我就在這里等你。”
高宇得到溫婉的首肯,立刻轉身跑回宿舍去。
張美雅看溫婉這么重視高宇,不禁低聲問,“什么人,你這么重視?”
溫婉笑,“一個可以把寧縣變得更美麗的人!”
“部長,我偷偷告訴您,南省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的人正在爭取高宇,我們得先下手為強。”
張美雅意外,“這么搶手?”
“當然,要不然我會要求定這么高的薪酬?南省就用高薪來招高宇。”
張美雅朝溫婉豎起拇指。
既然是南省也想搶的人,那么他們河洛要搶的除了薪酬,還要有情懷。
難怪溫婉的宣講都是在講情懷,敢情意在高宇?
就這樣,溫婉連續(xù)幾天跟在張美雅身旁整理學生投來簡歷,看到適合的就留下,準備進一步面試。
而高宇,則在宣講那天就被張美雅直接定下來了。
為此溫婉還把張美雅老一頓夸,說她慧眼識英才。
夸得張美雅那張嚴肅的臉繃不住,見誰都如沐春風。
忙碌的工作讓他們無暇留意網絡上的事情,溫婉也不知自己的演講會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
那天溫婉和程瑾瑜去何晨光家里吃飯,在談到這次招引人才的事時,溫婉的一番話讓何晨光深有感觸。
溫婉說,“如今華國還有591個重點扶持貧困縣,河洛新鄉(xiāng)市的貧困縣就占了兩個,而寧縣又是在末位。
想脫貧摘帽就得振興鄉(xiāng)村。過去為何鄉(xiāng)村為何發(fā)展不起來,就是因為固有的模式不適合他們,我們要謀求鄉(xiāng)村新型的發(fā)展方向,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大膽開創(chuàng)新領域,就得需要各類接受了新知識的人才來發(fā)展。”
何晨光聽了溫婉的話,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贊賞,“你說得對,人才是發(fā)展的關鍵。但要吸引這些人才長期留在鄉(xiāng)村,除了薪酬和情懷,還得有能讓他們施展才華的環(huán)境和平臺。”
溫婉深以為然,“沒錯,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就像高宇,他有能力也有熱情,但如果我們沒有相應的項目和支持,他的才華也會被埋沒。我們不僅要把人招來,還要讓他們在寧縣扎根。”
在后續(xù)的招聘過程中,溫婉和張美雅越發(fā)謹慎。
他們從眾多簡歷中挑選出各個專業(yè)的佼佼者,除了規(guī)劃專業(yè),還有農業(yè)科技、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等領域的人才。
對于每一個可能加入寧縣的人才,溫婉和張美雅都會親自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
本是一個星期的行程,他們又延長了一個星期,方方面面地詳細了解,只求萬無一失。
面試上的,他們直接簽了試用合同。
沒面試上的,溫婉也都給他們送上一小包長隴制糖,告訴他們并非他們的能力問題,而是寧縣暫時沒有設這樣的崗位。讓他們留下簡歷,若以后有這樣的崗位,會優(yōu)先考慮他們。
因此不管有沒有被寧縣錄取的學生,都給溫婉和張美雅送上一個“最美面試官”的稱號,說他們太暖心。
看到溫婉他們這樣的態(tài)度,學生都想,寧縣的人是不是都這樣溫暖。
卻不知是溫婉的耐心影響了縣組織部的其他人,他們看到溫婉明明可以高高在上,卻始終平和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分學歷、能力的高低,甚至對方不在他們招聘范圍內,她也能細心告訴對方,他的專業(yè)可以主攻哪個產業(yè),或哪個部門缺乏這樣的崗位,建議對方拿著簡歷去試試……
完成招聘工作,就等這些學生拿到畢業(yè)證到寧縣正式入職后再進行職工培訓。
張美雅一行人先一步離開洛市回家里。
溫婉也想回長隴,但她得等程瑾瑜下班。
這時候的她,也沒想到她在回家的路上會遇上幾個為她而去的學生,更不知道那樣短暫的交集,會給寧縣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