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醫科大的校服是亞麻混紡,1940年冬季款。"女人將泛黃照片推過來時,指尖殘留著液態氮的寒氣,"周墨海,親手把我送進了731的'記憶離心機'。"
程墨白用匕首尖挑開照片邊緣,泛藍的顯影液滲出紙背。德軍間諜專用的銀鹽相紙,暗室顯影時混入了氧化釷——這是柏林間諜學校1938年的防偽技術。照片里,周墨海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玻璃管,標簽上模糊的"RNA-12"字樣正在褪色,正是納粹"生命之源"計劃的基因編號。
江風卷著浪沫撲打銹蝕的鋼梁,程墨白突然意識到通風管深處傳來的蜂鳴聲頻率與照片顯影的伽馬射線波長完全吻合。女人脖頸處的翡翠吊墜開始發燙,戒面內側的輻射狀刻痕泛起暗紅——這是暴露在鐳射線下產生的切倫科夫輻射。
"出云號"的探照燈再次掃過,這次程墨白看清了照片暗處的細節:滿洲醫科大醫生胸前的胸針,是東京帝國大學物理研究所的六芒星標志,當他用魯格手槍的消音器尖端抵住照片背面,顯影液在紫外線下浮現出隱藏的摩爾斯電碼:KILL THE CLONES.
女人突然劇烈抽搐,鎖骨處的北斗胎記滲出熒光藍的液體。程墨白嗅到空氣里混著福爾馬林和液氮的味道,這是731部隊特有的記憶凝膠揮發物。他喉結處的氰化物膠囊開始發燙,戰術目鏡的夜視層里,整個船塢的陰影都變成了爬行的蜈蚣狀疤痕。
她撕開發黑的襯衣內襯時,程墨白聽見線頭崩斷的噼啪聲。月光斜切進銹蝕的通風管,在她鎖骨處投下冷銀的刀光,那北斗狀的疤痕在顫抖的肌肉下扭曲成詭異的笑紋。微型膠片從她潰爛的肋間取出時,沾著淡黃色的腦脊液,混著磺胺藥粉的苦澀——這是重慶地下醫院處理腦神經實驗的后遺癥。
"組織讓我假死潛入‘櫻花計劃’。"沙啞女聲混著喉頭血沫,“這是他們在長江流域的全部實驗點。”瞳孔突然呈現鐘擺式震顫,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控制著她,“但他們...在我腦子里...裝了東西...”這是日軍"櫻花計劃"特有的腦波控制器留下的癥狀。程墨白注意到她鬢角的皮膚下埋著發絲般的鉑金電極,末端連著褪色的蠟封線,正是731部隊"海星計劃"的神經植入裝置。
下關發電站的蒸汽輪機在二十步外震顫,黃銅管道里的過熱蒸汽撞得管壁錚錚作響。程墨白將微型膠片塞進改裝過的萊卡相機暗盒,硝酸銀顯影液在紫銅管里翻涌,騰起的白霧裹著福爾馬林氣味——這是重慶地下醫院特供的神經組織保存液。
倉庫斑駁的磚墻上,臨時改裝的幻燈機投射出青灰地圖。七處坐標用手術刀刻成鏤空孔洞,背后嵌著從不同角度拍攝的航拍照片。蕪湖站點旁的紅筆標注滲著未干的血跡,字跡里"記憶對沖"四個字突然讓程墨白指尖發麻,軍統密檔里,截獲的一封電報就提過這個詞。
"他們用電休克療法制造記憶斷層。"女人沙啞的嗓音混著喉頭血沫,瞳孔震顫頻率與蒸汽輪機轉速產生共振,"林雪和我的海馬體……在液態氮里被切成薄片。"她染血的指尖劃過蕪湖坐標,那里浮現出暗紅色斑痕,形狀竟與翡翠戒面內側的鋸齒痕完全一致。
他注意到地圖邊緣的顯影液滲出紫斑,這是鐳-226衰變產生的切倫科夫輻射。最危險的細節藏在蕪湖坐標右下角:用手術刀刻的"97%"數字,刀痕里殘留著淡藍色的神經凝膠。當他用匕首尖挑開凝膠時,暗盒里的膠片突然發出蜂鳴聲,頻率與長江航道暗流圖重疊。
"出云號"探照燈掃過倉庫天窗,鐵銹簌簌落在幻燈機上。程墨白看見蕪湖站點的航拍照片里,七棟紅磚樓呈北斗七星狀排列,樓頂的水塔折射著月光,在地面投出巨大的蜈蚣狀陰影。女人突然劇烈抽搐,鎖骨處的北斗胎記滲出熒光藍液體,那是植入式記憶凝膠的排異反應。而她的右眼,正在滲出與翡翠戒指同色的幽光。
林曼婷的指甲在頸動脈上犁出四道血痕,程墨白看見她瞳孔突然收縮成針尖狀——這是日軍"櫻花計劃"特有的腦波控制征兆。她的聲帶發出金屬刮擦般的日語,喉頭震動頻率與下關發電站的蒸汽輪機產生共振,紫銅管壁上的冷凝水簌簌墜落。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與掙扎:“快...綁住我...控制程序要啟動了...”
"目標確認……清除指令……"機械音混著血沫從她齒縫溢出時,如同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日語,程墨白已經抽出綁在蒸汽管道上的船纜。麻繩在潮濕空氣里滲著桐油味,這是汪偽政府特工慣用的密道裝備。在捆綁的過程中,當他用軍用匕首割斷她染血的襯衫時,月光照亮后頸植入的鉑金芯片,六邊形金屬塊表面布滿蜂窩狀散熱孔,暗紅紋路在皮下規律脈動,宛如寄生體正在呼吸。
子時三刻的汽笛聲被電流爆破聲截斷,碼頭瞬間墜入墨色深淵。程墨白戰術目鏡的夜視層泛起綠斑,卻看見林曼婷后頸的鉑金芯片迸出藍火——這是植入式電容器過載的征兆。她掙脫麻繩的剎那,程墨白聽見布帛撕裂聲里混著金屬刮擦音,那是汪偽政府特工使用的合金束線在崩斷。
三根銀針破空時帶著嘯叫,蓖麻毒素的杏仁味混著江風灌入鼻腔。程墨白喉結處的氰化物膠囊開始發燙,1943年的蓖麻提純技術讓毒素呈現渾濁的淡黃色,針尖殘留的結晶在月光下泛著冷光。遠處哨塔傳來人體倒地的悶響,顯然是有人中招了。
"鋼瓶閥門在船尾龍骨……"林曼婷撕開潰爛的袖口,微型發報機的疤痕在黑暗中泛著磷光。程墨白指尖觸到疤痕邊緣的凸起,那是真空管發報機特有的銅制散熱片輪廓。1943年的植入式發報機需要開顱手術,疤痕周圍凝結的血痂混著磺胺藥粉,這是重慶醫院處理神經移植的標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