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瑤,這就是玉清觀?”
我們三人佇立在玉清觀的門口,仰頭凝視著那朱紅色的觀門。這觀門歷經歲月洗禮,卻依舊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在晨光的映照下,散發著別樣的光芒。
我微微點頭,目光同樣落在那觀門上,緩緩開口道:“這玉清觀,歷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間。相傳,當年有一位云游四方的高道,道號玉清子。
他在此地結廬修行,常為百姓治病驅邪,深受百姓愛戴。
一日,玉清子在山中閉關修煉,恍惚間見一道金光自天際灑落,直入他的眉心。在那靈犀一動間,他領悟了高深的道家妙法。
此后,他越發覺得此地靈氣充盈,是一處不可多得的修行寶地。
百姓們為感恩玉清子的善舉,自發籌集錢財,在他結廬之處修建了一座簡陋的道觀,最初便以玉清子的道號命名。
歷經數代道士的苦心經營與修繕,才逐漸有了如今的規模。
傳說每逢月圓之夜,若心誠之人在觀中靜心冥想,便能感受到玉清子留下的靈氣波動,甚至能隱約聽見仙樂飄飄。
還有人說,曾經有一位身患重病、藥石無靈的少年,在玉清觀中誠心祈愿后,當晚便夢到一位白發老者為他施法治病。
次日清晨,少年竟奇跡般地康復了,而那老者的模樣,與玉清子畫像中的極為相似。
曾有一對夫婦,他們唯一的孩子在一個漆黑的雨夜走失。夫婦倆尋遍了大街小巷,問遍了所有鄰里,卻毫無孩子的蹤跡。
絕望之下,他們來到玉清觀,在玉清子的神像前長跪不起,哭訴著自己的悲慘遭遇,祈求神明憐憫。就在他們幾乎要放棄希望之時,第二天清晨,孩子竟出現在離家不遠的巷口,衣衫雖有些凌亂,但好在他安然無恙。
孩子說,是一位白發爺爺牽著他的手,把他送了回來,而那白發爺爺的模樣,與觀中玉清子的畫像別無二致。
還有一位年輕的女孩,她的父親被查出患了絕癥,家中為了治病早已一貧如洗,醫生也宣告無力回天。
女孩每日早早來到玉清觀,跪在蒲團上,為父親虔誠祈福,哪怕風雨交加也從未間斷。她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女孩在家中睡著后,夢到玉清子手持拂塵,輕撫父親的身體。
醒來后,她匆忙起身查病看床上的父親。竟發現,她父親的氣色竟好了許多。此后,父親的病情逐漸好轉,最終竟完全康復,一家人喜極而泣。
然而,這般靈驗、承載著無數人希望的玉清觀,也曾遭受過沉重打擊。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侵略者的鐵蹄踏破了這片寧靜的土地。
當時,玉清觀的道士們心懷大義,不忍看到抗日志士們被日寇殘害,毅然決然地將幾位受傷的抗日勇士藏匿于觀中。
他們不顧自身安危,精心照料著這些勇士,為他們提供庇護之所。
但不幸的是,消息還是走漏了。日寇聽聞后,惱羞成怒,迅速糾集了大批兵力,將玉清觀團團圍住,妄圖一舉殲滅這些抗日力量,并摧毀道觀。
面對如狼似虎的日寇,道士們沒有絲毫退縮,與受傷的抗日勇士們并肩作戰,憑借道觀的地勢進行頑強抵抗。
一時間,槍聲、喊殺聲在道觀內外回蕩,硝煙彌漫,刺鼻的火藥味與濃烈的血腥味相互交織,如一層厚重且令人作嘔的紗幕,將玉清觀往昔那縈繞不絕、清幽淡雅的道香之氣 ,徹底掩蓋 。
戰士們,和道士們的鮮血濺入到香爐鼎內,那原本用于承載祈愿與虔誠的香爐,那一刻被染上了觸目驚心的殷紅……
道觀中的建筑不斷被炮火擊中,磚石紛飛,神像開裂,情況萬分危急。
就在眾人的彈藥即將耗盡,即將被趕盡殺絕之時,天空突然暗了下來,狂風呼嘯。
緊接著,一道刺目的金光從玉清觀的主殿中射出。
恍惚間,眾人看到玉清子身著道袍,手持拂塵,周身散發著祥瑞之光,自金光中徐徐浮現。
玉清子目光威嚴,口中念動咒語,手中拂塵一揮,原本圍困道觀的日寇只覺眼前出現重重迷霧,彼此之間瞬間失去了聯系,他們在迷霧中驚慌失措地四處亂撞,槍炮也紛紛啞火。
趁著這難得的時機,道士們攙扶著受傷的抗日勇士,迅速找到了一條隱秘的通道,順利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而當迷霧散去,日寇們發現眼前的玉清觀早已人去樓空,只剩下殘垣斷壁,仿佛一切都是一場可怕的噩夢……
沒人知道那些侵略者在迷霧中究竟經歷了什么,只見他們逃出后,一個個面色慘白如紙,眼神中滿是恐懼與驚惶。
自那之后,這些侵略者便再也不敢踏入這方圓百里之內。
周邊的百姓。也免去了戰火的侵擾……
……
后來,道士們在廢墟之上重新修繕玉清觀。那段玉清子顯靈救抗日勇士的傳奇經歷,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如今的玉清觀,不僅是人們祈福求安的圣地,更是那段英勇抗爭歷史的見證,承載著人們對正義與和平的永恒追求?!?/p>
王小強和董大明聽得入神,臉上滿是敬佩之色。
王小強低聲喃喃道:“不曾想,這玉清觀竟有如此振奮人心的過往,孟瑤,我覺得這玉清子,就是我們民族英雄啊!玉清子道長實在令人敬仰?!?/p>
董大明則用力地點點頭,感慨道:“是啊,那些道士和抗日勇士們的英勇,還有玉清子顯靈的奇事,太讓人震撼了?!?/p>
我看著他們業點了點頭:“的確,當年我師父也是這么和我說的,今天我機緣巧合,經過過此地,不如先進去上炷香,也好求玉清道長能保佑我們順利完成此次任務?!?/p>
我們懷著對玉清觀過往的敬畏與感慨,踏入了這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殿堂。剛一進門,便置身于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中。
我們在請香處每人花了五元錢,各自請了三柱清香,然后,又在酒精爐旁邊將香火點燃,在將三柱香立于眉間。
“玉清子前輩在上,晚輩孟瑤今日前來,望能借玉清觀之靈氣,解救被殷大仙兒,迫害的仙家,還世間一份安寧?!?/p>
念罷,我微微俯身,朝著主殿內玉清子的神像深深拜了三拜,接著,我又對著觀中其他三個方向,各拜了三下。
然后把香火至于香爐鼎中,最后跪在蒲團之上誠信祈愿。
“弟子孟瑤,今日誠信叩拜玉清真人。一拜,感恩玉清觀千百年來庇佑百姓、傳承正義;二拜,祈愿此番行動能夠順利,不辜眾望所托;三拜,希望世間再無邪惡作祟,人人皆能平安順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