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如一條緩緩蠕動的長龍,穩穩當當地來到城門前,而后緩緩停下。
前方的護衛訓練有素,迅速分列兩側,如同兩堵移動的人墻,特意讓楊奇偉的馬車徑直來到城門前。
臨時縣令張賀,一位身形略顯佝僂的老人,率領桐柏官員們趕忙迎上前來。
張賀年逾五十,此前身為桐柏縣的典吏,整日與衙門中的文書、檔案、戶籍等事務打交道。
他為人剛正不阿,在桐柏縣基層小吏群體中非常有威望,備受敬佩。
桐柏縣被攻破后,圣教經過考量,讓張賀暫代縣令一職,負責維持桐柏縣的治安,保障縣城的日常運轉。
只見張賀一路小跑,神色緊張又帶著幾分恭敬,迅速來到馬車前。
他的雙手下意識地整理衣袖,膝蓋剛彎下去,這才猛地想起圣教已摒棄了舊有的跪拜禮節,臉上閃過一絲尷尬,趕忙拱手抱拳,聲音洪亮卻又帶著幾分忐忑開口道:“桐柏縣臨時縣令張賀,率領桐柏縣各級官員,恭迎教主大駕!”
張賀反應敏捷,可他身后的一些官員以及鄉老們,就沒這么機靈了。
他們大多年過半百,一輩子和大明朝的規矩打交道,跪拜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
他們亦步亦趨地跟在張賀身后,當張賀換成抱拳拱手禮時,很多人已然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恭迎教主圣駕!”
不知是誰扯著嗓子高喊一聲,剎那間,其他人紛紛跟著呼喊起來,聲音如滾滾雷鳴,在城門前回蕩。
隨著這些鄉老和小吏們下跪,圍觀看熱鬧的百姓也受到影響,像被無形的力量推動,大片大片地跪了下去。
有人扯著嗓子,激情澎湃地跟著高呼:“恭迎教主圣駕!”
有人滿臉茫然,不知所措,眼神中充滿了疑惑。
還有人緊張得臉色煞白,哆哆嗦嗦地撅著屁股,大腦一片空白,連周圍發生了什么都渾然不覺。
人群之中,隱蹤、裂地、控風三人原本站在一起。
他們特意換上普通百姓的服飾,乍一看,倒真像父子三人,絲毫不起眼。
隨著百姓們紛紛下跪,三人面面相覷,眼中滿是茫然。
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三人不敢有絲毫懈怠,短暫猶豫后,也跟著百姓跪了下來。
只是他們身為錦衣衛最強刺客天團,更是錦衣衛的供奉,即便面對皇帝,也無需行跪拜之禮。
如今卻要跟著普通百姓跪拜對頭,隱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無奈,還有深深的氣悶。
他撇了撇嘴,臉上帶著不滿,小聲嘀咕道:“不是說他們不興跪拜嗎?”
“還說什么人人平等,這和大明有什么區別?”
控風沉默不語,只是目光如炬,默默地觀察著楊奇偉的隊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裂地撓了撓頭,一臉憨厚,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隱蹤的抱怨,索性保持沉默。
在隱蹤低聲抱怨之際,馬車內的楊奇偉也在感慨。
他輕輕掀開窗簾,目光透過縫隙,看向外面黑壓壓跪倒一片的百姓,不禁長嘆一聲:“推翻皇權貴族容易,但想要打破百姓從小被灌輸的皇權至上思想,談何容易!”
王啟武靜靜地跟在楊奇偉身旁,隨意瞥了眼外面的場景。
對于這種情況,他早有預料,臉上沒有絲毫驚訝之色。
官員有不同的層級,有的負責管理百姓,有的負責管理官員,而王啟武屬于前者。
他長期與百姓打交道,自然清楚大明朝百姓的真實狀況。
百姓們從小被灌輸“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觀念,認定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朝廷的決策不容置疑。
他們無需思考,更不能質疑,只需滿足朝廷和皇上的要求,便可以了。
若是有人提出質疑的話,那無疑便是對大明皇朝有意見,對皇上有意見,是亂黨,是叛逆。
朝廷也不遺余力地進行相關宣傳,比如宣揚皇上勤政愛民、勤儉節約。
前些時日,上面不是還有命令,要大肆宣揚皇上的勤儉,連破舊的龍袍都不舍得扔,還要打補丁繼續使用的事跡。
地方士紳們更是宛若受到號召,紛紛呈萬民書,表達對皇上勤儉的敬佩,以及對皇上遭遇這種“委屈”的惶恐。
他們如此寫道。
皇上是天子,百姓是天子的子民。
天子如此簡樸,讓百姓于心何安,于心何忍。
這就如同兒子不孝順父親,是要被諸神厭棄的啊。
王啟武想到這些,差點笑出聲來。
簡樸?
他們當真以為龍袍和他們穿的衣服一樣?
龍袍的制作工藝復雜。
若是采用緙絲工藝且龍紋圖案復雜、裝飾繁多的龍袍,僅緙絲這一道工序就可能需要數月時間,再加上刺繡、裁剪、縫合等工序,制作周期可能長達數年。
像萬歷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龍袍,工藝極其復雜,從設計到成品完成,花費的時間便有數年。
哦,這可不是一個人的數年之功,而是數百人!
且龍袍因為制作工藝復雜,是不能洗的!
若是臟了,爛了,就需要重新制作。
可重新制作,哪怕是最簡單的禮服也需要數百人耗費半年之久。
華貴的禮服更是需要數年!
且不說這些小小的花費。
皇宮里太監數量多達兩萬人左右,宮女也有五千人以上,這還僅僅是京師皇宮的情況,更別提南直隸陪都以及其他行宮了。
此外,還有被皇帝派往各地充當監軍,為其撈錢的太監。
整個天下,為皇上一人服務的太監恐怕不下十萬人,宮女也超過萬人。
所謂的簡樸,簡直是荒謬至極的笑話!
王啟武想到這些往事,唇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流露出幾分輕蔑,又帶著幾分嘆惋。
“教主想要建立屬于人民的國家,可天下百姓連什么是人民都不清楚。教主當真認為,這樣一群被皇權愚弄的人,能和您攜手建立屬于人民的國家?”
說到這里,王啟武目不轉睛地盯著楊奇偉,眼神中充滿了探究與疑問。
這個問題,在他心里憋了許久。
楊奇偉立志建立屬于人民的國家,王啟武在了解其理念后,也深深向往這樣的國家。
他雖身為朝廷官員,卻算不上食利階層。
說到底,只是朝廷的低級打工仔。
在任期間,還算有點權力,可一旦卸任,就和普通百姓沒什么兩樣。
正因如此,很多官員一旦坐上那個位子,便至死都不愿下來,因為只有在位子上,才能享受他人的吹捧,獲取財富、美女和名利。
而在屬于人民的國家里,像他這樣的基層官員,即便卸任,依舊能享受國家給予的保障,不用擔心遭到清算,還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但王啟武始終想不明白,自己這樣讀過書,知曉皇朝謊言的人,理解自由平等尚需時日,那些從小靈魂和思想就被扭曲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懂什么是人民,什么是平等和自由。
憑他們,能建立屬于人民的國家嗎?